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浙江工商大學)
禪宗是中國八大宗之一,發(fā)源于印度,傳入中國后與中國的道家等傳統(tǒng)哲學相結合,形成有中國地域特色的禪?!岸U”一詞來源于讀音來源于梵語Dhyana,漢化為禪那,后簡稱為禪,玄奘譯為“靜慮”。由唐至五代到宋這個階段陸續(xù)傳入日本,日本禪宗與中國禪宗本是一家之脈。中國的禪宗的宗旨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也是現(xiàn)代禪意產品帶有強烈的體驗感價值的原因。
禪宗是大乘佛教的旁支,后脫離佛法自成一派。禪宗契合了國人喜歡思辨、玄奧,和崇尚天人合一的本性,又因佛法的理性和睿智,演化成了國人最推崇備至發(fā)展最完善的宗教法門之一。禪在中國分南北,在六朝的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唐代禪宗區(qū)別南、北,恰恰符合了六朝古說《純常子枝語》。《禮記·中庸》說:“南方之強、省事寧人,不報無道”不同于“北方之強、好勇斗狠、死而不厭”。也就是把退斂和肆縱分別為“南”和“北”多特征。《隋書·儒林傳》“大抵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芫,窮其枝葉”。這是唐朝后對南、北禪的普遍評價。
1.“形”的運用
禪文化是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倡導清淡高雅、空寂清冷的志趣文化,追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境界。古代文人喜歡以山水寄情,更喜歡以物喻人,巍峨的高山、洶涌的大江、潺潺的溪流都是他們喜愛的對象。追求空靈、隱晦的精神世界,通過感悟去理解事物。禪宗的美學講究外在的簡約質樸和內在的精神追求。簡單的線條、清淡的色彩、通過簡樸的外表表達豐富的內心情感。因此現(xiàn)代家具設計多模仿自然中舒展的曲線,用簡單的造型表達豐富的情感。自然有機的形式不僅使家具美觀,而且給人一種特殊的意境感。清淡素雅的禪文化促使設計師通過單純的設計手法來構建現(xiàn)代家具設計,讓家具以最單純的原始形態(tài)進入大眾視野當中。簡約的造型讓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剝離了復雜的體驗過程,讓家具以最根本的形式來吸引用戶。讓形式追隨功能,喚醒傳統(tǒng)的裝飾觀,繼承傳統(tǒng)的美學觀念。
禪文化尚簡,形體不會出現(xiàn)過度裝飾與復雜設計,往往取之自然,線條或剛勁或柔美來營造出自然有機之態(tài)。有機的形態(tài)也會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易與自然界發(fā)生聯(lián)想與互動,從而產生一種歸屬感,最終達到心靈的寧靜與和諧。禪文化的傳統(tǒng)代表元素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像使用蓮花、佛像、佛手等本身就帶有佛教色彩的裝飾用品;一類是像梅蘭竹菊這種代表著品性高潔、清冷孤寂的植物擺件。
2.“色”的運用
色彩濃淡能夠間接影響人們心理活動,像快餐品牌往往會選用明亮艷麗的色彩,有催促的心理作用。因此要營造出寧靜的作用就要避免明度和純度高的顏色,去掉這些明亮的顏色就像去掉人心中的雜念一樣。因此禪意家具的顏色多以黑、白、灰等的無彩色系。但中國人偏愛紅色與金色,又因禪宗不喜愛高純度色,所以便降低其純度與明度,使用的也都是飽和度較低的紅色與金色。禪意家具色彩基本可以用“素”一字來概括,即是將顏色自然化,與周圍環(huán)境不沖突,不會產生強烈的對比。例如日本的無印良品和中國本土的梵幾,都是對米色、褐色、黑色、白色等無彩色系的大量運用,降低顏色純度,使整體氛圍是柔和的、舒適的。突出現(xiàn)代禪意的“清、雅、寂”的哲學思想。
3.“材”運用
