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偉 (中國教育報,100082)
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以9金4銀2銅的戰(zhàn)績沖上了金牌榜第3名,創(chuàng)造了冬奧會歷史的最佳戰(zhàn)績。從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功申辦2022冬奧會到如期舉行,短短7年時間,中國體育就在代表世界最高競技水平的舞臺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和飛躍,創(chuàng)造了冬季運動史上的奇跡。
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jié)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取得的巨大成績,系統(tǒng)闡明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chuàng)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成功籌辦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極大激發(fā)了億萬人民的體育熱情,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
一項數(shù)據(jù)表明,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之初,近三分之一的冬奧會項目在我國尚未開展,像雪橇雪車、北歐兩項等,全國都沒有可用來比賽的場館或賽道,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以及競賽組織等人才隊伍短板明顯。為實現(xiàn)“全項目參賽”的目標,從2017年開始,我國開始跨項、跨季、跨界選材,從田徑、武術(shù)、體操等夏季項目隊伍中選拔運動員,聘請高水平國外教練員,經(jīng)過“擴面、固點、精兵”階段,實現(xiàn)了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全項目訓練,在北京冬奧會達成了“全項目參賽”的目標。
在北京冬奧會男子鋼架雪車比賽中,中國選手閆文港沖破歐美選手的重圍,獲得了1枚寶貴的銅牌。沒有人想到,幾年前還在天津市田徑隊練跳遠的閆文港能夠登上北京冬奧會的領(lǐng)獎臺。
而大家所熟知的“小栓子”蘇翊鳴則是棄文從武成了中國國家滑雪隊運動員;中國雪車隊2名取得突破的選手懷明明和應清,是從田徑項目跨界跨項而來……本屆冬奧會上,眾多來自賽艇、田徑、武術(shù)、體操等項目的運動員,走上“冰天雪地”。在從事冰雪項目之前,有人甚至從未見過雪,是跨界、跨項選材讓他們有了為國爭光、馳騁冬奧賽場的機會,令他們才華得以展示,運動能力得以綻放,也迎來了改變?nèi)松臋C會。
此次參賽中國代表團177名運動員來自全國20個省區(qū)市,覆蓋區(qū)域北至黑龍江省,南抵廣東省,東臨上海市,西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其中約有20%的運動員是通過跨界、跨項選材從事冰雪項目專業(yè)訓練的,雪上項目更是有近一半為跨界、跨項選材的運動員,徹底改變了冰雪項目僅僅依靠個別省份輸送的情況??缃缈珥椷x材不僅為中國冰雪項目儲備了更多的后備人才,更幫助我國從夏奧體育強國向夏冬奧體育大國的轉(zhuǎn)變。
北京冬奧會上,我國雪車、雪橇項目的突飛猛進,不僅實現(xiàn)了全項目參賽,還獲得了1枚寶貴的銅牌,背后有著怎樣的“秘密”?首當其沖的是高水平教練的引進和教練、后勤保障團隊的搭建。
中國鋼架雪車隊的主教練是來自奧地利的安迪·史密斯,在執(zhí)教中國隊之前,他曾經(jīng)是英國女隊的主教練和整個雪車項目的負責人,是鋼架雪車這個項目唯一獲得過國際奧委會終身成就獎的教練。按照中國冰雪領(lǐng)導人的話說就是,“安迪是具備綜合管理中國鋼架雪車隊能力,向最高水平推進的教練,為中國鋼架雪車帶來了完整的訓練體系、參賽體系和人才培養(yǎng)體系?!?/p>
確實,包括鋼架雪車在內(nèi),中國雪車、雪橇項目,在北京申冬奧成功之前就是一張白紙,連一條賽道都沒有。史密斯的到來,實際上解決了幾乎所有的項目認知問題,大到如何在賽季進行轉(zhuǎn)場比賽,小到訓練起跑技術(shù)、力量訓練、器材和裝備,包括對雪車、雪橇項目的理念。
“雪車雪橇項目,其實并不是簡單地把車推出去然后趴在上面滑下去就可以了,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需要不同的‘配方’,使個人、裝備、器材完美地契合,還要有一個最好的摩擦系數(shù),其中有很多的細節(jié)。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運動員在賽道上練習的次數(shù),決定了運動員的訓練的質(zhì)量和成績?!眹殷w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某位領(lǐng)導坦言。正常運動員一次滑行需要1小時左右,但為了提高效率,我們發(fā)明了一種專門的運送機,縮短了約三分之二的時間,當別人還在慢慢往上爬的時候,我們的運動員已經(jīng)開始下一次的練習。
