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婷
摘 要:基于江西省6所應用型本科院校 648 名在校本科生的調查檢驗了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與勞動教育收獲之間的理論模型及三師協(xié)同育人對其的影響機制。研究表明,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對勞動教育收獲顯著正相關,學習投入與三師協(xié)同育人在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和勞動教育收獲之間具有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過提高大學生的勞動價值認同、加強三師協(xié)同育人作用、促進大學生勞動教育學習投入未保障應用型本科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效性。關鍵詞:勞動教育:三師協(xié)同育人:價值認同;勞動收獲
一、引言
立德樹人是中國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任務,2018 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2020 年又出臺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我國新時代教育尤其是大學生的勞動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勞動教育是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三師建教合作”全面改革的重要舉措。
學術界對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張雨強和張書寧,2019)、價值(王麗榮和盧惠璋,2020)、現狀(郭建鵬等,2021)與實現路徑(鐘春梅等,2022) 進行了一系列深人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研究方法上以理論分析與定性規(guī)范分析為主,主要通過現實觀察或理論思辨對勞動教育現狀的描述統(tǒng)計分析,實證研究較少,研究結論的說服力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是在研究內容上,缺少對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施效果評估相關的研究。未能充分揭示影響大學生勞動教育收獲的因素與影響機制。
在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yǎng)中,強調技能與動手能力的核心作用,而其師資構成主要包括專業(yè)課教師、基礎課教師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行業(yè)專家教師擔任(簡稱“三師”)。根據協(xié)同理論,在高校育人的整體過程中,上述“三師”對學生的培養(yǎng)都不是孤立的,需要對大學生進行相關的三師協(xié)同教育,因此在研究應用型本科大學生勞動收獲時不能忽視三師協(xié)同育人作用的影響。鑒于此,本文聚焦于個體層面,基于江西省6所應用型本科高校648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數據,運用Pearson 相關性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探討三師協(xié)同育人視域下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與勞動教育收獲之間的關系及其作用路徑。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為促進應用型本科大學生勞動教育效果提供參考。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一) 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與勞動教育收獲
認同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Freud)提出的,他將個體對群體或其他被模范的對象在心理、情感和認知上的逐漸同化定義為認同(車文博,1988)。從大學生勞動教育來看,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是指當代大學生對現有的勞動教育所內含的價值觀、世界觀的認可與接受并將其轉化為內心的行為標準,在外部社會行為中體現出自愿主動參與勞動教育的過程。
近年來,勞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被不斷弱化,其原因一是部分高校對大學生的勞動教育重視不夠,將勞動教育僅僅劃分到學生工作中,未能全面清楚的認識到勞動教育對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二是部分大學生對勞動教育價值的認識扭曲,對勞動教育的價值認同虛化,而大學生是否能夠對勞動教育產生價值認同對其最終的勞動行為產生重要影響。積極地價值認同會更好的鼓勵大學生參與勞動行為,當大學生會認識到勞動教育能夠給自身帶來更多的正向收獲時,其對勞動教育的價值認同感更強,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與勞動教育收獲正相關
(二) 大學生勞動教育行為投入與勞動教育收獲
大學生學習投入是指大學生在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時,所具有的能夠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能動性,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解決學習難題,對自己的學習成果能夠進行客觀評價的學習行為(Kearsley 等,1998)大學生勞動教育學習投入是指大學持續(xù)參與各種勞動教育相關的課內外實踐活動的投入。一方面,當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價值認同較高時,會更積極地參與勞動教育,表現為更多的學習投入;另一方面,持續(xù)的勞動教育學習投入會不斷訓練大學生的勞動技能、拓展大學生的勞動知識,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勞動態(tài)度,并最終幫助大學生獲得更多的正向收獲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與勞動教育學習投入正相關;
H3:大學生勞動教育學習投入與勞動教育收獲正相關
