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主持人:翟春洋 博士
我校物理電子工程學院翟春洋博士2021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混合氣體高次諧波產(chǎn)生橢圓偏振阿秒脈沖的研究,項目編號:12104389。
阿秒脈沖的產(chǎn)生與應用使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超快動力學研究深入到電子層面,在物理學、化學、生物醫(yī)學和信息科學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已成為超快光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尤其是圓偏振和橢圓偏振阿秒脈沖在研究物質的手性和磁性等特征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為探測相關超快動力學過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然而,目前如何獲得具有大橢偏率的阿秒脈沖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強激光場與介質相互作用可以產(chǎn)生高次諧波,通過選取一段頻譜范圍的高次諧波能夠在時域上合成阿秒脈沖。近年來,許多科學家針對橢圓偏振高次諧波和阿秒脈沖的產(chǎn)生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所選用的氣體介質均為單一氣體,往往只能獲得不同旋向交替出現(xiàn)的橢圓偏振高次諧波,很難在時域上合成具有大橢偏率的阿秒脈沖。該項目將采用全新的混合氣體方法,通過操控混合氣體不同組分輻射高次諧波之間的干涉效應,選擇性增強或減弱某一旋向成分的高次諧波,在較寬頻譜范圍內產(chǎn)生具有相同旋向的橢圓偏振高次諧波,進而合成大橢偏阿秒脈沖。此外,該項目還擬將二維激光場技術與混合氣體技術有效結合,實現(xiàn)阿秒脈沖橢偏率和脈寬的獨立調控。該項目的開展將開拓阿秒脈沖在超快探測研究中的應用,為探測物質手性和磁性等特征及相關超快動力學過程提供有力工具。
翟春洋,男,博士,分別于2014年6月和2018年6月在華中科技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和工學博士學位,2020年6月入職信陽師范學院工作。主要從事超強超快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領域的科學研究,包括基于高次諧波的阿秒脈沖激光光源的產(chǎn)生與操控,以及利用超快探測技術進行原子分子內部結構和超快動力學過程的探測等內容。已在物理學、光學等重要期刊發(fā)表SCI刊源論文20余篇,獲批授權發(fā)明專利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