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梅桂 田 華 曾 云
1.廈門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部藥理教研室,福建廈門 361023;2.機能與臨床轉(zhuǎn)化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福建廈門 361023
腦卒中是我國成年人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具有發(fā)病率、致殘率、致死率和復發(fā)率高的性質(zhì)[1]。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占我國腦卒中的70%左右[2]。缺血性腦卒中已成為全球范圍內(nèi)的嚴重問題[3]。目前,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溶栓治療[4],針對缺血性腦卒中引起的神經(jīng)功能性損傷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溶栓治療的患者當血流再次灌注可能發(fā)生腦缺血再灌注損傷(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因此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有許多相關藥物主要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煙酸、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二甲胺四環(huán)素、尿酸、他汀類及各種中成藥等,其主要是抗炎、抗氧化、血管內(nèi)皮保護、抑制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活性及促進細胞外基質(zhì)形成等,雖然這些措施有一定效果,但大部分仍在實驗階段或其療效有待于進一步臨床驗證[5-7]。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名貴中藥熊膽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應激、抗炎、抗凋亡、降低鈣離子溶度等作用,保護CIRI[8-12]。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藥物可能通過磷酸化激活PI3K/AKT 信號通路干預腦缺血再灌注后氧化應激、細胞凋亡、血管生成等生理病理過程[13-14],但是UDCA 能否通過激活PI3K/AKT 信號通路對腦缺血大鼠發(fā)揮神經(jīng)保護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線栓法建立大鼠CIRI 模型,通過行為學評價,氧化應激指標檢測,PI3K/AKT 信號通路蛋白測定,闡明其神經(jīng)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為CIRI 尋找新的治療藥物。
1.1.1 實驗動物 SD 雄性大鼠40 只,SPF 級,250~280 g,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實驗動物經(jīng)營部提供,許可證號:SCXK(滬)2018-0006,合格證號:2018000602 1904,SPF 級室溫環(huán)境下分籠飼養(yǎng)3 d。本研究經(jīng)廈門醫(yī)學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1.2 藥品與試劑 熊去氧膽酸片(購自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號:41200801);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購自大連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貨號:J1016A);BCA 試劑盒(批號:202101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試劑盒(批號:202101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試劑盒(批號:20210104)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兔單抗PI3K、兔單抗AKT、兔單抗p-AKT 購自Cell Singling 公司。
1.1.3 儀器 Multiskan 全波長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美國熱電公司);5804R 臺式高速常壓離心機(德國Eppendoff公司);凝膠成像系統(tǒng)(ChenmidocMP:Bio RAD)。
1.2.1 動物分組及給藥 40 只雄性SD 大鼠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假手術組、大腦中動脈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組、UDCA 60 mg/kg 組、UDCA 120 mg/kg 組,每組10 只。UDCA 各劑量組預防性灌胃給藥3 d,第4 天通過線栓法構(gòu)建大鼠MCAO 模型,阻塞1.5 h 后實現(xiàn)再灌注。評分在1~3 分的大鼠判定造模成功,行下一步實驗,UDCA 各劑量組繼續(xù)給藥5 d。假手術組與MCAO 組灌胃等量溶劑。
1.2.2 MCAO 模型制備 參照Longa 等[15]方法,于末次給藥1.5 h 后,皮下10%水合氯醛(3.5 ml/kg)麻醉,大鼠仰臥固定于手術板上。碘伏消毒,沿頸部正中線偏左切一個小口,鈍性分離頸前肌群,再分離出右側(cè)頸總、頸內(nèi)和頸外動脈。動脈夾夾住頸總動脈近心端,再結(jié)扎頸外動脈。在距頸總和頸內(nèi)、外動脈分叉處5 mm處用眼科剪剪一個“V”型小口,將一根魚線圓頭一端從開口處緩慢插入頸內(nèi)動脈,插入深度18~20 mm,直到前端有阻力無法進入,結(jié)扎固定魚線,當動脈阻塞1.5 h 后緩慢拔出魚線實現(xiàn)再灌注,縫合頸部皮膚。假手術組只分離血管,不插魚線,其他操作步驟相同。
1.2.3 神經(jīng)功能評分 待大鼠蘇醒后,參照Longa 等[15]的評分標準,對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分。無神經(jīng)功能活動障礙記0 分;提尾時手術對側(cè)前爪未完全伸展、內(nèi)收、屈曲記1 分;大鼠行走時向手術對側(cè)不停旋轉(zhuǎn)記2 分;大鼠行走困難,向手術對側(cè)傾倒記3 分;無法自主行走、嚴重意識障礙或陷入昏迷記4 分。評分在1~3 分的判定造模成功,行下一步實驗。
