殷 潔,王振憲,史棟棟,衣翠翠,陳 眾*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團委,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康復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3.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上海 200030;4.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
主動性人格指特定的個體不受客觀環(huán)境等條件的約束,能夠積極主動地行動,使得環(huán)境變化的人格傾向[1]。若個體的主動性人格高,則挑戰(zhàn)性強,喜歡并擅長尋找、創(chuàng)造機會,而非被動地接受自己的角色,能夠主動并果斷地采取措施,尋求幫助,使創(chuàng)業(yè)意向、信念變成現實[2]。生涯適應力是一種可以培養(yǎng)主觀能動性的能力,是個體在面對未來生涯任務與角色、面對生涯困境的一種準備的程度[3]。研究發(fā)現,主動性人格可以正向預測生涯承諾,該影響部分通過生涯適應行為進行傳遞[4]。大學階段尤其是新生入學這個時期是學生職業(yè)生涯形成、發(fā)展和轉變的關鍵時期,康復專業(yè)作為醫(yī)學專業(yè)的特殊學科,是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相對來講,就業(yè)面較窄,學業(yè)任務重,康復專業(yè)學生的生涯適應力能夠影響其服務質量,并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這也給康復專業(yè)新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鑒于以上原因,康復專業(yè)新生的就業(yè)教育引起學校等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目前對康復專業(yè)學生的生涯適應力、主動性人格的相關研究較少??祻蛯I(yè)學生作為未來臨床工作的后備軍,其生涯適應力與主動性人格的關系研究為培養(yǎng)康復行業(yè)中從事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提供理論支持。
2021年8月以某中醫(yī)藥大學康復學院大一本科新生作為取樣對象,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此調查遵循學生自主、不記名參加的原則,共發(fā)放問卷235份,收回有效問卷20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5.5%。其中男生71人(35.32%),女生130人(64.68%);城市生源 89人(44.28%),農村生源 112人(55.72%);年齡<18歲共 21人(10.45%),18~20歲共 180人(89.55%)。本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
1.2.1 研究工具(1)主動性人格量表(PPS)。在調查過程中,采用陳美君[2]編制的量表,此量表共包含12個條目,涉及積極性、堅韌性和變革性3個維度,采用Likert 6級計分法,所有條目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 1、2、3、4、5、6 級評分,所得分數越高,說明個體的主動性人格越典型。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53,積極性、堅韌性和變革性的 Cronbach's α系數在0.72~0.80之間,主動性人格的3個維度可以解釋60.9%的總體變異量,說明量表的信效度比較好。本研究結果顯示,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4,積極性、堅韌性、變革性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71、0.883、0.852,滿足大于0.7的要求,說明變量的測量具有較好的效度。(2)生涯適應力量表(CSCAQ)。使用國內學者趙小云等[5]編制的量表,涉及生涯關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生涯人際、生涯調適6個維度,包含18個條目,所有條目從“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分別計 1、2、3、4、5分,得分范圍為18~90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涯適應力水平越高。本調查中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數為0.88,6個維度(生涯調適、生涯好奇、生涯關注、生涯人際、生涯自信、生涯控制)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41、0.713、0.771、0.864、0.798、0.831,滿足大于 0.7 的要求,說明變量的測量具有較好的效度。
1.2.2 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統(tǒng)計的處理方法包含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康復專業(yè)大一新生主動性人格總分為(59.21±10.029)分,3個維度得分見表1。
表1 主動性人格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s,分)
表1 主動性人格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s,分)
堅韌性平均值標準差總分 積極性 變革性59.21 10.029 19.90 3.482 19.82 3.729 19.50 3.499
康復專業(yè)大一新生生涯適應力總分為(71.47±8.922)分,各維度得分情況見表2。
表2 生涯適應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s,分)
表2 生涯適應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s,分)
生涯自信生涯人際平均值標準差總分71.47 8.922生涯調適 生涯關注 生涯控制12.63 1.933生涯好奇12.42 1.877 12.60 1.975 12.58 1.989 12.31 1.963 8.83 3.251
對主動性人格與生涯適應力各維度及總分進行Pe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見表3),主動性人格與生涯適應力5個維度呈顯著正相關(P<0.01)。
表3 主動性人格和生涯適應力的相關性
表4 康復專業(yè)大一新生主動性人格和生涯適應力得分情況(±s,分)
表4 康復專業(yè)大一新生主動性人格和生涯適應力得分情況(±s,分)
