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蜜(江西省德興市德興二中 八年級15 班)
遠行的航船被清波蕩漾的河水載著緩緩駛去,然而船兒明白來時燈塔的方向,是心底依戀的港灣;碧藍的天空中承載著白鴿飛行的雙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的清晰,正如那流淌的依戀,還有天空中掠過的思念。那份鄉(xiāng)情,讓人總有些悸動……
故鄉(xiāng)有我太多的愛戀,還有那些怎么也理不清道不明的思緒。所以啊,對遠行的游子來說,
回故鄉(xiāng)?——君問歸期未有期。
回故鄉(xiāng)!——相見時難別亦難。
我想啊,于我而言,亦是如此。
故鄉(xiāng)在我的記憶中,堅韌且剛強,細膩亦溫柔,清新又靚麗。
革命號角吹響,我小小的故鄉(xiāng)也顫了顫;她雖不在號角中心,卻也與之血脈相連。這塊光榮的土地是閩浙(皖)贛革命根據(jù)地的發(fā)祥地,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的先遣隊——紅十軍團的組建地,她未曾陷入持久的戰(zhàn)火,硝煙極少,但無數(shù)的英勇兒女走上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故鄉(xiāng)河水,一直滋養(yǎng)著她的兒女。
這兒沒有大城市里那些出口成章的文人政客,有的只是大街小巷里醉酒詩人的淺唱低吟;這兒同樣沒有大世界里那些天籟的歌者,但晨間商人的叫賣、婦女的閑談、孩童的笑聲、雄雞的鳴叫,足以令人銘刻于心間,化作我暖暖的小時光。
更何況,人們總是那樣熱心又善良。剛從園地里摘來的果蔬,在懷里還沒焐熱,就大手一揮,一件件贈予左鄰右舍。人家要是不好意思了,忙著推遲,他們倒還要惱怒。這種事,早已見怪不怪了,但每次看見,都會會心一笑。是的,這片我生我長之地是如此溫情,但同樣她又是那么青澀。
故鄉(xiāng)很偏僻,但很美。一條清清的小河上架著一座低低的小橋,幾塊突兀的石頭伴著幾聲婉轉的蟲鳴。穿過故鄉(xiāng)歲月的痕跡,總有一些新的氣息夾雜在斑駁的回憶里,沉淀在往事的剪影里。兒時的小溪邊,總少不了我和幾個同伴的身影,脫鞋、提褲、擼袖、挽發(fā),而后,捉魚、逮蟹、摸蝦、拾貝,有時也戲戲水,學著青蛙的樣子,照貓畫虎地在水里撲騰。水也不深,家人們也都不甚在意,于是,那兒便成了兒時放肆的天堂。年紀再大一些,又難免覺得兒時的把戲何其幼稚,故又另尋他處去。在離家不遠的一棵樹下,搬一把搖椅,攜一本書,品一杯茶,便悠悠閑閑地過了一個下午。
可如今啊,早已物是人非,但心底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卻分毫不減。像母親,即使眼角滿布皺紋,在孩子眼中,依舊是最美的模樣。我想,大概鄉(xiāng)情,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