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敬紅 _ 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黨委書記
如何為基層德育工作者服務,如何推進大中小幼德育工作縱向銜接、家校社橫向協(xié)同,是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以下簡稱“學校德育研究會”)自成立以來探索一體化建設的兩個主要目標。經(jīng)過近四年的研究與實踐,學校德育研究會取得了眾多卓有成效的成果,其中,“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師講述我(我們)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動(以下簡稱“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就是成果之一。該活動至今已經(jīng)開展了四屆,共有73位大中小幼教師分享自己的育人故事。四屆活動的舉辦經(jīng)驗,讓我們相信講述育人故事活動是新時代分享教師育人經(jīng)驗的平臺,是展示首都教師育人成果的平臺,也是引導和提升廣大教師育人能力的平臺。四屆活動所取得的成果,證實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更是回應教育根本問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
講述育人故事活動萌芽于征求意見會。2019年2月,關國珍會長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學提出關于創(chuàng)辦“講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動的想法,關會長以征求意見的方式詢問在座的幾位副會長,能否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實現(xiàn)學校德育研究會縱向銜接、橫向協(xié)同兩個維度提升育人能力的目標。副會長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故事有人物、有情節(jié)、有情懷;講故事的形式容易走腦入心、人人參與。而且,很多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都有講述育人故事的良好基礎。于是,一個屬于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的品牌活動就此拉開了序幕。
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堅定在一線調研中。為組織好第一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學校德育研究會深入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實地傾聽校長(園長)和教師的育人故事,在調研中感受到兩個育人主體的力量:一是學校(幼兒園)作為育人主體具有一以貫之的持續(xù)和綿長力量,二是教師應該是在國家和學校的框架下開展育人實踐的廣泛個體,教師作為育人主體具有無時無刻的親近和陪伴力量。二者都要有且都有精彩的育人故事,于是,“我的育人故事”活動豐富成為“我(我們)的育人故事”活動。
講述育人故事活動成長在品牌活動建設中。在四年的實踐中,我們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精心選擇鮮活生動的育人故事案例;堅持“多維豐富”,讓品牌活動立體豐富起來;堅持具有“可欣賞性”,讓教育之美呈現(xiàn)在活動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設計并評選產(chǎn)生“育人故事”的品牌徽標;第二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邀請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尹芳老師和中國音樂學院胡廷江老師共同創(chuàng)作完成活動的主題歌——《我們的故事》;第三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專門設計了榮譽杯,以永久性留住教師們的榮譽;第四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繼續(xù)探索育人故事背后的教育規(guī)律,力爭讓育人故事感染人,讓育人故事中蘊含的教育規(guī)律影響更多人。
如果說故事本身是講述育人故事品牌活動的內核,那么品牌徽章、主題歌、榮譽杯這些元素則共同構成育人故事品牌活動的外延,內核的堅守和外延的豐富也見證著這個品牌活動的一步步成長。
立德樹人是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的精髓。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德為人之本,人為才之根。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育人是學校和教師肩負的使命與責任。選擇教育故事最核心的標準就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故事,是從日常活動中塑造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是從社會豐富的情境中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故事。
與時代共振是確定活動主題的依據(jù)。2019年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第一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的主題確定為“甘當引路人 為國育英才”;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教育的實效更加凸顯學校、家庭與社會攜手的力量,因此,第二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的主題確定為“家校社攜手育英才”;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于是,第三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的主題確定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育時代新人;2022年,為迎接黨的二十大,第四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的主題確定為“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提升教師育德能力??梢钥闯?,四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的主題都一直與時代同頻共振。