2月5日晚,由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任子威4人組成的中國短道速滑混合團體以2分37秒348的成績率先沖過終點,為中國隊摘得北京冬奧會上的首枚金牌。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在追求人類速度極致的短道速滑賽道上,勝負就在毫秒之間,獲得第2名的意大利隊以0.016秒的劣勢敗下陣來。在高速的短道速滑運動中,運動員的動作以及姿態(tài)的些許變化,就能影響速度的快慢。而這在某種程度上和飛行器的氣動布局設(shè)計原理是一樣的:只有保持空氣阻力最小的姿態(tài),才能獲得最快的速度。
于是,一種用以幫助中國短道速滑隊減小風阻、保持完美姿態(tài)的訓練“神器”橫空出世,它的價值和作用在這場關(guān)于速度的比拼中得以凸顯,這種“神器”就是風洞技術(shù)。在此之前,這種“神器”一直在另一個神秘的領(lǐng)域扮演著極為關(guān)鍵的“角色”——用于我國導彈、火箭和飛機的設(shè)計。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shù)研究院為國家體育總局設(shè)計并承建體育風洞項目,據(jù)該院科研人員介紹,許多參加冬奧競速類項目的中國冬奧健兒,都在體育風洞中進行過日常訓練以提升競技水平。在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游泳、賽艇、自行車等一大批項目的運動員也都接受過體育風洞的“洗禮”,許多中國的奧運冠軍就和名震世界的東風導彈、長征火箭、殲系列戰(zhàn)機一樣,都是在風洞中“吹”出來的。
我國競技體育運動歷來有“夏強冬弱”的說法,一方面是競技體育的成績不夠理想,歷屆冬奧會最好成績?yōu)闇馗缛A冬奧會的5枚金牌和11枚獎牌。另一方面大眾冰雪運動也乏善可陳,參與者大多集中在東北、西北地區(qū)。
本屆冬奧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延續(xù)了短道速滑項目的優(yōu)勢,先聲奪人為中國代表團拿下2金1銀1銅的佳績;高亭宇在速度滑冰比賽中拿到了中國男子速度滑冰歷史上的第1枚金牌;韓聰、隋文靜在花樣滑冰自由滑以完美的表現(xiàn)摘得金牌,為中國代表團完美收官。雪上項目上演了新老運動員交相輝映,群星閃耀的賽場奏鳴曲。小將谷愛凌、蘇翊鳴橫空出世,先后摘下3金2銀;老將徐夢桃、齊廣璞堅守10余年終于圓夢北京冬奧會冠軍,為自己的運動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憑借冰上和雪上項目的齊頭并進,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冬奧會上實現(xiàn)了對歷屆冬奧會金牌總數(shù)和獎牌總數(shù)的全面超越。而在雪車雪橇、北歐兩項、高山滑雪等過去很少有人見過的項目上,實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年輕選手在賽場上的成熟、自信、灑脫,展現(xiàn)了中國“千禧一代”朝氣蓬勃的青春風采。面對網(wǎng)上“裁判不公”的說法,蘇翊鳴直言理解實時打分的困難性,懇請公眾終止批評;面對采訪,谷愛凌在回答中不時推廣“弘揚中國文化”以及“鼓勵青少年參與運動”的理念;賽前受傷骨折的高宏博在比賽中只能做一些基礎(chǔ)動作從而無緣決賽,但賽后他依然高舉雙手,笑容燦爛,所展現(xiàn)的拼搏精神與樂觀精神詮釋了體育運動“重在參與”的意義。贏得坦坦蕩蕩,輸了無憾無悔。在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這些兼具實力和樂觀,洋溢著青春和自信的年輕人,綻放出了人生最美麗的時刻。
北京冬奧會我國競技體育取得的最大的突破就是中國的冰雪運動由過去的少數(shù)幾個地區(qū)開展到現(xiàn)在全國普及,實現(xiàn)了申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時“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承諾。
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國家統(tǒng)計局開展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tǒng)計調(diào)查報告顯示,中國已實現(xiàn)“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shù)達到3.46億人,居民參與率達到24.56%。
“中國冬奧代表團優(yōu)異成績將‘激勵一代人’,帶動更多中國人尤其是青少年參與到冰雪運動中去?!眹殷w育總局有關(guān)人士表示,“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開展‘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實踐,極大地推動冰雪運動的跨越式發(fā)展。對于世界來講,‘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顯著地壯大了冰雪運動參與人群,為全球冰雪運動、冰雪產(chǎn)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為其他冰雪資源并不豐富的國家創(chuàng)新性地發(fā)展冰雪運動、推動產(chǎn)業(yè)升級提供了可資借鑒的中國實踐、中國方案。”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指出,本屆冬奧會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實現(xiàn)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一目標?!澳呐逻@三億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決定成為專業(yè)的冰雪運動從業(yè)者,未來全球冰雪運動也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格局?!?/p>
