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與下呼吸道感染兩種。呼吸道感染在兒童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其以病毒、細菌及支原體為主要致病的病原體,若不盡早治療則會引起患兒病情加重,進而加重全身癥狀[1-2],嚴重時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并且,在臨床上為選擇更為確切、有效的藥物,應對感染的病原體進行準確鑒別。培養(yǎng)痰標本、咽拭子、檢測支原體或病毒血清學抗體均是目前實驗室檢查的重要方法,但上述方法檢測時間較長[3-4],故對患兒早期診斷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而進行有效治療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患兒感染病原體的情況,才能盡早采用有效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93例呼吸道感染患兒與40例健康兒童,取其靜脈血進行白細胞計數(shù)(WBC)、C反應蛋白(CRP)與降鈣素原(PCT)水平的檢測,用于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WBC、CRP與PCT水平及聯(lián)合檢測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3例呼吸道感染患兒,按照咽拭子或痰培養(yǎng)結果分為非細菌感染組(29例)與細菌感染組(64例),另隨機選取健康兒童4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非細菌感染組男19例,女10例;年齡為3~14歲,平均年齡為(6.07±2.04)歲。細菌感染組男39例,女25例;年齡為2~13歲,平均年齡為(5.89±3.43)歲。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為4~14歲,平均年齡為(6.43±2.96)歲。三組在性別、年齡上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均>0.05)。
1.2 檢測方法細菌感染組與非細菌感染組患兒在治療前、治療后7d,對照組在入組后1d分別取其空腹靜脈血3mL進行WBC、CRP與PCT水平的檢測。其中,通過日本Sysmex公司生產(chǎn)的XS1000i對其WBC進行檢測,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產(chǎn)自日本Hitachi公司,型號為7600)并采取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進行CRP的檢測,通過羅氏Elecsys2010電化學發(fā)光儀并采用化學發(fā)光法進行PCT水平的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將三組相關數(shù)據(jù)錄入SPSS 23.0版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χ-±s)表示,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而非細菌感染組與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血清WBC、CRP與PCT水平的比較則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以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血清WBC、CRP與PCT水平檢測情況的比較細菌感染組治療前血清WBC、CRP與PCT水平較非細菌感染組顯著升高,較對照組亦顯著升高(均P<0.01);而非細菌感染組治療前血清WBC、CRP及PCT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均P>0.05)。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WBC、CRP與PCT水平檢測情況的比較
2.2非細菌感染組與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血清WBC、CRP與PCT水平的比較細菌感染組治療后7 d血清WBC、CRP與PCT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均P<0.01),且較非細菌感染組顯著升高(均P<0.01);非細菌感染組治療后7 d各指標的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均P>0.05)。見表2。
表2 非細菌感染組與細菌感染組血清WBC、CRP與PCT水平的比較
2.3 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WBC、CRP與PCT水平單獨與聯(lián)合檢測的診斷價值血清WBC、CRP與PCT單獨檢測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62(95%CI:0.45~0.78)、0.77(95%CI:0.62~0.89)、0.81(95%CI:0.70~0.92),靈敏度分別為75.65%、82.87%、87.95%,特異度分別為62.24%、73.84%、80.26%。而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7(95%CI:0.76~0.96),靈敏度為93.75%,特異度為89.27%。見圖1。
