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交通職業(yè)學院 阮 凌
福建是我國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門戶,旅游資料翻譯的水平關系到國際旅游接待的質量。本文將認知圖式理論與生態(tài)翻譯理論相結合,提出認知理論視角下的生態(tài)翻譯模型,分析福建旅游資料特點和翻譯現(xiàn)狀,進而探析福建旅游資料的翻譯策略,為本省旅游資料翻譯實踐提供借鑒。
福建地處臺灣海峽西岸,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閩越文化與中原文化相互交融,衍生出眾多獨特的文化。而因其特殊地理位置與歷史原因,福建已然成為我國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門戶。世界遺產(chǎn)大會已然在省會福州召開,現(xiàn)今旅游資料的翻譯水平的不足,已構成國際旅游接待的障礙。福建旅游資料的翻譯應講好福建故事,突出福建特色,做好對外宣傳,提升福建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境外客源。
現(xiàn)代圖式理論產(chǎn)生于1970年代,認知心理學家魯梅哈特(Rumelhart,1980)是該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圖式理論就是一種關于人腦中已存知識的理論,它既反映個體的認知結構,也包含較為抽象的認知策略[1]。
圖式理論可運用于語言學領域。國內(nèi)學者劉明東認為,圖式翻譯過程是“源語圖式解碼和目的語圖式再編碼”的過程。生態(tài)翻譯學是我國胡庚申教授于2006年提出的,翻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譯者的選擇和適應、三維選擇轉換是該理論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生態(tài)翻譯的基本概念是:翻譯即適應選擇;最佳翻譯是譯者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多維度適應與適應性選擇的累計結果。不管是譯者還是譯文,都是適者得以生存、發(fā)展[2]。
圖式理論主要側重于翻譯策略,對翻譯過程研究涉及較少;而生態(tài)翻譯學側重于旅游文本的翻譯過程研究,翻譯策略研究比較少。目前已有一定文獻將兩種理論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文融合認知圖式翻譯理論中的概念,從生態(tài)翻譯學中語言、文化、交際三維,對譯文進行“適應性選擇”,提出認知理論視角下的生態(tài)翻譯模型,如圖1所示。根據(jù)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翻譯是以譯者為中心,翻譯的思維過程分為理解(對源文本進行解碼)和表達(將腦中圖式進行選擇、轉換、移植,再編碼)。語言承載了文化,是文化傳播的方式。文化是交際的目的。交際又應遵循語言規(guī)則。語言、文化、交際三個維度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在翻譯的思維過程中,要采用適當?shù)姆g策略,進行多維度的轉換選擇,維持原文和譯文生態(tài)的平衡,最終使譯文能夠適應目的語的生態(tài),在目的語生態(tài)中長存。
圖1 認知理論視角下的生態(tài)翻譯模型
福建山川秀麗,社會安定,經(jīng)濟活躍。擁有世界遺產(chǎn)4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座,5A級旅游景區(qū)9家。福建地貌類型多樣,自然景觀有:山岳景觀、水體景觀、生物景觀,門類豐富。獨特的人文景觀,主要有古建筑、寺廟宮觀、民俗風情幾大類。旅游資料包括導游詞、旅游圖書、廣告宣傳、景區(qū)文字說明、電視電影紀錄片等。本文從福建旅游資料翻譯的詞匯、文體和文化等方面說明其特點。
詞匯是福建旅游資料內(nèi)容的基本元素,反映出福建優(yōu)質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其中不乏專業(yè)術語和用于烘托氛圍的優(yōu)美華麗的辭藻。需要注意的是,許多詞匯具有特有的文化背景,在西方國家不具備與之對應的圖式,容易引起誤譯。
標準的景點解說詞,語言華麗優(yōu)美,四字句式,對仗工整,包含大量感情色彩強烈的語句,可以渲染氛圍,引出意象,激發(fā)我國本土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間接教育國人。該文體很容易被本土游客理解和接受,但直譯很容易讓譯文給西方讀者繁瑣累贅之感。
文化是旅游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游客出門旅游就是去領略不同的文化,體驗不一樣的風俗人情。游客可以通過閱讀景區(qū)文本的翻譯來了解各地的地方特色、人文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3]。
福建地域文化兼容并包,源遠流長。其中海洋文化、閩越文化、媽祖文化在中華文化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紅色文化也是福建旅游資料的一大特色。旅游資料翻譯的目的,是使之更好的服務于不同國家和不同語言者之間知識和文化交流,更好的吸引讀者參加旅游活動。但在福建旅游資源翻譯的過程中,由于各個國家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當旅游資源被介紹給旅游者時,不被接受或者引起游者困惑的事時有發(fā)生。福建旅游資料翻譯的水平,與江浙等旅游大省有著較大差距,亟需引進有效的翻譯理論,提升翻譯質量。
根據(jù)上文分析,本文基于認知理論視角下的生態(tài)翻譯模型,構建出福建旅游資料翻譯的策略:第一步,解碼源文本,從語言、文化、交際三個維度激活源語言圖式。第二步,重構譯語圖式,并對比源語、譯語圖式。第三步,進行選擇性移植,將三維圖式再編碼,形成與目的語生態(tài)相適應的譯文。
例1:
小姐閣樓
古時候小姐13歲就上樓,等到出嫁時應由長兄背下來直接坐上花橋出閣。只有兄弟才能把她背下來,因為古時候人認為小姐自已走下來會把這家的水帶走。也因此,以前小姐結婚不叫出嫁,而叫出閣。家長選一些門當戶對的人在樓下,預留一個拋接繡球的空地,小姐閣樓上有專門拋球用的窗戶,小姐看中哪個人,就把球拋給他。
Maiden Pavilion
A maiden went upstairs at the age of 13 in the old days.She would be carried down by an elderly brother into a sedan at the wedding.Only her brother could carry her down then,because people believed a maiden would take away the good luck of the mansion.Therefore,marriage of a girl was called "leaving pavilion"then.Some matching young men were arranged downstairs.A place and a window were designed for the maiden to throw an embroidered ball to whoever she preferred as her husband.
