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 茜 花瑞芳 蘇 毅 劉 穎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醫(yī)院區(qū))消毒供應中心,河南省鄭州市 450003
消毒供應中心是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科室,其工作環(huán)境、工作性質均具有特殊性,在臨床實習護士帶教過程中有重要地位。實習護士是即將進入臨床工作的醫(yī)務儲備人員,能否切實、標準、規(guī)范掌握消毒供應中心相關技能,對預防醫(yī)院感染、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有直接關系。但實習護士一般對消毒供應中心較陌生,對相關器械、操作流程均不了解,而由于消毒供應中心器械復雜、精細,部分實習護士難以完全掌握實習過程中的相關技能,導致帶教效果有限。以案例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案例作為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橋梁,可使實習護士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且對提高實習護士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明顯幫助。圖譜教學通過將復雜、精細器械以圖譜方式直觀展示,可最大程度使實習護士在最短時間內熟悉相關器械,對提高帶教實習效率有積極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帶教實習效果,我院采取消毒供應中心實習護士進行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聯(lián)合圖譜教學,收效滿意?,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5月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實習護士62名,根據(jù)實習時間不同分為觀察組(n=31)和對照組(n=31)。對照組男8名,女23名;年齡22~27歲,平均年齡(24.42±1.03)歲;學歷:大專18名,本科13名。觀察組男7名,女24名;年齡21~28歲,平均年齡(24.70±1.11)歲;學歷:大專19名,本科12名。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均為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實習護士;初次參加消毒供應中心實習,且培訓時間為1個月;均完成本次培訓;擬行出科考試;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大專以下學歷;具備消毒供應中心相關工作經(jīng)驗;中途退出培訓。
1.3 方法
1.3.1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帶教模式。由帶教老師進行常規(guī)指導,進行理論及操作相關講解,分別在包裝區(qū)及滅菌區(qū)各培訓1周,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講解、示范,并指導實習護士進行練習,帶教老師進行糾正。
1.3.2 觀察組實施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聯(lián)合圖譜教學模式。具體如下:(1)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①首先確定教學目標:指導實習護士掌握消毒供應中心基礎知識體系、獲取分析及處理消毒供應中心相關問題的能力、拓展思維方式并延伸相關認知以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②編寫教案:根據(jù)消毒供應中心標準流程,設置核心環(huán)節(jié)相關問題,如清潔、包裝、滅菌、特殊器械、消毒范圍等,針對性編寫教案,內容應包括相關問題、解決辦法、可能涉及的知識點,并準備相關案例。③基礎知識準備:消毒供應中心基本流程包括回收、分類、清洗、檢查與包裝、滅菌、儲存、發(fā)放7個流程,實際教學前應指導實習護士充分了解、熟悉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放消毒供應中心流程標準、規(guī)范相關手冊,并講解相關重點,使實習護士掌握相關知識。④實際教學:帶教老師在教學前3d講述相關基礎知識,以便于實習護士提前預習,實際教學實踐2~3h/次;教學過程中選擇提前準備好的案例,并設置相關問題,引導實習護士逐漸找到解決辦法,并完善方法的細節(jié)及步驟,需涉及相關基礎知識;引導實習護士建立自己的圖表,鼓勵實習護士以基礎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基礎教學結束后引導實習護士進行自由討論,可提出相關問題,問題應包括學習的要點及方法,帶教老師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思考及討論,最后由帶教老師補充、總結。(2)圖譜教學模式:①圖譜制作:將消毒供應中心相關流程的所有部件根據(jù)順序分類置于白色硬板紙上,以數(shù)碼相機拍攝全貌圖,逐一拍攝部件結構圖,對復雜器械進行不同角度拍攝,特殊部位進行詳細說明。②圖譜教學:根據(jù)圖譜內容對器械相關名稱、用途、清洗、包裝進行講解、示范,講解完成后根據(jù)模板進行練習,由帶教老師進行輔導糾正。兩組均培訓1個月,培訓完成后進行出科考試。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出科考試成績。成績包括實踐、理論兩部分[1-2],分值均為100分。其中實踐考試應包含教學大綱中要求的基本操作技能,理論考試由我院指導老師結合相關文獻統(tǒng)一出題,內容應包括手術室護理人員培訓的基本要求。(2)出科考試后進行器械清洗測驗,比較兩組器械清洗不合格率。(3)培訓完成后發(fā)放培訓滿意度調查問卷,結合相關文獻[3-4]自制培訓滿意度量表進行評估,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度、教學方法、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護理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最高分值100分,其中>8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較滿意之和。
2.1 出科考試成績 觀察組實踐考試、理論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出科考試成績比較分)
2.2 器械清洗不合格率 觀察組器械清洗數(shù)量464件,不合格12件;對照組器械清洗數(shù)量451件,不合格25件。觀察組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為2.59%,低于對照組的5.54%(χ2=5.154,P=0.023)。
