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華
【摘要】口語交際是一種調動人們的交流思想、傳播社會信息、表達價值觀和情感的重要工具和形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口語和交際表達能力的過程中,不但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重視教師的引導和示范,還要立足教材延伸拓展,并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切實提高低段學生的口語水平。
【關鍵詞】小學低年段;口語交際;交流;示范;情境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和應對,并且在人際交往中能運用一定的技巧把話說清楚、講明白。對于低段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作了如下實踐與探究:
一、教會學生傾聽——重視示范
對于教師來說,優(yōu)秀的表達能力是教學的基本功。教學是說的藝術,擁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語文教師必備的能力之一,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語言的規(guī)范性
教師的語言要講得規(guī)范。在課堂上運用規(guī)范性的語言去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表達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口語交際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按要求說,有目的地說,不能毫無邏輯地想到什么說什么。
(二)語言的生動性
古人有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教師作為一個示范者,他的語言應該是生動的。課堂上生動有趣的語言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還能起到熏陶的作用,學生在美的享受中也會樂于表達,善于表達。
(三)語言的啟發(fā)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同時還通過提問等方式承擔著引導、啟發(fā)學生的任務。在小學一年級上冊《小兔運南瓜》這節(jié)課中,筆者提問學生:你在這幅插圖中看到了什么?小白兔為什么愁眉苦臉呢?雖然學生能根據(jù)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語言不完整,句子不連貫。接著,筆者再提示:小兔子把南瓜運回家,是用了什么方法?你覺得哪個方法是最好?為什么?在學生了解完《小兔運南瓜》整個故事后,筆者再引導他們用一段話敘述出來。這樣,一個完整的故事便呈現(xiàn)出來了,學生自然而然地增強了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教會學生表達——活用教材
在統(tǒng)編新教材里,一年級上冊整冊書總共只安排了4次口語交際,分別是“我說你做、我們做朋友、用多大的聲音、小兔運南瓜”。而舊版教材則是一冊里有6次。那么,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減少2次,是口語交際的重要性降低了嗎?其實并非如此。通過兩者的對比梳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人教版只把口語交際依附著閱讀,沒有凸現(xiàn)它的獨立性,指導語沒有針對性;而部編版每一課都組織好素材、精心設計,通過“提示語”去揭示教學目標,保持了它的獨立性和可操作性。明確了編寫者的意圖,一線教師才能根據(jù)這個意圖和教材的目標體系,有針對性對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
(一)明確目標,一課一得
在統(tǒng)編教材低段的四冊教材中,在編排上體現(xiàn)出三大特點:在主題內(nèi)容上凸顯交際的目的、序列編排更加科學、教學提示更加清晰明了。這樣的編排特點,使教師的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都能真正去落實好,讓學生一課一得,在循序漸進中逐漸掌握口語交際的方式和方法。
(二)用好教材,延伸拓展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首先必須用好手頭上的教材,用心鉆研教材,才能確實地上好課。在小學二年級下冊《長大以后做什么》這一課里,開頭筆者用兩個問句提問:“你長大以后想做什么?”“為什么?”第三個要求是:“跟小組同學說一說你的愿望,然后問一問他們的愿望是什么?!惫P者先引導學生思考這幾句話,然后跟學生一起認識文中插圖上出示的職業(yè)。插圖上的人物形象鮮明、職業(yè)特點也表現(xiàn)得很清楚,學生一下子就回答出來了。接著,學生們充分展現(xiàn)豐富的想象力,紛紛舉手發(fā)言,有說想當教師的,有說想當醫(yī)生的,也有想當廚師的。最后,筆者根據(jù)“小提示”里的“清楚地表達想法,簡單說明理由;對感興趣的內(nèi)容多問一問”這兩點要求學生表達必須清楚,還要說明理由是什么。這節(jié)課的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在發(fā)言的同時還能思考未來,教學效果非常好。
從教材出發(fā),把內(nèi)容和插圖結合起來了讓學生多思考,有了具體的教學要求為依托,再做進一步的延伸拓展,本節(jié)課的口語交際課的教學目標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三、教會學生應對——創(chuàng)設情境
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要努力選擇貼近實際生活,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讓學生的聽與說的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一)通過游戲活動,感受交際的樂趣
游戲是低年級學生的主導活動之一。在小學一年級上冊《我說你做》這一課中就是運用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也在游戲中順利地完成了。
師:請同學注意老師發(fā)布的指令,請你拉拉你的右耳朵。
師:請做錯的同學說一說,為什么拉錯了耳朵?
生:我沒有聽清楚老師說什么。
師:為什么沒有聽清呢?是走神了嗎?
生:是因為老師說話的聲音太小了。
師:原來如此??磥恚覀冋f話的時候,不僅完成動作的同學要認真聽,發(fā)布指令的人要大聲地說才可以哦!
有了這個體驗之后,再到學生發(fā)布指令的時候,他們會把剛才的經(jīng)驗總結起來運用,大聲地說讓同學們都聽得見。最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聯(lián)系日常生活,體驗交際的快樂
生活中的一些交流也是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很好途徑,學生會因為需要而產(chǎn)生濃厚的交際興趣。例如,跟家人一起去超市購物、在家里接待客人、問路求助別人等,或者是有關電視上的動漫節(jié)目和一些童話故事等。因為有表達的需求,他們會更樂于去學習與交流。
在低段的口語交際課中,有個話題是學生非常樂意去表達交流的:《推薦一部動畫片》。由于這個話題本身就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學生基本能描述出具體情節(jié),連平時不敢起來回答問題、不善于表達的學生,都能用口頭表達出來。在這個基礎上,筆者再提出高一點的要求:聯(lián)系生活,請你推薦一本最喜歡的書。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學起來效果也能加倍。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通過教師的示范作用,活用好教材,并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上好口語交際課,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路偉.教師口語[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曹愛衛(wèi).低年級語文這樣教[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