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湖北省咸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腎內科,湖北 咸寧 437000)
近年來,終末期腎病患者的生存期在飛速發(fā)展的血液凈化技術的作用下日益延長[1-2]。終末期腎病是指各種慢性腎臟病的末期,就是以前所說的尿毒癥期,近年來,由于疾病指南的不斷變化,對疾病的診斷標準也在發(fā)生著變化,目前來說,慢性腎臟病5期即是終末期腎病,這個時期可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①心血管和肺癥狀,如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包炎、動脈粥樣硬化、尿毒癥肺炎等;②血液系統(tǒng)表現(xiàn):貧血出血傾向、白細胞異常等;③神經肌肉系統(tǒng):乏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顫動痙攣,甚則誘發(fā)癲癇發(fā)作、昏迷等。④胃腸道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此外還有皮膚瘙癢等癥狀。一旦檢查為終末期腎病,就要積極治療,本文統(tǒng)計分析了10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資料,詳情如下。
回顧性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分為兩組。研究組50例,男27例(54.00%)女23例(46.00%);年齡38~78歲,平均(58.53±9.42)歲;體重45~65kg27例(54.00%),66~85kg23例(46.00%);透析齡7~18個月26例(52.00%),19~29個月24例(48.00%)。對照組50例,男26例(52.00%),女24例(48.00%);年齡39~79歲,平均(59.42±9.25)歲;體重45~65kg26例(52.00%),66~85kg24例(48.00%);透析齡7~18個月25例(50.00%),19~29個月25例(50.00%)。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透析齡均在3個月以上;②預期生存壽命均在1年以上;③均具有穩(wěn)定的病情[3-5]。
排除標準:①有嚴重蛋白尿;②伴酸中毒;③近期服用過腎毒性藥物。
(1)對照組患者進行低通量血液透析,每次4h,每周3次。
(2)研究組患者進行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首先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運用碳酸氫鈉透析液,應用F6型聚砜膜透析器,采用日本東麗透析機(TR-8000型),用普通肝素抗凝,將透析液流速、血流速度分別調節(jié)為500mL/min、250mL/min,將血液灌流器(HA130型)串聯(lián)起來的時間為在每周第1次血液透析開始時[4-5],將血液灌流器撤下的時間為治療2h后,繼續(xù)血液透析治療2h。每次4h,每周3次[6-8]。
隨訪8個月,觀察指標如下。
(1)腎功能。包括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標,將殘余腎功能(RRF)計算出來。
(2)骨代謝。將患者的空腹靜脈血抽取出來,采用日本日立株式會社生產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7600-020型)對血磷(P)、血鈣(Ca)水平進行測定,應用德國拜耳公司生產的放射免疫試劑盒對甲狀旁腺激素(iPTH)水平進行測定。
(3)微炎癥狀態(tài)[9-11]。包括β2-微球蛋白(β2-M)、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等指標。
(4)營養(yǎng)狀態(tài)。包括白蛋白(ALB)、血紅蛋白(Hb)等指標。
(5)生活質量。采用簡易生活質量量表(SF-36),總分0~100分,表示低~高。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Cr、BUN、RRF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SCr、BUN、RRF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P、Ca水平均高于治療前(P<0.05),iPTH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P、C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iPTH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代謝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代謝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β2-M、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β2-M、CRP、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微炎癥狀態(tài)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微炎癥狀態(tài)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ALB、Hb水平、SF-36評分均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ALB、Hb水平、SF-36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營養(yǎng)狀態(tài)、生活質量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營養(yǎng)狀態(tài)、生活質量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尿毒癥病人只能通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的方式來維持生命。嚴重患者需用維持性血液透析,但治療過程中易發(fā)生低血壓。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病人應保持適度運動,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調整好生活狀態(tài),不能過度控制飲食。及時監(jiān)測和識別透析癥狀性低血壓,調整好血液凈化模式,采取綜合治療方法和護理對策來減輕病人心理應激反應,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以及配合性,預防低血壓發(fā)生。
相關醫(yī)學研究表明,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較低通量血液透析具有更好的效果,更能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轉歸提供有利條件,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8-10]。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SCr、BUN、RRF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P、C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iPTH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β2-M、CRP、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ALB、Hb水平、SF-36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11-12]。
綜上所述,結合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中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的效果較低通量血液透析好,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