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寶
摘要: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依然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沒有充分挖掘新型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可以使數學教學更加現代化,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豐富學生在相關方面的認知,引導學生努力融入數學學習,增強其知識轉化與應用能力?;诖?,本文章對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路徑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融合路徑
引言
小學數學是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學生學好數學知識能為以后的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習數學知識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因此,教師的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為目的。而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分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價值
(一)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小學生對某些事物有極強的好奇心理,如若喜歡這門課程,也喜歡課堂所呈現的教學形式,則更容易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積極參與其中。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活動,課堂形式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不再是枯燥且乏味的理論性講解,而是一種接近于生活的情境構建,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教師拍攝和數學知識相關的短片,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就存在于現實生活,以實際行動優(yōu)化課件的形成方式,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認識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獲得更多學習資源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融入,小學數學的知識就可以采取一種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不一樣的數學知識,還可以給予他們較強的體驗,從而發(fā)展他們的數學思維,將他們的思維認知轉化成為數學技能,實現從單純接收理論知識到遷移、解決問題的發(fā)展。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提供較為便捷的平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導學案、復習材料甚至教師輔導用書,錄制成為電子版上傳到平臺上,讓學生借助信息化平臺獲得更多的輔助資料,打破空間的限制,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
二、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路徑
(一)提升教師培養(yǎng)高階思維應用的意識
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與思維模式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滿足于完成教學目標,而要借助各種方法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在實施教學計劃時,教師也要把高階思維放在重要位置,充分重視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上一層樓。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教師要創(chuàng)設復雜的情境,引導學生從中學會分析、比較、創(chuàng)新、歸納。
(二)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
在講解《觀察物體》的基本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量身打造一個“觸摸圖像”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在課前先準備好相關的課件。課件顯示有三個小朋友在一起摸大象。第一個小朋友先摸大象,然后先說它像一把大蒲扇;第二個小朋友說大象像一根鞭子;最后一個小朋友說,大象就像一根圓柱子。每個學生看完之后,教師可以問學生一個問題,這些小朋友都是觸摸的同一只大象,但是為什么最后的結果不一樣呢?然后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討論交流時間,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學生觀察物體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通過情境構建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guī)椭鷮W生樹立自主探究的意識。
(三)應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講授《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一課時,為了探究矩形面積的公式,教師先鼓勵學生對影響矩形面積大小的因素進行大膽的猜測,這種猜測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探究方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由于知識經驗的不足,不知道從哪些因素開始猜測。有學生為了應付教師胡亂猜測,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讓探究活動陷入僵局。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突破教學難點。使用電腦的作圖功能,使長方形的寬度保持不變,用鼠標拖動長方形的長邊,隨著長方形的不斷擴大,學生可以清楚地發(fā)現面積也隨之增加。同樣的方法保持長不變,拉寬,可以發(fā)現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也隨之變化。因此,教師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解決了教學中的“危機”,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四)利用學習軟件布置作業(yè)
師生、生生間的多元互動是趣味化課堂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只有師生和生生間展開多邊互動,趣味化的課堂才有可能建立起來。為了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和活躍度,教師可以利用學習軟件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互動中體會作業(yè)的趣味性,以創(chuàng)新化的作業(yè)形式和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將全部的耐心和精力都集中于課后作業(yè)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幫助學生充分了解信息技術,并將其作為學習與進步的重要工具。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融合,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與信息素養(yǎng),同時運用信息技術不斷改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讓學生樂于參與到數學探索性的活動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從小建立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讓學生能學習到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信息技術技能,以此來促進社會科技文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8):115—119.
[2]趙國宏,宋潤仙.基于視頻分析的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研究[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306):119—125.
[3]孫曉熙.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探究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