(三)三師協(xié)同育人視域下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與勞動教育收獲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三師"指的是:專業(yè)課老師、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行業(yè)專家、公共基礎課老師(包括數學、人文、體育、思政等)。大學生勞動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中“勞動育人”的抓手和載體是推進三個不同教育主體相結合的實踐方式。通過開展勞動教育實現“勞動育人”,在勞動觀上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并在專業(yè)課老師、行業(yè)專家和公共基礎課老師的培育下,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塑造,培養(yǎng)出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這是“三師育人”的結果變量。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4:三師協(xié)同育人對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產生正向影響;
H5:三師協(xié)同育人對勞動教育收獲產生正向影響
三、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問卷設計
1.大學生勞動教育認同
參考鐘春梅等(2022)的做法,基于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認可度與參與度兩個維度設置了 8 個題項進行測量(李克特? 級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學生對勞動教育價值認同越高
2.三師協(xié)同育人
結合訪談和文獻梳理等,從知識獲取、能力提升、價值塑造、道德素質培養(yǎng)和利益回報等維度共設置 7個題項來測量三師協(xié)同育人效果
3.大學生勞動教育學習投入
參考張海生等(2021)的做法,從理論性勞動教育、生產性勞動教育、服務性勞動教育、社會實踐性勞動教育、創(chuàng)造性勞動教育和生活性勞動教育等維度共設置了9個題項
4.勞動教育收獲
根據高校勞動教育目標和學者們關于勞動教育價值意蘊的相關研究成果等,從觀念轉變、價值觀塑造、能力提升等方面共設置了 8個題項來測量大學生勞動教育收獲。
2.中介效應檢驗
本文理論假說提出,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對勞動教育收獲的影響受到學習投入與三師協(xié)同育人等中介變量的影響。本文運用 Bootstrap檢驗中介效應顯著性,其中介效應結果見表 6。
由表6可知大學生勞動教育學習投人在價值認同和學習收獲之間的中介效應顯著( B=0.015,p=0.009<0.05),Bootstrap = 2000 次的 95%的置信區(qū)間[0.003,0.042],不包含0,假設成立。三師協(xié)同育人在價值認同和勞動教育收獲之間的中介效應顯著(B=0.595p=0.001<0.05),Bootstrap = 200 次的95%的置信區(qū)間[0.385,0.886]不包含 0,假設成立。上述結果表明,學習投入與三師協(xié)同育人均能夠對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影響勞動教育收獲中起到正向影響。
五、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理論假說與實證檢驗,揭示了應用型本科大學生勞動教育價值認同、學習投入、三師協(xié)同育人與勞動教育收獲之間的關系與作用機理?;谏鲜鲅芯拷Y論,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第一,通過科學的勞動價值觀教育引導,提高對勞動教育的價值認同。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要通過勞動教育課程的設置,充分發(fā)揮應用型本科優(yōu)勢,將勞動教育、思政教育與專業(yè)技能向結合,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實踐課程體系的作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新時代勞動價值觀。
第二,采用積極多元的勞動教育方法,促進勞動教育學習投入。高校應當基于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采用積極多元的勞動教育方法,通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科研項目以及“三下鄉(xiāng)”“互聯(lián)網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競賽等活動參與機會,提高大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積極性,促進大學生勞動教育學習的投人。
第三,以涵育勞動精神為中心,發(fā)揮三師育人的協(xié)同共進作用。高校應形成以育人為核心、三師協(xié)同促進的模式,將勞動模范典型的培育與宣傳融入日常教學工作,為學生樹立勞動樣。針對與高校密切聯(lián)系的企業(yè),激勵并促進各領域行業(yè)專家學習和強化教育能力,實施以主題教育、理論學習、實踐鍛煉、基層服務等為內容的專項培育計劃,錘煉其新時代勞動精神,進一步引領帶動更多的校企行業(yè)專家投入到高校勞動教育的工作中來。
參考文獻:
[1]張雨強,張書寧,新中國成立 70 年勞動教育的歷史演變一基于教育政策學的視角[]中國教育學刊,2019 (10):61-67.
[2]王麗榮,盧惠璋.論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J.高教探索,2020(7) : 114-118.
[3]郭建鵬,劉公園,楊凌燕.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機制與模型一-基于311所本科高等學校的學情調查[J.教育研究,2021 (8):104-115.
[4]車文博.弗洛伊德主義原理選輯 [M].沈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375.
[5]喻名峰,法律價值認同的路徑選擇--以政府“禁摩限電”令為分析視角[J.法學雜志,2021(5):34-42
[6]Kearsley G,Shneiderman B. Engagement Theory: A Framework forTechnology-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J]. Educational Tech nology,1998,38 (5) : 20-23.
[7]王振宏,劉萍.動機因素、學習策略、智力水平對學生學業(yè)成就的影響[I!心理學 報,2000,01: 65-69
[8]汪雅霜.大學生學習投入度對學習收獲影響的實證研究一一基于多層線性模型的分析結果[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 (7): 76-81.
[9]蘇林琴,工科大學生學習投入與收獲的關系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20(2) : 70-76.
[10]張海生.高校勞動教育的意涵、價值與實踐一-一種本體論、價值論和方法論的解析[J.大學教育科學,2021 (1):53-59.
項目編號:本文系2021年江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一般項目“三師協(xié)同育人視域下應用型本科“勞動教育”的路徑與機制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1YB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