禪意家具一般多使用自然材料,例如木材、藤、竹子、棉麻等天然材料,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折射出樸素的生活觀,映射禪學的內斂與謙虛的高尚品格。禪宗對于材料的選擇更多地注重材料本身肌理與原色。木料的紋理、藤條的粗質、石材的自然,不用華麗的堆砌,沒有精巧的裝飾,從樸素中窺見高雅。禪意家具利用原料的本身屬性,設計出返璞歸真的家具產品。地理位置不同各國使用的材料也不同,日本無印良品是以白橡木貼皮為主體,搭配棉麻等材料,橡木的木質非常堅硬,經(jīng)久耐用,白橡木的原木色基本就是日式禪家具本色。本土梵幾家具多數(shù)使用以實木為主體,融合皮質、羊毛、石頭和其他天然材料,旨在將山脈和荒野的靈氣回歸日常生活,顏色整體比無印良品更深。
1. 以人為本
家具的第一作用是被人們使用,需要與人和諧共存,把為人服務作為最終設計目標。要求產品做到簡單易懂呼應使用者情感需求,讓人與產品發(fā)生情感的互動交流,禪意家具并不是在感官上簡單體驗傳統(tǒng)佛文化,而是通過剝離繁復,回歸自我。注重家具用品的實用、舒適和環(huán)保。無印良品創(chuàng)始人原研哉曾說過:“我的設計概念是刪除多余的東西,不需要多余的東西讓設計變得復雜?!本拖馦UJI的包裝一樣,透明的塑料袋能讓顧客直觀地看到產品,沒有任何藝術性的渲染。這種禪意的設計更加地貼近生活,讓用戶感受誠摯、質樸的設計理念。
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一刻不停地信息社會讓人們感到焦躁與不安,人們希望擁有安靜與讓人輕松的生活氛圍。禪意的家具設計的出現(xiàn)讓人們感受大自然的親切,卸下生活的重擔,給使用者輕松舒適的消費體驗。禪文化主張含蓄美,追求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理念,這種觀念讓人們在消費主義的洪流中留存一份人文價值。
2.少即是多
由西方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的設計理念,多為表現(xiàn)在建筑藝術上,主要手法是追求精致的結構,去掉多余裝飾,呈現(xiàn)出事物最本質的一面。而禪宗追求最簡單的形態(tài)反映最豐富的內涵。在某種程度上這兩種理念達到了和諧統(tǒng)一,都認為浮于表面的東西越少,則暗喻的內容越豐富,其內涵與意境則更加深遠。在現(xiàn)代禪意家具設計中,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在人們使用的基礎上進行精簡化,通過簡潔的設計語言和裝飾手法使家具產品擁有更多的禪意,滿足人們是審美的要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在家具設計時,首先對不必要的外部影響因素進行剔除,對設計元素進行精簡,用簡單的形式表達復雜的精神。其次注重材質的表達,合理運用材質本身的紋理,材質與色彩要交相輝映,達到美的平衡,展現(xiàn)禪文化中的意境與意蘊。
3.自然簡約
禪宗文化所倡導的是一種回歸自然的質樸境界,這也是禪意家具的設計原則,剝離世間煩躁的表面,尋找事物本來最原始狀態(tài),追求家具的最初的美感。禪文化里崇尚的簡約與西方文化里的極簡有交叉之處,但思想內涵卻有很大的不同。禪的‘簡’不單指元素結構的減少,更多的是一種內涵的凝練,利用簡單的形態(tài)、光影等來表達意境,將人與自然完美融合,由此獲得心靈上的放松。在禪意家具設計中,要最大的維持材料的本身特點,盡量減少人為痕跡,彰顯原始自然的簡約與淡雅,凸顯其生命力,讓使用者感受精神的自由。
4.可持續(xù)發(fā)展
禪意設計無論在理論意義上還是實踐意義上,都對當今世界的資源的保護與環(huán)境改善有著積極的意義。禪宗講究“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大自然養(yǎng)育萬物,人類需要對大自然懷有感恩之心,反對奢靡、浪費。禪風所呈現(xiàn)出來的樸素,提醒著當代設計師應該更加注重事物的本來面貌,關注其精神領域,發(fā)現(xiàn)精神世界的規(guī)律與發(fā)展,領悟“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設計理念。
1.意境的營造與表達
