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琳
摘要:幼兒階段是學生認識世界融入世界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yǎng)學生日常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的重要時期,因此幼兒階段,對于學生教育不僅僅包括基礎的理論知識,更應該教育學生如何融入社會,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需要幼兒園關注,也需要重視家庭的影響,注重開展家園合作,推動家園共育,最大程度的影響培育幼兒,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品質。
關鍵詞:家園共育;幼兒;品質培養(yǎng)
引言:幼兒階段的培養(yǎng)應該以習慣、品質培養(yǎng)為主,這是可以讓幼兒一生受益的東西,因此要擺正幼兒教育理念,以品質培養(yǎng)為主。同時幼兒階段教育主力是家庭和幼兒園,幼兒會在這兩個地方渡過絕大部分的時光,因此要從幼兒園和家庭兩方面出發(fā),使得品德教育貫徹幼兒的學習生活,報障教育效果,培養(yǎng)幼兒良好品質。
一、利用多種途徑,增進家園交流與合作
推動家園共育,首先要增進家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于幼兒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一個相對一致的方向,這是雙方互相信任的基礎和前提,信任才更更好理解和合作,發(fā)揮家園共育的優(yōu)勢。傳統(tǒng)的溝通方式溝通主要以面對面的線下形式進行溝通,使得交流更具針對性更有效果,但是在時間上協調比較困難,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溝通進度比較緩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線上交流變得更加便捷,跳出了空間上的束縛,更容易協調多方的時間,因此要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展交流路徑,增進交流與合作。
例如:定期召開線下家長會,和家長面對面進行溝通,增加家長對于幼兒園以及老師的熟悉感,并且讓家長對于幼兒園的教學有所了解,增加對于幼兒園的信任感,從而愿意配合幼兒園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在此基礎中通過線上溝通,包括家長微信群、一對一電話、一對一微信溝通等等,更有針對性的溝通,提高溝通的針對性和高效性,能夠在一對一對溝通中更有效的傳達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讓家長明白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如何有效配合幼兒園鞏固教學成果,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
二、強調以身作則,營造良好校風與家風
幼兒階段學生對于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理,但是依舊懵懂,因此會無意識的模仿他人的行為舉止,如果沒有特意的引導,幼兒會根據周圍人的反應形成對于某一行為的認知,沒有強烈的對錯意識,對于錯誤行為也會進行模仿,家長和教師對于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錯誤行為如果沒有及時的糾正,就會導致學生不斷模仿甚至成為習慣,而幼兒時期的習慣幾乎會伴隨人一生,更改非常困難,因此作為幼兒經常接觸的家長和教師,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營造良好風氣,打造良好的幼兒成長環(huán)境,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良好的品德。
例如:幼兒園要和家長及時溝通,注重日常的行為舉止,樹立言傳不如身教的理念,做好幼兒的榜樣,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有人需要幫助時主動給予他人幫助和關心,地上有垃圾隨手撿起扔進垃圾桶,吃飯的時候不留剩飯,需要困難不隨意退縮等等,這些行為舉止要當著幼兒的面進行,不給幼兒留下模糊或者錯誤的導向。而日常不好的行為,如當著幼兒面一直看手機,吸煙,喝酒,說臟話等不好的行為,避免當著幼兒的面做,如果幼兒看見要及時告訴幼兒這是錯誤的行為,是需要被批評的行為,從而讓幼兒有正確的行為的導向,有良好的校風家風,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更好的養(yǎng)成良好品質。
三、注重細節(jié)培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思維與行為
良好品質是一種無形的培養(yǎng),它體現在幼兒的具體行為當中,通過幼兒的行為選擇體現幼兒自身品質。因此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質,要從細節(jié)出發(fā),從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養(yǎng)成幼兒正確的行為舉止,在日常行為當中感悟做人的方式,好的行為成為習慣,在行為過程中體現幼兒的道德修養(yǎng)。要通過理論教育、情感教育、行為教育等多種教育方法幫助幼兒對于日常行為舉止有正確的認知,明白怎樣做是正確的、積極的,明白什么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被允許的,讓幼兒對于行為有正確的選擇,在日常行為選擇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
例如:對于日常常見行為進行舉例分析,隨手亂扔垃圾是不正確的行為,浪費糧食是可恥的,幫助家長分擔一些簡單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值得夸贊的,并且鼓勵幼兒回家和家長分享,并且和家長一起踐行這些行為理念。分享相關故事,傳遞正確價值觀念,如有一名幼兒,在路上撿到了一些貴重物品,如手機、先進等等,交給了老師或者家長,最終還給了失主,這是一種拾金不昧的行為,值得稱贊和表揚,幼兒在完成教師任務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及時尋求家長或者教師幫助,順利完成任務,這種堅持不放棄,尋找方法完成任務的行為值得稱贊,從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良好品質。
結束語:推動家園的交流合作,打造教育合力,實現家園共育。要利用多種途徑,線上線下兩方面著手,增進家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家長和教師要以身作則,對自己嚴格要求,營造良好的校風與家風;注重對于幼兒細節(jié)的培養(yǎng),通過相關道理的講解以及對于幼兒行為習慣的指正,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思維方式和行武舉止,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品質。
參考文獻
[1] 羅艷艷. 探討家園共育在培養(yǎng)幼兒樂于分享中的重要性[J]. 中外交流,2021,28(4):1154-1155.
[2] 黃旭東. 構筑家園共育橋梁共促幼兒健康成長[J]. 中外交流,2016(1):286-286.
[3] 桂建鑫,夏璐琴. 家園共育與幼兒健康體育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J]. 拳擊與格斗,2020(14):83.
[4] 劉奕. 淺談基于家園共育的中班幼兒自信心提高策略[J]. 家教世界·現代幼教,2021(3):63-6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