2.3 培訓滿意度 觀察組培訓滿意度為96.77%,較對照組的74.19%高(χ2=4.679,P=0.031<0.05)。見表2。
表2 兩組培訓滿意度比較[n(%)]
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復雜、煩瑣,故其質量控制具有重要意義。實習護士是臨床醫(yī)療工作的重要儲備,要求具備較高綜合能力、擁有良好知識儲備、嫻熟的臨床操作技能,通過臨床帶教實習可有效促進校內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工作技能,有助于積累臨床工作經(jīng)驗。既往帶教實習模式較單一,主要為“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注重理論知識,對能力培養(yǎng)方面重視程度較低,難以適應日益提高的臨床要求。
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是臨床逐漸推廣的教學模式,主要通過討論式、啟發(fā)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被動學習的單一模式,以實習護士為中心進行理論及實際操作相關培訓,結合臨床實際案例進行情景模擬,在提高護理人員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有助于激發(fā)護理人員興趣,提高主動學習的積極性[5-7]。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符合臨床教學需求,可引導實習護士為主動掌握知識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自行學習基礎知識相關盲點,提高自主學習愿望及學習興趣[8-9]。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可降低實習護士對帶教老師的依賴性,通過集體討論的方式鍛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增強拓展性思維、提高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價值[10]。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重點在于為實習護士構建知識、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框架,充分鍛煉實習護士自主性、評判性思維,對培養(yǎng)循證能力有積極作用。
消毒供應中心由于器械種類繁多、結構復雜,精細、特殊器械較多,為臨床帶教實習帶來一定困難,導致實習效果較差。圖譜教學可直觀展示器械形態(tài)、結構、數(shù)量、功能,便于實習護士理解、記憶;且通過圖譜可使實習護士直觀了解器械的拆卸、包裝,可減少帶教過程中老師重復性語言,有助于實習護士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器械相關結構,對提高實際操作能力有一定作用[11]。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實踐考試、理論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聯(lián)合圖譜教學可明顯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實習護士出科成績。器械清洗合格率是評估消毒供應中心實習護士教學成果的重要體現(xiàn),但傳統(tǒng)教學方法難以使實習護士充分了解器械結構,對部分精細、特殊器械清洗不到位或存留清洗死角,或對部分特殊功能器械不了解功能、用途,導致清點或擺放錯誤,影響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正常進行。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聯(lián)合圖譜教學可充分提高實習護士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圖譜精確了解器械的用途、功能、擺放順序,結合帶教老師講解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減少器械清洗不合格情況。本文中觀察組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明顯較對照組低,說明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聯(lián)合圖譜教學有助于增強實習護士實際操作能力。另外,部分消毒供應中心實習護士錯誤地認為該科室主要內容為清洗器械、無技術含量,學習熱情不高,或輕視消毒供應中心實習內容。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可通過不同案例模擬提高實習護士學習熱情,還原臨床真實場景,為護理人員打造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帶教指導下進行理論探究,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協(xié)調護理人員認知與感受相統(tǒng)一,加強對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可重復性、可操作性、高效、直觀等優(yōu)勢,增強主動學習的意愿[12]。圖譜教學能加強實習護士對器械的了解程度,使實習護士對實習內容產(chǎn)生新奇感,均對提高實習護士學習熱情有積極作用。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聯(lián)合圖譜教學注重培養(yǎng)護理人員評判性思維,激勵護理人員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增強護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果,整個教學過程以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橋梁,增強護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中觀察組培訓滿意度較對照組高,證實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聯(lián)合圖譜教學可提高實習護士培訓滿意度。
綜上所述,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聯(lián)合圖譜教學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實習護士教學可有效提高出科考試成績,減少器械清洗不合格情況,對增強實習護士理論知識及實際操作能力具有明顯效果,實習護士培訓滿意度較高,其作為消毒供應中心實習帶教新型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實習護士能力,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