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 黃慧君 王占成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yī)院,上海 200235)
在臨床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1],房顫患者相較于非房顫患者,其發(fā)生卒中的可能性高4~5倍,發(fā)生癡呆的風險高2倍以上,發(fā)生心衰的可能性高3倍以上,且這類患者的死亡率高達90%。血脂異常是心血管事件的關鍵因素,其即損害內皮,又是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發(fā)展構成成分[2]。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3],膳食中含飽和脂肪酸和或膽固醇多的人群,平均血脂水平,尤其是血漿膽固醇水平較高,其心臟靶器官損害的患病率及發(fā)病率也較高。因此,本研究探討老年房顫患者血脂異常與左室收縮功能及左室質量指數(shù)的相關性。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房顫患者,依據(jù)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分為正常組(LDL-C<3.37 mmol/L)106例、偏高組(3.37 mmol/L≤LDL-C<4.11 mmol/L)63例、升高組(LDL-C≥4.10 mmol/L)31例,本次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正常組中男59例,女47例,平均年齡(71.28±6.51)歲,平均病程(3.24±0.38)年,平均體質指數(shù)(23.75±1.69)kg/m2;偏高組中男29例,女37例,平均年齡(71.36±6.43)歲,平均病程(3.32±0.45)年,平均體質指數(shù)(23.84±1.76)kg/m2;升高組中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齡(71.96±6.82)歲,平均病程(3.28±0.19)年,平均體質指數(shù)(23.50±1.84)kg/m2。納入標準:年齡≥65歲;病歷資料完整,中途未退出者;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臨床檢查確診為房顫患者。排除標準:伴有不同程度認知障礙者;存在嚴重的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者;存在風濕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存在內分泌代謝系統(tǒng)疾病者?;颊咧橥?。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受試者均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4 mL血液置于普通真空管內,以12 000轉/min的速度進行10 min的離心操作后用于各項血脂指標的檢測。各項血脂指標檢測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00),試劑購買于上?;葜猩锟萍加邢薰镜?。心臟彩超檢查儀器為飛利浦公司生產(chǎn)的Epic 7c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將探頭頻率設置為2.5×4.0MHz,患者取左側臥位,保持靜息狀態(tài),呼吸平穩(wěn)。在胸骨旁標準左室長軸二維圖像指導下,檢測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左室后壁舒張末期厚度(LVPWT)、室間隔舒張末期厚度(IVST),每項指標均檢測3次最后取平均值,參照Devereux公式計算左室重量=1.04〔(LVDd+IVST+LVPWT)3-LVDd3〕-13.6,而LVMI=左室重量/體表面積。
1.3觀察指標 比較3組心臟彩超指標;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探討血脂異常與左室收縮功能及左室質量指數(shù)的相關性。
2.13組之間心臟彩超指標的對比分析 升高組、偏高組在左室收縮功能上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且升高組低于偏高組(P<0.05),升高組、偏高組在左室質量指數(shù)上顯著高于正常組(P<0.05),且升高組高于偏高組(P<0.05)。見表1。
表1 3組之間心臟彩超指標的對比分析
2.2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血脂異常與左室收縮功能呈負相關(P<0.05),與左室質量指數(shù)呈正相關(P<0.05)。見表2。
表2 相關性分析
房顫是臨床發(fā)生率較高的一種心律失常,以心悸感、氣促、運動耐量減低為主要癥狀。房顫發(fā)生時,心房輔助收縮功能下降,將影響心臟整體收縮功能,同時增加心房內血栓發(fā)生,甚至誘發(fā)心力衰竭、栓塞,死亡率和致殘率相對較高[4]。血脂異常是人體內脂蛋白的代謝異常,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血脂異?;颊週DL-C水平升高,促使動脈硬化的形成與發(fā)展,甚至可引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等致死致殘的嚴重性疾病[5]。另外,血脂異常還能導致脂肪肝及肥胖病[6]。血漿非酯化脂肪酸濃度過高時,作為心肌耗能主要物質,氧化供能的同時會造成參與代謝過程的各類物質在心肌細胞的沉積,引起脂毒性心肌損傷[8],引發(fā)心律失常,故血脂異常與房顫的發(fā)生相關。本文結果顯示,升高組、偏高組在左室收縮功能上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且升高組低于偏高組(P<0.05),升高組、偏高組在左室質量指數(shù)上顯著高于正常組(P<0.05),且升高組高于偏高組(P<0.05),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血脂異常與左室收縮功能呈負相關(P<0.05),與左室質量指數(shù)呈正相關(P<0.05),提示了在老年房顫患者中,血脂異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患者心臟收縮功能的損害。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三組左室收縮功能存在差異,但均在正常范圍內,其原因可能是血脂異常會導致左心室心肌肥大,早期心室肥大和擴張有助于維持心臟的射血量,因此血脂異常初期較難發(fā)現(xiàn)左室收縮功能變化,只能在患者血脂異常嚴重時發(fā)現(xiàn)明顯變化。臨床實踐證明[17],一些伴有繼發(fā)性血脂異常的疾病,如黃色瘤、糖尿病、黏液性水腫、腎病綜合癥等以及原發(fā)性高脂血癥尤其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均易患并較早發(fā)生心臟靶器官損害疾病[8]。經(jīng)藥物治療,并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和血脂、脂蛋白及載脂蛋白測定所證實,在改善血脂代謝異常的同時,可延緩心臟靶器官損害病變的發(fā)展,并使原有的心臟靶器官損害病變明顯消退[9]。因此不管血脂異常是否是心臟靶器官損害的始因,但總是與心臟靶器官損害的發(fā)生、發(fā)展緊密相連??梢钥隙ㄑ惓J切呐K靶器官損害重要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血脂異常與左室收縮功能呈負相關,與左室質量指數(shù)呈正相關,在老年房顫患者中,血脂異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患者心臟收縮功能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