基本情況n 主動性人格生涯適應力總分 積極性 堅韌性 變革性 總分 生涯調適 生涯好奇 生涯關注 生涯人際 生涯自信 生涯控制性別男女t P年齡71 130 58.9±10.9 59.4±9.69-0.282>0.05 19.8±3.7 19.9±3.4-0.236>0.05 19.7±4.1 19.9±3.5 0.248>0.05 19.4±4.1 19.6±3.4 0.308>0.05 71.9±9.4 71.2±8.7 0.503>0.05 12.6±2.1 12.6±1.9-0.267>0.05 12.5±1.9 12.4±1.9 0.261>0.05 12.4±2.0 12.7±2.0-0.877>0.05 12.6±2.1 12.6±1.9-0.024>0.05 12.4±2.0 12.2±2.0 0.608>0.05 9.2±3.0 8.6±3.4 1.319<0.05<18歲18~20 歲21 180 t P生源60.0±9.99 58.9±10.5 0.737>0.05 19.7±4.4 20.5±3.8 0.076>0.05 19.8±4.1 20.6±3.4 0.292>0.05 71.5±9.1 70.2±7.7-0.002>0.05 12.4±2.1 13.0±1.9-0.338>0.05 12.6±1.8 12.9±1.9-0.273>0.05 12.8±2.1 12.6±1.9-0.391>0.05 12.9±1.6 12.6±1.9-0.669>0.05 12.1±1.8 12.3±2.0 0.408>0.05 8.3±3.3 8.6±3.5 0.74<0.05農村城市112 89 t P 59.6±9.59 58.6±10.6 0.679<0.05 20.0±3.5 19.9±3.4 0.149>0.05 20.1±3.4 18.7±3.6 0.721<0.05 20.0±3.6 18.6±4.0 0.649<0.05 19.6±3.6 18.3±3.7 0.538<0.05 71.2±8.7 71.8±9.3-0.444>0.05 12.5±2.0 13.7±1.8-0.382<0.05 12.4±1.9 12.5±2.0-0.061<0.05 12.5±2.0 13.7±1.9-0.605<0.05 12.5±1.9 12.7±2.1-0.656<0.05 12.2±1.9 12.4±2.0 0.256<0.05 8.7±3.2 9.0±3.3-0.351<0.05
不同生源的大一新生積極性、堅韌性、變革性維度得分及主動性人格總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大一新生主動性人格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生源的大一新生生涯適應力6個維度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大一新生生涯控制維度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剩余5個維度得分及總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康復專業(yè)大一新生中,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學生的主動性人格的3個維度和生涯適應力的5個維度得分無明顯差異(P>0.05),與之前研究結果不一致[6-7],這可能與康復專業(yè)的限制性、入學的特定時期有關。相同的學科背景下,學生在入學前已經對所學專業(yè)有了基本了解,對專業(yè)要求的臨床思維、學科建設等有了初步掌握,加之新生剛開學,對一切充滿好奇和期待,在這個時候展開的調研,在結果上差異不是很明顯。
研究顯示,生源地為農村的大一新生主動性人格總分高于城市生源大一新生(P<0.05),與杜芬芬[4]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與選取的樣本不一致有關,農村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及各種條件弱于城市學生的情況下,更不易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制約,會采取主動性行為去影響乃至改變環(huán)境。研究還顯示,生源地為農村的新生,其生涯適應力低于城市生源的新生,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結果表明,康復專業(yè)大一新生主動性人格能夠正向預測大學生生涯適應力,這與喬珊珊等[8]的研究結果類似。Pearson相關分析法的調查結果表明,主動性人格與生涯適應力各維度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P<0.05),這與杜芬芬、Hou、張信勇和喬珊珊等[4,8]的研究結果一致。主動性人格是一種穩(wěn)定性傾向,主動性人格較強能夠發(fā)揮自身主動性,抓住機遇,同時能夠積極關注個人的職業(yè)生涯,擁有更強大的心理去面對生涯準備和發(fā)展中的問題,因而有高水平的生涯適應力。4對策建議
近年來,醫(yī)療單位對康復相關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儲備、技能水平、心理素質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康復相關專業(yè)學生的生涯適應力對其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有重要影響。研究顯示,主動性人格與生涯適應力呈正相關(P<0.01),這為高校教育者對大一新生開展入學教育提供了理論支撐。建議高校在開學后就對相關專業(yè)新生開展職業(yè)生涯教育,而不是等到大三或者大四再開展,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決策與規(guī)劃的信心。此外,重視心理建設,注重家校合作,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人格。
明確結對任務,落實結對責任,專人常態(tài)化與新生交流就業(yè)意向和思想動態(tài),做好新生家庭等基本信息核實,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就業(yè)意愿、就業(yè)困難等,為每一位新生建立精準幫扶臺賬,并做好就業(yè)幫扶政策宣傳,建立大學期間的工作臺賬。
通過微信、抖音、QQ等方式加強就業(yè)政策的宣傳力度,在大學階段積極引導學生轉變擇業(yè)觀念,調整就業(yè)心態(tài),樹立“先就業(yè)、再擇業(yè)”的正確就業(yè)理念,確保有就業(yè)意愿的學生就業(yè)。依托“青鳥計劃”等企事業(yè)平臺,打通與企業(yè)的“最后一公里”。
組織返鄉(xiāng)大學生尤其是家庭困難學生參加暑期實習活動,加強與市縣團組織的對接,發(fā)揮團屬媒體的作用,上下聯動,協調企業(yè)、學生、縣區(qū)和學校相關就業(yè)部門,當好企業(yè)和學生的聯絡員。
充分利用各類體驗活動、研學活動、技能大賽、上山采藥以及第二課堂等活動增加師生間的交流,并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同時,通過師生共同參觀學習校內外的中醫(yī)藥實踐基地、中醫(yī)臨床研究基地、中醫(yī)藥科普基地以及中醫(yī)藥旅游基地4類基地,幫助開闊學生視野,建立師生之間的共同話題,以提升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