鮮活生動是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的屬性。育人故事天天發(fā)生,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故事進行分享與交流?除了立德樹人的核心標準之外,鮮活生動又是另外一個屬性。我們在界定育人故事品牌活動的作用時,除了搭建分享平臺之外,也看重育人也是育己,希望通過育人故事的傳播引領和影響更多的教師,把這個活動定位為教師彼此滋養(yǎng)的“營養(yǎng)庫”。因此,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就應該有現(xiàn)實性、可借鑒性,育人故事的講述就應具有親和力和吸引力。
同臺展示是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的亮點。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有101個基地校(園),其中,幼兒園15所,小學30所,中學37所,職業(yè)高中和中專6所,大學13所。這種涵蓋各學段的教育學會本身就是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建設實施的天然優(yōu)勢組織,在學校德育研究會的平臺上,圍繞同一個主題開展的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就是讓各學段的教師彼此了解、熟悉,以實現(xiàn)貫通。
講述育人故事活動是聚焦育人目標的過程。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育人實踐中,首先就要明確并把牢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就是重溫教育初心的過程,也是聚焦育人目標的過程。
講述育人故事活動是凝練育人經(jīng)驗的過程。育人是各學段各類學校教育的共同目標。學校的生活多姿多彩,育人故事也是歷久彌新。每所學校都有經(jīng)年累月并行之有效的育人實踐經(jīng)驗,在每個課堂都有日日不斷的鮮活育人故事發(fā)生,甚至在每個活動中都閃耀著精彩紛呈的育人智慧。小到每一個班集體,大到每一所學校都可以充分利用講述育人故事活動的契機,凝練育人經(jīng)驗,豐富育人成果,甚至形成育人特色。
講述育人故事活動是展示育人成果的過程。育人工作是平凡且偉大的,平凡在于每天面對的都是一件件小事,在于每天學生可見的一點點進步;同時,育人工作又是偉大的,偉大在于育人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在于育人成果關乎學生成長、家庭幸福和國家未來。每一個小的育人行為就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夯實階梯。從事育人工作的教師也是平凡和偉大的,講述育人故事活動就是給這些無私奉獻的教師搭建展示自我、展示育人智慧和育人成果的平臺。
講述育人故事活動是錘煉育人能力的過程。各行各業(yè)都有基本能力的要求,說、寫、演、問等能力經(jīng)常被總結為教師的基本能力。清晰、準確且富有激情的“講述”,豐富、概括且富有感染力的“征文”都是有效錘煉教師基本能力的過程。正因為如此,有許許多多的學校已經(jīng)在開展講述教師育人故事的活動,講述的形式具有廣泛性。有研究表明,講述教師育人故事能實現(xiàn)教師間彼此的滋養(yǎng)和互促。
四年來,教師們分享的育人故事仍然歷久彌新。其中,有畢生為育人傾力付出的老先生們,有發(fā)揮首都教育輻射作用的教師們,也有為國家重大需求服務的教師們。
守望杏壇六十春的育人故事。黃會林先生是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88歲高齡的她也成為育人故事展示活動中最年長的先生。她分享了從教64年來,俯身躬行,不改初衷的育人生涯??姑涝膽?zhàn)斗經(jīng)歷奠定了她“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育人基礎,北師大的厚重傳承鍛造了她“嚴是愛,松是害”的育人理念,國家的重大需求激勵了她“勇于探索,敢于爭先”的育人實踐。從上世紀80年代倡導“中國影視民族化”到新世紀“第三極文化”理論,從上世紀80年代創(chuàng)建“北國劇社”、90年代創(chuàng)辦“大學生電影節(jié)”到新世紀創(chuàng)立“看中國”項目,黃會林先生始終堅持知行合一、踐行學術的大藝術教育理念,以彰顯中國文化自信為目標,將教書育人融入血液,體現(xiàn)了對學生,對民族、國家、時代的擔當精神。
為教育均衡發(fā)展作貢獻的育人故事。劉欣是順義區(qū)東興幼兒園教師,也是第四屆講述育人故事活動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教師。她講的育人故事發(fā)生在援藏工作期間。2021年,劉欣老師主動申請到西藏拉薩尼木縣支教。支教期間,她發(fā)現(xiàn),由于天氣寒冷,學生出早操的時候小手都插在口袋里,詢問后得知,學生們沒有手套。于是,她跑了好幾個商場、超市,為每一個學生購買了御寒的手套。一副副手套是劉欣老師為每一個學生送的禮物,而一節(jié)節(jié)觀摩課、一次次培訓課就是劉欣老師為尼木縣幼兒園教師送去的禮物。這份故事為當下均衡發(fā)展與優(yōu)質資源共享的教育貢獻出多樣教育主體共謀發(fā)展的正義之道。
服務國家重大事件中的育人故事。林存真教授是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也是冬奧形象景觀藝術總監(jiān)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設計者。林存真老師講述的是設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的故事。她以展示最完美的國家形象為己任,指導學生進行專業(yè)創(chuàng)作,激勵團隊突破瓶頸解決難題。在八個月的時間里,反復調整設計修改近萬次,經(jīng)受住了考驗并最終獲得成功。她把奧運設計與教學、育人有機結合起來,開設冬奧設計相關的碩士和博士研究方向,通過本碩專業(yè)課、思政課、黨課等多種形式,通過實施重大課題和項目培養(yǎng)學生,讓人才在實際項目中成長,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高端藝術人才!
向世界展示“中國故事”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如何講好中國的教育故事,講好中國的育人故事,是我們在這四年實踐中努力追求的目標?;仡檶嵺`我們感受到,育人故事真正發(fā)生在大中小幼學校(幼兒園)的時時刻刻,它有廣袤的沃土、廣泛的基礎,有豐富的實踐生態(tài)和樣式;育人故事能觸動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心靈,激勵更多教師育人的激情。
今年,在北京市教工委和北京市教委的指導下,第四屆主題為“‘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講述我(我們)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動順利結束。余音裊裊,事業(yè)待續(xù)!就讓我們用《禮贊教師》向為首都教育事業(yè)作出貢獻的各位教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