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藝萍 阮一平 洪富源,*
1.福建醫(yī)科大學省立臨床醫(yī)學院腎內科 (福建 福州 350001)
2.福建省立醫(yī)院腎內科 (福建 福州 350001)
a H U S 是一種由補體失調引起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和終末器官(主要是腎臟)損害為主要特點;大多在嬰兒期發(fā)病,兒童的年發(fā)病率為3.3/10萬,在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兒童中,典型HUS的比例為85%~90%,aHUS為5%~10%[1]。而成人的年發(fā)病率約2/10萬,25~40歲是高發(fā)年齡,主要誘因是妊娠[2]。約25000例妊娠中有1例發(fā)生這種疾病[3],診斷最常發(fā)生在產(chǎn)后(94%)、剖宮產(chǎn)后(70%)和未產(chǎn)婦(58%)[4]。 aHUS預后不良,>50%的患者發(fā)展為終末期腎病,急性期死亡率高達25%[5]。
補體系統(tǒng)旁路激活途徑中的基因突變引起補體過度激活與aHUS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在旁路途徑中[6],C3通過一系列補體和調節(jié)因子反應,最終膜攻擊復合物(C5b-9)誕生,后者通過形成膜孔來直接裂解病原體或靶細胞。在aHUS患者中,補體調節(jié)因子變異引起補體激活不受控制。過量的補體沉積于血管內皮,損傷血管內皮,形成微血栓,腎血管即被破壞。腎臟缺血以及C5b-9攻擊腎小球,導致了腎功能障礙[7]。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液中血小板減少;血栓和小血管腫脹狹窄擴大了血流剪切力,是紅細胞破壞的主要因素;另外,過敏反應毒素、C3a和C5a對吞噬細胞有強烈的趨化效應,吞噬細胞釋放組胺,導致小血管滲透性增加,造成了腎外器官的水腫[8]。
Lemaire等[9]通過基因測序,發(fā)現(xiàn)aHUS的其他機制—甘油二酯酰激酶ε(DGKE)基因發(fā)生隱性突變。在上述機制中,都有DAG-PKC信號通路被激活,進而導致血小板被激活、微血管血栓形成、足細胞損傷以及蛋白尿。
目前發(fā)現(xiàn)與aHUS相關的基因變異或獲得性抗體效應主要
戴藝萍,女,漢族,1997年出生,現(xiàn)就讀于福建醫(yī)科大學,福建省立醫(yī)院腎內科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腎臟病方向。本科期間取得優(yōu)異成績,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2021年考入福建醫(yī)科大學省立臨床醫(yī)學院腎臟病方向。
洪富源,男,福建省醫(yī)學會腎臟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全國青年委員、中國非公立醫(yī)療機構協(xié)會腎臟病透析專業(yè)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整合腎臟病學分會委員、華東區(qū)腎臟病協(xié)作委員會常委、福建省醫(yī)師協(xié)會腎臟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醫(yī)學會腎臟病分會腹膜透析專業(yè)學組組長、中華腎臟病雜志、臨床腎臟病雜志編委。目前領導的科室各項臨床指標位居福建省前列,成為福建省規(guī)模最大、透析質量最好的腹膜透析中心之一。2017科室被評為福建省臨床重點學科。包括[7,10]如下方面。(1)補體調節(jié)因子方面:CFH與宿主細胞表面的C3b或糖胺聚糖的結合受損,CFH對C3轉化酶的抑制減弱;抗CFH抗體抑制CFH的補體調節(jié)功能;CFHR1和CFHR5蛋白可能與CFH競爭與細菌配體和C3b;CFI分泌受損或活性減弱;MCP表達減少。(2)補體激活因子方面:機體耐受CFI介導的C3b失活,或形成高活性的C3轉化酶;CFB導致超活性的C3轉化酶的形成。(3)凝血相關因子方面:THBD活性降低及TAFI激活減少;DGKE引起血栓形成前因子和血小板活化的上調;PLG引起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降低;其他:INF2等。其中以CFH基因變異和抗CFH抗體為主,它們最終促進了血栓形成,導致了aHUS一系列變化。