圖1 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WBC、CRP與PCT水平單獨與聯(lián)合檢測的ROC圖
血清WBC、CRP、PCT、白細胞介素-6、CD64與血培養(yǎng)均是檢測兒童呼吸道感染的指標,其中血培養(yǎng)檢測所用時間較長,其診斷價值較低,同時目前我國各大醫(yī)院血培養(yǎng)方法尚未形成統(tǒng)一、標準的方法,其檢測的假陽性與假陰性較高[5],使得在臨床上的應用受限。故此,臨床上通常采取檢測血清WBC、CRP、PCT等水平的方法。
WBC作為臨床中較早用于反映炎癥程度的指標,其增多的病因往往為炎癥、急性感染,并且其水平上升的幅度與感染部位及病原體類型等密切相關[6]。本研究發(fā)現(xiàn),細菌感染組治療前血清WBC水平較非細菌感染組顯著升高,較對照組亦顯著升高;而非細菌感染組治療前血清WBC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并無明顯差異。細菌感染組治療后7d血清WBC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較非細菌感染組顯著升高;非細菌感染組治療后7d的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并無明顯差異。細菌導致機體發(fā)生局部感染或全身性感染時,WBC升高的程度較高,并且在支原體感染時,WBC可處于正?;驕p少的狀態(tài),亦可處于輕度升高的狀態(tài),但病毒感染時,WBC的水平往往處在減少或正常的狀態(tài)[7]。因WBC在兒童間的基礎值差異相對較大,其正常水平的范圍較寬,其在細菌感染時往往為一倍或幾倍的升高[8]。此外,因部分患兒白細胞基礎值相對較低,所以即便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其WBC的水平仍可處在正常范圍。若僅將WBC作為呼吸道感染的常規(guī)指標,則容易由于WBC水平正常而引起臨床漏診或誤診。若對此類患兒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則在病情恢復期仍可發(fā)生WBC水平升高的情況。所以,WBC對診斷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靈敏度較低,使其臨床中的應用受限。
PCT作為降鈣素前體物質,其無激素活性,并且其在健康人群血液中的水平極低,往往不易檢測。此外,PCT作為新型炎性標記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已廣泛應用于早期診斷感染性疾病的臨床中。已有研究報道[9],通過檢測血清PCT的水平以早期診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與指導抗菌藥物的使用,并且其能夠用于監(jiān)測疾病病情的恢復情況。本研究發(fā)現(xiàn),單獨檢測中,PCT對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靈敏度與特異度較WBC、CRP均明顯升高,表明其對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高于WBC與CRP。
CRP作為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其經(jīng)肝臟進行合成,能夠與肺炎球菌C多糖體反應而產(chǎn)生復合物。既往研究報道[10],CRP在創(chuàng)傷、炎癥、組織損傷、腫瘤破壞或梗死時能夠在數(shù)小時內驟然上升,并且其上升的程度可為幾倍到幾百倍,同時在3d內取得最高值,而在病情改善時期水平明顯降低直至恢復正常水平。本研究發(fā)現(xiàn),細菌感染組治療前血清CRP水平較非細菌感染組顯著升高,較對照組亦顯著升高;而非細菌感染組治療前血清CRP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并無明顯差異。細菌感染組治療后7d血清CRP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較非細菌感染組顯著升高;非細菌感染組治療后7d的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并無明顯差異。已有研究指出[11],CRP的上升程度與機體感染程度存在密切聯(lián)系。并且,CRP在疾病發(fā)作時的變化較WBC早,同時其恢復正常水平的時間較WBC短,所以其靈敏度較高。此外,CRP對病毒性感染與細菌感染的鑒別價值較高, 其在病毒性感染時的水平往往處于正常范圍,但在發(fā)生細菌感染時,其水平往往明顯上升[12-13]。并且,CRP不受年齡、性別、貧血、體溫及高球蛋白血癥扥因素的干擾,其診斷疾病的靈敏度明顯高于WBC、紅細胞沉降率,可作為敏感的炎癥標志物[14],所以其在血清中的水平變化可為診斷感染與療效評估提供一定的依據(jù)。但因其不僅在細菌性呼吸道感染時的水平明顯升高,其亦可在手術、心腦血管疾病、應激反應、腫瘤浸潤、創(chuàng)傷及風濕病等的水平均可明顯上升[15],因此其對診斷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特異度較低。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WBC、CRP與PCT聯(lián)合檢測時,其診斷的靈敏度與特異度較三者單獨檢測的價值均明顯升高,表明血清WBC、CRP與PCT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提高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相比單獨檢測,聯(lián)合檢測血清WBC、CRP及PCT水平能夠明顯提高對兒童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