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強強 孫曉東 蔡興來 張文 周曼
芋頭,也稱香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菜、糧、中藥材三者兼用作物。其因營養(yǎng)豐富,而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已在我國多地種植和推廣。芋頭分多子芋、魁芋和多頭芋3種。海南種植的香芋品種為魁芋類型的荔浦香芋,該品種原產(chǎn)于廣西桂林市荔浦縣,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海南省引進栽培,經(jīng)多代培育而成為海南特選荔浦香芋,其母芋質(zhì)量3~6 kg,子芋1.5 kg左右,皮薄、肉質(zhì)粉糯,且具有獨特香味,適應性廣,每667 m2產(chǎn)量在3 000~4 000 kg。
種苗質(zhì)量直接關(guān)系芋頭產(chǎn)量,針對海南氣候特點,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摸索,總結(jié)了海南特選荔浦香芋高效育苗管理技術(shù),以期充分挖掘海南特選荔浦香芋生產(chǎn)潛力,促進農(nóng)業(yè)增效和農(nóng)民增收,助推地方特色產(chǎn)業(yè)發(fā)展。從芋頭育苗期安排、選地整地、種芋選擇、播種、水肥管理和主要病蟲害防治方面進行詳細介紹,為種植戶標準化育苗提供技術(shù)參考。
海南特選荔浦香芋的生育期為7~8個月,適宜的育苗時間在10月中下旬,11~12月移栽定植,次年6月左右即可上市。
海南特選荔浦香芋
選擇土質(zhì)肥沃,保肥、保水力強,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前茬非芋頭的地塊進行育苗。上茬作物收獲完畢后,及時清潔田園,機耕后曬田,同時每667 m2用生石灰50~75 kg進行土壤消毒。曬田7~10 d后,每667 m2施入漚熟的有機肥500 kg、高氮復合肥25 kg,與土壤混勻后,起畦整平成標準苗床。苗床寬120~150 cm,溝寬25 cm左右。苗床呈龜背形,溝深30 cm左右,利于排灌。芋頭移苗怕傷根,苗床底部須壓實,避免芋頭苗扎根,防止移苗時斷根。芋頭為半陰生植物,苗期不能受陽光暴曬,可用遮光率為50%的黑色遮陽網(wǎng)搭建高1.8~2.0 m蔭棚。
種芋要求具有本品種性狀,且頂芽充實、完整、大小一致、無病蟲害。種芋質(zhì)量一般以50 g左右為好,種芋過小容易導致幼苗瘦弱,影響后期產(chǎn)量;種芋過大幼苗苗期長勢較好,但成本過高。種芋選好后,晾曬2~3 d,至種芋尾部略有萎縮為宜。晾曬時間過長會導致水分減少,表皮干縮,影響種芋生長。為防止側(cè)芽萌發(fā),還需把種芋頂上以外的芽去掉。
搭建蔭棚栽培
為保證出苗整齊,播種時將曬好的種芋整齊排插于苗床上,種芋頂芽朝上,規(guī)格為8 cm×8 cm,插完后表面用細土覆蓋,然后噴水保濕。需注意苗床不宜過濕,否則容易爛種;但也不能過干,否則影響出芽。
苗期需加強噴水,保證土壤濕潤,一般早晚淋水,每次淋15~20 min,具體視土壤濕度而定。育苗期內(nèi)肥水不宜過多,否則生長太旺會使緩苗困難。出芽整齊后,每5 d噴施0.3%高氮復合肥液1次,播種10 d后要早晚揭開遮陽網(wǎng),避免田間陰濕。播種澆水后用芽前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可選用50%撲草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90%乙草胺(禾耐斯)乳油1 500倍液均勻噴霧。
芋頭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枯萎病和污斑病,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病害多在高溫多濕天氣發(fā)生,農(nóng)業(yè)防治可采用輪作,選用無病球莖作種,發(fā)病期間減少葉片機械損傷,田間保持通氣透光,田間防止過干過濕等措施。施用化學農(nóng)藥進行防治時需嚴格控制施用量,所用農(nóng)藥應遵守國家農(nóng)藥安全使用標準,符合GB/T 8321.10-2018和NY/T 1276-2007的規(guī)定。炭疽病可用50%咪鮮胺水乳劑1 000倍液防治,每7 d噴施1次,連續(xù)噴1~2次。疫病可用64%噁霜·錳鋅(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每5~7 d噴施1次,連續(xù)噴1~2次??菸】擅?67 m2用生石灰50 kg均勻撒入溝內(nèi),配合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污斑病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70%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800倍混合液進行防治,每7 d噴施1次,連續(xù)噴1~2次。斜紋夜蛾可用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或10%聯(lián)苯菊酯乳油1 000倍液防治。
當種芋長至10~15 cm時即可移栽定植,如果不能及時移栽,需要及時剪葉,因苗過大易發(fā)生病蟲害,剪葉后及時噴施藥劑防病。出苗前還需噴1次殺菌和防蟲的藥劑,做到帶藥定植。移栽盡量選在傍晚或陰天進行,不要傷根,定植后定根水要澆透,以保證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