3.1 臨床表現(xiàn)aHUS患者一般表現(xiàn)為疲乏、面色蒼白、氣促、尿量減少和水腫,大多數(shù)有典型三聯(lián)征。血小板減少通常是輕微的,較少見有皮膚黏膜出血點,15%~20%的患者沒有血小板減少[11]。除了貧血表現(xiàn),還有血尿或醬油色尿、黃疸、肝大等溶血性貧血的特征性表現(xiàn)。尿量減少、蛋白尿、氮質血癥就說明腎功能破壞,少數(shù)伴有高血壓。腎外表現(xiàn)主要包括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消化道受累、四肢末梢壞疽、潰瘍、壞死性皮膚病變、心肌缺血或梗死表現(xiàn)。 出現(xiàn)腎外表現(xiàn)的患者比例在成人中為8%~25%,在兒童中為16%~29%[11]。
3.2 鑒別診斷(1)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又稱產(chǎn)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溶血尿毒綜合征(STEC-HUS),多見于兒童。嚴重的腹瀉或血便是主要鑒別點,糞便培養(yǎng)能分離出產(chǎn)志賀毒素大腸埃希菌,或者抗內毒素抗體IgM檢測陽性;STEC-HUS通常在腹瀉發(fā)病后的1周(5~13d)內發(fā)生,此時腹瀉多已經(jīng)好轉[12]。大多數(shù)兒童從發(fā)作到恢復,只要解決急性腎損傷,很少有后遺癥發(fā)生。
(2)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除微血栓形成、血小板減少之外,還有典型的紫癜性皮疹,多見于15~50歲女性;TTP主要是由于ADAMTS-13的丟失引起的,后者是一種可以切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金屬蛋白酶,因此,先天性TTP的患者ADAMTS13的活性降低,且常低于正常值的10%;該酶活性降低也可見于部分獲得性TTP患者,且血清抗ADAMTS13 抗體陽性[12]。此外,多數(shù)TTP患者的sCr<2.26mg/dL 、PLT<30×109個/L; 而aHUS患者通常sCr>2.26mg/dL 、PLT>30×109個/L[9]。
(3)繼發(fā)性HUS:沒有致病或可能致病的遺傳變異,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細胞或器官移植、惡性高血壓、血管炎、惡性腫瘤、不明原因腎小球疾病、腎皮質壞死、或使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可卡因、絲裂霉素、干擾素、吉西他濱、奎寧等條件觸發(fā)表型HUS發(fā)生,在停藥或是消除觸發(fā)條件可見HUS的好轉[13]。
3.3 實驗室指標(1)溶血性貧血:外周血Hb<100g/L、網(wǎng)織紅細胞升高、間接膽紅素升高、LDH>460U/L,Coombs'試驗陰性;(2)血小板減少:PLT<150×109個/L;(3)急性腎功能衰竭:血清Cr升高大于正常水平的1.5倍、胱抑素C升高[2,13]。
目前還沒有特異性的生物標志物來證實aHUS的臨床診斷。腎臟活檢病理不具特異性,不推薦通過病理確定診斷。當臨床考慮aHUS時,建議采用多種特異性蛋白檢測方法如下:定量補體成分及其調節(jié)因子(CFH、C3、CFI、MCP、C4和CFB)、補體活性標記物(CH50和AH50)、篩選抗CFH自身抗體。然而,即使這些因素在正常范圍內,也不排除aHUS的診斷。對已知引起aHUS的基因(CFH、CFI、MCP、C3、CFB、THBD、DGKE和CFHR)進行基因篩查,對于確定aHUS的臨床診斷、確定治療策略以及評估預后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7]。首發(fā)aHUS患者還應行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檢查及ADAMTS13活性以排除TTP和STEC-HUS[14]。