意境是主觀感性對客觀事物進行塑造,達到超過本身對一種哲學效果?!熬场币辉~來源于佛教,是指一種脫離現(xiàn)實的虛幻狀態(tài),基礎理論是禪宗的本體空觀論,是一種極致絢爛后的超然平靜的禪學思想。“心性化”和“主空觀”是意境形成的必要標準,這種標準在儒家、道家、釋家三家中不斷磨合而成。在家具設計中則需要用戶通過產品外觀對其進行主觀臆想,禪意家具設計過程的實質就是一個意境打造的過程,需要產品的材質、色彩、形態(tài)有機地融合,使得在使用過程中將禪意表達出來。
2.“留白”的應用
“留白”是我國傳統(tǒng)繪畫的一種藝術手法,主要通過留下大量空白處來凸顯畫面的空間感和意境感。留白的形式多樣,或取景簡單或空間布局隨意,總體營造出虛實自然的繪畫效果。這種藝術手法多用于山水畫中,如北宋的《溪山清遠圖》和《江山柏舟圖》?!傲舭住边@種藝術手法在禪文化營造意境中也常能用到,比如營造“枯山水”這種占地面積不大但是意境深遠的空間。通過用沙石作水、石塊做山、加以苔蘚做草坪來營造的微型景觀,不用開花植物來達到靜思修行的目的。在修行者眼里它們就是山川河流,就像佛家所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通過去掉不必要的裝飾,用精巧的設計來映像空間中各種隱喻,用“留白”來營造遐想,豐富想象。
3.“若缺”的應用
又稱“無?!?,是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表達形式之一,通過不足將意境傳達出來。日本禪學家鈴木大佐認為:“禪認為不完美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物更能表現(xiàn)出精神,太完美的形式會讓人忽視內部的真實性。他認為殘缺不完整的才是“超越完美的一種不完美”。南禪宗繪畫就是如此,以“極簡”的筆觸收獲豐富的藝術效果,弱化了符號,增加了意境,強調了“不足”帶來的意境之美?!蔼q抱琵琶半遮面”把事物的一部分隱藏,最能激發(fā)出情感,給想象留有足夠的余地。
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講“大成若缺,其用不窮。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缺,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最完美的東西也有殘缺,但是不妨礙使用;最滿的東西也有空缺,但卻無窮無盡;最挺直的東西也會有彎;最精巧的東西也會有拙劣之處;最是能言善辯也會有木訥之時。強調事無全美,人無完人。提倡“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有缺憾才有進步,這便是講的“若缺”境界。我們推崇自然,拒絕匠氣,喜歡“活”的靈動,“雖為人作,宛若天開”是我們古代對設計的最高評價。
4.“仿生”的應用
在上文就提到中國古代文人愛好寄情以山水,追求空靈的精神世界。禪宗也是如此,用自然景物來表達自身情感,將自身與大自然融于一體,這點與道家的“天人合一”的觀念很相似。所以在現(xiàn)代禪意家具設計中,更應該去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通過觀察大自然萬物的形態(tài)、顏色、質地,對其進行歸納和凝練,將其用到現(xiàn)代禪意家具設計中去。禪意的元素可以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得,像木材、藤、竹子之類的天然紋理,用材質來表達禪味。還可以對其仿制,將“大自然”直接運用到家具設計方面,將自然元素簡潔化,留其形,取其意,也能達到渲染禪意空間的效果。
本文主要講解了禪文化意境的營造與在現(xiàn)代家具設計中的方法研究探索這兩方面。禪文化作文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對現(xiàn)代家具設計依舊是有指導性的。禪意的家具設計產品不僅僅是一件家具,它承載了文化的交流與傳遞,“天人合一”的理念,有效地減輕現(xiàn)代人的精神壓力,讓用戶收獲寧靜與感悟。禪文化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能為禪文化的延續(xù)和現(xiàn)代家具發(fā)展提供動力,相信通過設計者們的不斷探索,中國傳統(tǒng)家具必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