“我太喜歡谷愛凌了,她不僅運動水平高,北京冬奧會上獲得了2枚金牌1枚銀牌,學習成績還那么好,考上了斯坦福大學。能幫我要一個谷愛凌的簽名嗎?”北京一零一中學某學生向筆者央求道。
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看到谷愛凌、蘇翊鳴等‘00后’在北京冬奧會上的優(yōu)異表現(xiàn),這些性格開朗、技藝高強、陽光燦爛的體育健兒必將成為新時代年輕人追捧的新偶像。這才是谷愛凌、蘇翊鳴等選手奪冠的最大意義?!?/p>
“‘讓奧林匹克點亮青年夢想’是北京冬奧會的愿景。推廣奧林匹克‘卓越、尊重、友誼’的價值觀、讓青少年更好地接觸體育以及奧林匹克運動歷史文化,在這個過程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zhì)、錘煉意志、健全人格,促進青少年全面發(fā)展,是北京冬奧組委奧林匹克教育和公眾參與的核心工作?!北本┒瑠W組委某位官員說。
為了更好地以冬奧會為契機開展奧林匹克教育,北京冬奧組委立足主辦城市,輻射全國各地,構(gòu)建了全國中小學奧林匹克和殘奧教育體系。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累計達到835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2062所,形成了以東北、華北、西北為重點地區(qū)的總體布局。
“奧林匹克運動既是體育的盛會,也是教育的契機。北京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即將舉辦冬奧會的‘雙奧城市’,將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這是對廣大青少年開展奧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契機,也是奧林匹克運動價值理念的要求?!北本┒瑠W組委新聞宣傳部教育和公眾參與處處長孫斌表示?!?025年,我國將建成5000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我們將以這些學校作為冰雪運動的種子,在更多的校園中開展冰雪運動,普及奧林匹克教育?!?/p>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啟迪著我們:要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guān)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yè)全面發(fā)展,支持和鼓勵殘疾人自強不息;要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發(fā)揮奧林匹克促進人類和平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要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發(fā)揮志愿服務的積極作用,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建設(shè)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最根本的是增強人民體質(zhì)、保障人民健康。這是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方面。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增強人民體質(zhì)、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zhì)和生活質(zhì)量為目標,高度重視并充分發(fā)揮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繼續(xù)推進體育改革創(chuàng)新,加強體育科技研發(fā),完善全民健身體系,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體育健身意識,增強我國競技體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建設(shè)體育強國步伐。同時,充分利用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形成的熱潮,堅持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一體推進,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弘揚體育道德風尚,推動新時代體育事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