目前針對aHUS的策略主要包括:血漿療法、器官移植、補體調節(jié)療法、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療法以及綜合對癥治療。
4.1 血漿療法血漿療法包括血漿置換、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血漿輸注等,將血液里的自身抗體和過量的補體成分清除,補充消耗的補體成分,從而削弱它們對機體的各種反應及損害。血漿療法一般在確診后24h內開始,通常包括每天交換(1.5倍血漿容量,60mL/kg)至少5d,當PLT>100×109個/L,裂細胞<2%持續(xù)2d時,改成隔天,最后每周2次[15]。在補體阻斷治療之前,血漿輸注或血漿置換和支持性治療是aHUS的標準治療方法。然而,血漿療法不能治療aHUS潛在的病理,復發(fā)率高,預后欠佳,必須盡早采用抑制抗體生成的免疫抑制療法[16]。
4.2 器官移植由于疾病復發(fā)、移植物丟失和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的高風險,長期以來aHUS患者被認為不符合腎移植條件。Ardissino等[17]發(fā)現(xiàn)未接受預防的aHUS腎移植患者和接受血漿置換預防的患者每10年累積觀察的復發(fā)率分別為0.81、3.1,而接受依庫珠單抗預防的患者的復發(fā)率為0;對既往有接受腎移植的aHUS病史的患者預防性使用依庫珠單抗,可改善腎移植預后,腎移植從此有了保障。因此,對于進入終末期腎病的患者,可考慮腎移植。由于多種補體調節(jié)因子在肝臟合成,對于存在CFH或CFI 突變的終末期腎病患者,聯(lián)合肝移植不失為一種更完善的策略[18]。
4.3 補體調節(jié)療法
4.3.1 依庫珠單抗 依庫珠單抗,一種重組人源型抗C5單克隆抗體,屬于短效C5抑制劑,從抑制C5裂解形成C5a和C5b入手,使之無法形成C5b-9,從而防止補體系統(tǒng)過度激活[18]。只要是補體異常介導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它都能強力攻克,可改善aHUS患者的預后。2011年,它正式被用于治療aHUS,目前是C3、CFB、CFI或CFH突變患者的首選治療措施[19]。Gupta等[4]研究發(fā)現(xiàn),相較于未接受依庫珠單抗治療的女性,首次妊娠相關aHUS患者接受依庫珠單抗治療的明顯預后更佳。Legendre等[20]前瞻性試驗依庫珠單抗治療aHUS的100例患者中發(fā)生了2例腦膜炎球菌感染,依庫珠單抗治療aHUS的主要風險從中暴露,因此,對接受依庫珠單抗治療的患者必須進行特異性腦膜炎球菌預防。
Legendre等[20]的前瞻性臨床試驗表明,對有腎移植史的患者進行依庫珠單抗治療可降低aHUS復發(fā)導致移植物丟失的風險,并使移植腎功能及PLT持續(xù)改善。但改善程度較低,這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于與移植相關的因素(如缺血和再灌注損傷、移植物功能延遲、免疫抑制劑的潛在腎毒性)。同時也表明,腎移植患者依庫珠單抗治療需要更長時間。
依庫珠單抗治療,大多數(shù)指南建議行終身治療,但Wijnsma等[5]回顧性研究了2012年至2016年20名接受了依庫珠單抗治療的aHUS患者。依庫珠單抗在所有患者中逐漸減量并在17名患者中停用。其中5名aHUS 患者復發(fā),重啟治療后未發(fā)現(xiàn)蛋白尿或進行性腎功能不全等后遺癥。總共13名沒有aHUS復發(fā)的患者停用了依庫珠單抗,其中5名在超過1年的時間內無后遺癥。Palma等[21]關于巴西34名aHUS病人在使用依庫珠單抗治療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論何種基因變異,停用依庫珠單抗后,約30%復發(fā)。 Fakhouri等[22]在一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提供了證據(jù),證明大多數(shù)aHUS患者一旦完全緩解,停用依庫珠單抗是安全的;總的來說,停用依庫珠單抗后的復發(fā)風險<25%,但在至少1個補體基因存在罕見變異的患者中,復發(fā)風險高達50%?;谘a體遺傳學的aHUS患者停用依庫珠單抗的策略是合理和安全的,這樣改善了大多數(shù)aHUS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管理,同時降低了治療成本。
