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虎
摘 要: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音樂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積極向上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音樂與語言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隨著音樂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文化需求也被音樂在不斷地滿足著,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幸福指數(shù)的提升。在音樂教育當中,聲樂教學的作用不容小視,同時,聲樂教學也是學生培養(yǎng)感情的一種方式,有助于促進學生對聲樂作品的內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情感是音樂的靈魂,只有在演奏過程當中恰如其分的表達出作品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情感,才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因此,本文著重分析了在聲樂教學當中滲透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
關鍵詞:聲樂;教育;情感培養(yǎng);重要性
引言
作為聲樂教學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情感培養(yǎng)指的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陶冶和熏陶,因為情感是音樂的靈魂,只有聲樂演唱者全情投入,并且沉浸在樂曲所想表達的氛圍當中,才能夠讓作品飽含情感,作品才能夠賦予靈魂,進而引起聽眾的共鳴。能夠引起聽眾共鳴并且傾注了演唱者情感的聲樂作品,才是成功的聲樂作品。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絕大多數(shù)聲樂老師主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提升演唱者的演奏技巧上,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培養(yǎng)。
1、聲樂教育中情感訓練的意義
1.1有助于提高聲樂情感表達效果
在聲樂教學中,只有進行情感培養(yǎng),才能讓演唱者將作品的情感完全表現(xiàn)出來。歌曲的演唱過程中,演唱者所表達出來不僅僅是自己的情感,同時也是作者所要傳遞給廣大聽眾的情感。不同的演唱者所表現(xiàn)的情感是不同的。聲樂教學中,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是教學的本質,當演唱者擁有了一定的情感積累,且這份情感能夠被聽眾及時捕捉,那么他們之間就會產(chǎn)生情感共鳴。
1.2促進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提升
聲樂老師如果僅是將理論知識如音樂樂譜、演唱時氣息控制等理論教導傳授于學生,那么學生或許只是單純的掌握這些知識。當他們僅將這些技巧和知識真正運用到演唱中時,就會使得同一首歌的演唱千篇一律。但如果每個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以情感演繹音樂,演唱出的將會是不同的效果。因此,在音樂課程中要對他們進行情感訓練,培養(yǎng)正確情感,將使音樂作品超脫作品本身,成為具有靈魂與情感的藝術。
1.3增強學生的藝術表達能力
成功的音樂作品在于它的情感和聽眾產(chǎn)生共鳴。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不同,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不了解音樂的本質將會對其中所表達的情感產(chǎn)生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加強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聲樂作品的美妙之處就在于它將簡單的歌詞轉換成一種歌唱的形式,使演唱者和聽眾之間產(chǎn)生一種情感上的互動。讓聽眾從情感上獲得一種滿足,提升自己的藝術品位。
1.4增進師生感情
聲樂教學的本質是情感教育。學生通過教師教授的聲樂技巧來進行歌唱,然后在歌聲中表達情感。由于整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有情感融入其中,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將進一步增進,反過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聲樂知識,提高了自身審美能力,在情感上也得到升華,體現(xiàn)教學本質。
2、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yǎng)策略
2.1了解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掌握創(chuàng)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每一個聲樂作品都是創(chuàng)作者獨有的情感表達,同時也創(chuàng)作于特殊的背景。正因為如此,不同的聲樂作品才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他們所想要表達的情感和內容也是不盡相同的。以《黃河大合唱》為例,這是一首創(chuàng)作于抗戰(zhàn)期間的音樂作品,此時中國的抗戰(zhàn)已經(jīng)走到了最艱難的階段,在這首歌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抗日軍民那種誓死保衛(wèi)國家的決心,為了保衛(wèi)祖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以及寧死不做亡國奴的精神。與此同時,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意志也在這首音樂作品當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因此,在這首作品演唱之時,需要演唱者表現(xiàn)出恢弘的氣勢,用嘹亮的聲音進行演唱,將愛國精神傳達給聽眾。
聲樂作品的情感基調有歡快喜悅的、低沉悲傷的,也有悲壯和歌頌類型的。而且每一個聲樂作品的情感基調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將作品的情感基調準確掌握之后,演唱者才能清晰表達出作品的內容和主題。聲樂作品情感表達的整體趨勢就是聲樂作品的情感基調,因此在表演的過程當中,情感的表達都是以情感基調作為基礎,最多會做一些細微的調整。只有這樣,聲樂作品的情感才能夠被演唱者完整的表達出來。
2.2與生活相結合
藝術來源于生活,文藝作品都是創(chuàng)作者內心思想的集中表達。同時,這些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也是作者在生活當中受到啟發(fā),再加上自己的感悟以及自身的情感世界,將之用藝術作品的形式展現(xiàn)在觀眾的眼前。所以說,音樂作品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聲樂教學過程當中,不能脫離了我們的生活,這一做法不僅能夠使情感培養(yǎng)得到最大程度的顯現(xiàn),同時也使音樂課堂的教學形式不再單調,讓學生在觀察生活的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樂趣,體會音樂的美妙。對于聲樂老師來說,課堂教學目標也能夠更好地完成。
2.3注重音樂旋律中情感的培養(yǎng)
旋律是聲樂作品的整體風格。在進行聲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例如多媒體設備以及音頻播放設備等來播放不同風格與體裁的聲樂作品,讓學生在聆聽各種不同旋律的過程當中來體會作者內心世界的情感表達。老師可以一邊通過講授法來分析音樂旋律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一邊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自行體會,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夠起到情感感悟的輔助作用,提升學生的情感理解深度,最終達到在聲樂教學過程當中培養(yǎng)情感的教學目標。
結論
在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觀持續(xù)推行的當下,在學校教育中更應該注重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培養(yǎng),聲樂在語言的幫助下具有了思想上的細膩性,所以聲樂演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表達的藝術。對此,在聲樂教學中,聲樂老師更應該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逐步改變教學方式以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情感的培養(yǎng)作為聲樂教學課堂當中的主線,并在之后的教學過程當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聲樂演唱更有表現(xiàn)力。
參考文獻
[1]石旭東.淺談大學聲樂教學情感培養(yǎng)[J]. 戲劇之家, 2016(17):1.
[2]緒紅霞, 滕越. 淺析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yǎng)[J]. 當代教育科學, 2007(12):2.
[3]郭薇. 如何開展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yǎng)[J]. 北方音樂, 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