本段話選自福州宏琳厝古民居的景區(qū)文字說明。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的圖式轉換均有失當之處。鑒于圖1,譯者可采取三步式翻譯法。
第一步,解碼源文本,從三維度激活源語言圖式。
第二步,重構譯語圖式,并對比源語、譯語圖式。
第三步,將三維圖式再編碼,形成譯文如下:
Attic for Maiden
A maiden went to live in an attic at the age of 13 in the old days.She was not allowed to leave the attic until her wedding day according to the customer.Only her brother could carry her down at the wedding ceremony,because people believed a maiden would take away the good luck of the mansion if she walked down by herself.Therefore,marriage of a girl was called "leaving the attic" then.
There is an activity to choose the future husband--throw an embroidered ball.(After the Tang dynasty,an embroidered ball became a media to express the love from a maiden.)Some candidates were arranged downstairs on the vacant lot .The window was designed for the maiden to throw an embroidered ball to whoever she preferred as her husband.
原文雖然只有一個自然段。但是從交際維上來看,主要講清兩層意思。因此譯文考慮分為兩個自然段,使邏輯更清晰。第一段中,“閣樓”意為住人的上層建筑物,在英文中正好有與之對應的圖式,用attic表示正合適?!吧蠘恰?,指的是上閣樓去長期居住,這和go upstairs的圖式是不對應的,會引起讀者的誤解,因此改譯為live in an attic。古代未嫁女子要遵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行為規(guī)范,是中文使用者腦中的文化圖式,是原文“只有兄弟才能把她背下來”的前提。因此增譯:She was not allowed to leave the attic until her wedding day according to the customer.進行圖式補償。
第二段從交際維上,主要為了解釋閣樓上小窗的功用。門當戶對的人,如果直譯成matching young men,會引起讀者的困惑,應采取意譯為candidates。中文偏愛主動句,英文更偏向于被動句。因此原文“家長選一些門當戶對的人在樓下,預留一個拋接繡球的空地,小姐閣樓上有專門拋球用的窗戶,小姐看中哪個人,就把球拋給他?!北徽铣蓛删湓挘篠ome candidates were arranged downstairs on the vacant lot .The window was designed for the maiden to throw an embroidered ball to whoever she preferred as her husband.被動句的使用,也使邏輯關系更加清晰。再者,拋繡球的場景對國人來說,是熟悉的圖式,英語讀者來說,卻很陌生。因此對拋繡球的婚俗文化做了括號標注加以闡釋,才能讓譯文適應目的語的生態(tài)。
例2:
福建船政歷時四十余載,在近代中國救亡圖強的征程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在這里涌現(xiàn)出諸多愛國志士及先進思想,折射出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志存高遠、積極進取、海納百川、博采眾長、勇于創(chuàng)新、精忠報國的偉大精神,形成了獨特的船政文化。
Fujian Shipbuilding Administration lasted for more than 40 years,leaving a heavy mark on the journey of saving the nation from weak to strong.Many patriots and advanced ideas have emerged here,reflecting the great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aspirations,active enterprising,learning from others,daring to innovate and devoting ourselves to the country,and forming a unique culture of shipping administration.本段文字選自船政文化博物館前言。接下來,我們按三步式翻譯法展開分析。
第一步,解碼源文本,從三維度激活源語言圖式。
第二步,重構譯語圖式,并對比源語、譯語圖式。
第三步,將三維圖式再編碼,形成譯文如下:
The Fujian Shipbuilding Administration lasted for over forty years,and to some extent,it made contribution to China.Because it had bred manyenterprising and patriotic intellectuals who had advanced ideas .They learned developed technology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devoted themselves to help their motherland to become strong in military.
原文“在近代中國救亡圖強的征程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睆慕浑H維上看,這句話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弘揚愛國主義。事實上,福建船政救亡圖強的努力最終在法軍的炮火下付之一炬。不應該翻譯為:saving the nation from weak to strong。而應保持客觀,把之還原為:為當時的中國做出了貢獻:“it made contribution to China”。
另外“志存高遠、積極進取、海納百川、博采眾長、勇于創(chuàng)新、精忠報國的偉大精神”如果將四字格詞語直接對譯,從目的語語言維看,語言邏輯不清晰,不僅描繪不出船政精神,還會讓目的語讀者會覺得空洞抽象,不知所云。福建船政的偉大之處,在于當時人們可以從閉關鎖國的思想枷鎖中掙脫出來,這是一個文中沒有直接提及的時代背景,因此修改后,在括號注釋中補上。人們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不斷努力提高國力,這在當時是一個偉大的突破。這種突破創(chuàng)新,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是船政精神,船政文化,因此對四字詞語采取了意譯,語序也做了比較大的調(diào)整,將船政文化這種本地特有文化,移植到目的語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去。
本文融合認知圖式翻譯理論中的概念,從生態(tài)翻譯學中語言、文化、交際三維,對福建旅游資料進行“適應性選擇”,提出認知理論視角下的生態(tài)翻譯模型。并據(jù)此構建出福建旅游資料翻譯的策略:第一步,解碼源文本,從語言、文化、交際三個維度激活源語言圖式。第二步,重構譯語圖式,并對比源語、譯語圖式。第三步,進行選擇性移植,將三維圖式再編碼,形成與目的語生態(tài)環(huán)境相適應的譯文。圖式理論與生態(tài)翻譯學結合,為福建旅游資料翻譯實踐提供了參考,有助于提高翻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