4.3.2 雷夫利珠單抗 雷夫利珠單抗是首個被批準用于治療aHUS的長效C5抑制劑,它是由依庫珠單抗改動,半衰期較依庫珠單抗長,可根據(jù)體重將維持劑量從每2~3周延長至每4~8周[23]。在第一次給藥后立即達到穩(wěn)定的治療血清濃度,并持續(xù)整個治療期間,平均半衰期約50d。在兩項大型的3期研究中,在整個26周的初級治療期間,雷夫利珠單抗q8w實現(xiàn)了即時、完全和持續(xù)的C5補體抑制[24]。而Kulasekararaj等[25]關于對比雷夫利珠單抗與依庫珠單抗在治療PNH的研究,發(fā)現(xiàn)頭痛在兩者中均較常見(雷夫利珠單抗26.8%;依庫珠單抗17.3%),沒有發(fā)生腦膜炎球菌感染或因不良事件而停藥。Barbour等[26]的研究表明雷夫利珠單抗可迅速改善血液學和腎臟參數(shù),對患有aHUS的嬰幼兒,使用補體抑制劑沒有特殊的安全性問題。G?ckler等[3]關于雷夫利珠單抗治療由妊娠引起的aHUS的前瞻性研究,根據(jù)患者的體重40~60kg、60~100kg、≥100kg,病人第1d的雷夫利珠單抗的靜脈負荷劑量依次為2400mg、2700mg、3000mg。在第15d以及之后每8周的維持劑量依次為3000mg、3300mg、3600mg ,總共183d的研究表明雷夫利珠單抗治療可立即完全抑制C5,使aHUS患者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指標改善。
此外,在英國、美國、意大利、德國,雷夫利珠單抗的總治療持續(xù)時間少于依庫珠單抗的1/3。因為能在家進行雷夫利珠單抗的輸注,與依庫珠單抗相比,雷夫利珠單抗對四個國家生產(chǎn)力損失的影響降低了約70%[27],它不僅顯著縮短了總治療時間,還降低了治療成本[28],未來可能替代依庫珠單抗,成為一線治療用藥。
4.4 免疫抑制療法利妥昔單抗是一種人鼠嵌合的CD20單克隆抗體,通過結合B細胞,促其溶解,從而減少自身抗體的產(chǎn)生;此外,在足細胞中,利妥昔單抗可通過保護足細胞酸性鞘磷脂酶樣磷酸二酯酶(SMPDL-3b),避免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重塑,從而減少蛋白質從腎小球漏出[29]。Fox等[30]發(fā)現(xiàn),一開始就使用利妥昔單抗的aHUS患者,復發(fā)概率降低,因此可用于難治性aHUS。蒲金赟等[31]報道的一例抗CFH抗體相關性aHUS在血漿置換聯(lián)合激素沖擊治療后,先后采用霉酚酸酯序貫治療3個月、“潑尼松 、他克莫司 、霉酚酸酯”多靶點方案維持治療3個月后,尿蛋白仍無明顯下降,最終再行血漿置換5次后,采用“潑尼松、他克莫司、利妥昔單抗”方案維持治療,1個月后即未再檢出尿蛋白;在2年定期監(jiān)測中,無補體活化,未再發(fā)生溶血,腎功能穩(wěn)定,尿蛋白持續(xù)轉陰。在將霉酚酸酯改成利妥昔單抗后,療效顯著,這說明了利妥昔單抗對于難治性抗CFH抗體相關性aHUS,有較好的療效,但由于其僅是個例報道,其長期預后和安全性、作用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aHUS作為一種罕見疾病,目前國內外對此病的機制與治療方面的文章雖不少見,但是可發(fā)現(xiàn)多數(shù)為病例報道,較少有多中心對照試驗。在治療方面,近年發(fā)展了新藥物,如雷夫利珠單抗,其用法、療程、如何發(fā)揮最大療效仍需臨床實踐后不斷完善。也有老藥新用,例如利妥昔單抗,聯(lián)合激素、他克莫司可能是針對難治性aHUS的好方法,對于其作用機制、用法、療程、療效,仍需大量臨床實踐才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而能否通過基因敲除、基因修復等手段來一次性治療aHUS,需要未來更多的人共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