1.2.4 腦梗死范圍的測定 末次給藥后,每組隨機選3 只,斷頭取腦,置于-20℃冰箱,快速冷凍20 min 后,冰塊上去掉小腦、繡球和腦干殘余部分,其余部分用手術刀沿冠狀面將大腦切成5~6 片,迅速將腦片置于2%TTC 染液中,37℃避光染色30 min,15 min 后翻面。取出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 h,染色后梗死組織呈蒼白色,正常組織呈玫瑰色,拍照。采用Image Pro Plus 6.0 圖像分析軟件測量梗死面積。大鼠腦梗死體積=全部腦片梗死面積之和×腦片厚度;大鼠腦梗死組織百分比=大鼠腦梗死體積/全部大腦體積×100%。
1.2.5 SOD、MDA 含量測定 取腦組織0.1 g 置于預冷的生理鹽水冰浴下超聲破碎制備成10%的腦勻漿。4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按試劑盒說明書測定。
1.2.6 PI3K/AKT 相關蛋白測定 取0.25 g 海馬組織加入裂解液充分勻漿,離心后取上清,用BCA 法測定蛋白濃度,取40 μl 樣品,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蛋白質(zhì),轉(zhuǎn)移到PVDF 膜上,室溫下脫脂奶粉封閉1 h,搖床上洗滌5 min,加入含一抗的孵育盒,4℃孵育過夜,用TBST 在搖床上充分洗滌3 次。將PVDF 膜移入含二抗孵育盒,室溫搖床上孵育2 h,用TBST 充分將膜清洗3 次。按比例配制發(fā)光液,將其均勻滴在PVDF 膜上,暗視野下,將PVDF 膜放入凝膠成像儀曝光顯影。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檢驗方差齊性后,兩組比較采用t 檢驗,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MCAO 組大鼠神經(jīng)功能評分高于假手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UDCA 60、120 mg/kg 組大鼠神經(jīng)功能評分均低于MCAO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神經(jīng)功能評分比較(分,±s)
表1 各組大鼠神經(jīng)功能評分比較(分,±s)
注 MCAO:大腦中動脈阻塞;UDCA:熊去氧膽酸。與假手術組比較,aP <0.01;與MCAO 組比較,bP <0.05
腦組織TTC 染色甲醛固定后,玫瑰紅色部分表示非梗死區(qū),蒼白色部分表示腦梗死區(qū)。假手術組腦組織全部為玫瑰紅色,未見梗死病灶;MCAO 組大鼠腦梗死區(qū)顯示明顯的蒼白色梗死區(qū)。見圖1。MCAO 組大鼠腦梗死組織百分比高于假手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UDCA 60、120 mg/kg 組大鼠腦梗死組織百分比均低于MCAO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腦梗死組織百分比比較(%,±s)
表2 各組大鼠腦梗死組織百分比比較(%,±s)
注 與假手術組比較,aP <0.01;與MCAO 組比較,bP <0.05。MCAO:大腦中動脈阻塞;UDCA:熊去氧膽酸
MCAO 組SOD 含量低于假手術組,MDA 含量高于假手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UDCA 60、120mg/kg 組SOD 含量均高于MCAO 組,UDCA120mg/kg組MDA 含量均低于MCAO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SOD 及MDA 含量比較(±s)
表3 各組大鼠SOD 及MDA 含量比較(±s)
注 MCAO:大腦中動脈阻塞;UDCA:熊去氧膽酸;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與假手術組比較,aP <0.01;與MCAO 組比較,bP <0.05
MCAO 組大鼠腦組織缺血側(cè)海馬中PI3K、p-AKT蛋白表達低于假手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UDCA 60、120 mg/kg 組大鼠腦組織缺血側(cè)海馬中PI3K、p-AKT 蛋白表達高于MCAO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圖2、表4。
圖2 各組大鼠PI3K 及p-AKT 蛋白表達情況(n=3)
表4 各組大鼠PI3K 及p-AKT 蛋白表達比較(±s)
表4 各組大鼠PI3K 及p-AKT 蛋白表達比較(±s)
注 與假手術組比較,aP <0.05,aaP <0.01;與MCAO 組比較,bP <0.05,bbP <0.01。MCAO:大腦中動脈阻塞;UDCA:熊去氧膽酸
腦缺血再灌注時產(chǎn)生大量活性氧消耗機體大量抗氧化物質(zhì)SOD,線粒體能量供應障礙、鈣超載、凋亡因子激活等,進而產(chǎn)生大量MDA,引起氧化應激損傷、神經(jīng)細胞凋亡及死亡[16-20]。本實驗檢測大鼠腦組織中SOD 及MDA 含量,結(jié)果顯示UDCA 可以增強CIRI 大鼠SOD,降低MDA 含量,減輕氧自由基的破壞作用,保護腦神經(jīng)細胞。
PI3K/AKT 信號通路是經(jīng)典的抗凋亡和促存活的信號通路,在維持細胞活性、抑制細胞凋亡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大量實驗研究表明PI3K/AKT 信號通路在CIRI 中可通過清除活性氧、調(diào)控能量產(chǎn)生、抑制凋亡、保護神經(jīng)元細胞發(fā)揮重要作用[21-23]。CIRI 時p-PI3K和p-AKT/AKT 顯著下降,PI3K/AKT 信號通路處于關閉狀態(tài),而藥物干預后p-PI3K 和p-AKT/AKT 顯著升高,通過發(fā)揮抗凋亡作用使CIRI 明顯減輕[24-28],因此PI3K/AKT 通路對于CIRI 治療是一個很有希望的靶點。本研究中MCAO 組p-AKT 蛋白表達顯著下降,腦梗死體積增加,神經(jīng)功能損傷嚴重,而UDCA 60 mg/kg組、UDCA 120 mg/kg 組p-PI3K 蛋白表達較MCAO組顯著升高,因此推測UDCA 可能激活PI3K/AKT 信號通路,緩解腦缺血再灌注對腦細胞造成的損傷。
綜上,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UDCA 對CIRI 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改善大鼠一般狀況,降低腦梗死體積,減少神經(jīng)功能損傷,促進抗氧化酶活性,抑制過氧化產(chǎn)物生成。其作用機制可能通過抗氧化應激損傷及磷酸化激活PI3K/AKT 信號通路,發(fā)揮對CIRI 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