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潔梅
摘要: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強調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在此背景下,群文閱讀這種新的閱讀教學模式開始被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廣泛應用。相比于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來說,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具有較強的突破性,所謂的群文閱讀,主要指的是教師以及學生之間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在某一方面具有相似元素的文本,師生之間通過集體建構的方式,對文本相關的問題達成共識。群文閱讀不僅能夠關注到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和閱讀速度,更注重文本質量和多文本閱讀,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提升都起著重要作用。下面筆者結合教學中的實踐談談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效措施
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校課程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能夠讓學生對基礎的知識內容有一定的把握,另一方面也要能夠從內容出發(f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不斷分析,進而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結構網絡。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日益被重視,因為它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能夠開閱視野、提升思維,在此過程中也能逐步提高其審美情趣和語文素養(yǎng)。為了有效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群文閱讀的模式,通過對語文知識內容進行大量補充,提升課程教學的效果。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重要意義
從小學生認知的角度來說,受限于客觀條件的影響,閱讀是開闊視野、積累知識的主要途徑,所以引導學生學會閱讀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內容。群文閱讀是結合單元主題教學需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給學生同時推送 4 至 6 篇閱讀文本,這能明顯增加學生閱讀數(shù)量,在增加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積累的基礎上,逐漸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由量變到質變的升華。另外,對于閱讀教學來說,其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新課標也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師要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實踐,在感受中思考、體驗,從中得到營養(yǎng)。群文閱讀的設置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基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參與、體驗,有利于實現(xiàn)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這也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積極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開展群文閱讀會讓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高。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根據(jù)不同類型的群文閱讀文章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特殊環(huán)境下完成閱讀,學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和閱讀感悟會得到提升。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其語言形式更具邏輯性和章法性,可以以教學情境作為背景,促使學生在特定環(huán)境下分享閱讀感受和閱讀精神,分享自己閱讀過的普通書籍。以此,在不斷健全的形式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思想。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輕音樂,以舒緩的輕音樂營造閱讀環(huán)境。隨后,讓學生完成有關親情類題材文章的閱讀,如《慈母情深》或《地震中的父與子》。兩篇文章分別講述了母愛和父愛,在此輕松、愉悅的輕音樂氛圍下,學生完成文章的閱讀其價值觀念會得到有效塑造,理解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在優(yōu)秀環(huán)節(jié)的指引中,教師設置分享類型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與父母之間發(fā)生的感人故事講述出來;或以文章內容為背景,通過自己感受到的父愛母愛與文章形成對比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完成分享,營造優(yōu)質平臺。在教學情境中凸顯群文閱讀的優(yōu)勢,讓學生的語言構建意識得到提升。
(二)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會吸引學生的參與。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踐行群文閱讀的思想體系,首先要注重良好氛圍的營造,讓學生能夠在基礎知識的不斷探索下、以及文章內情節(jié)的細化分析下進一步理解文字、進一步思考探索文章中的主旨。上述目標的實現(xiàn),要求教師構建互動化課堂和討論式課堂,讓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討論和相互配合式的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將《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兩篇寓言故事聯(lián)合進行群文閱讀,讓學生首先對寓言故事進行深入分析,分享自己通過寓言故事閱讀了解到的知識和形成的不同思想。隨后,教師可以延伸至《守株待兔》或《愚公移山》等不同的文章,讓上述四篇文章構成群文,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寓言故事。最后,構建互動化課堂,讓學生將自己思考的結果在班級中進行分享。思維能力的塑造、以及學生思想意識的轉變會提高其理解能力,學生能夠進一步體會文章,細化理解文章,在思考和分享中其文字的實際應用能力會得到提高。
(三)鼓勵學生對群文發(fā)表內在見解
對于文學作品內涵的感悟和理解,本就是千人千面的,群文閱讀的文本結構與內容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尤為豐富,二者碰撞融合之下,勢必會產生優(yōu)渥的隨機性教學資源,這正是教師培植學生個性品質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最佳契機。除此之外,群文閱讀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fā)效用是傳統(tǒng)單一文本閱讀模式所不能媲美的,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對群文內容進行有深度的個性化剖析和解讀,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參透文意精髓,而且可以促使學生逐步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閱讀學習方法。
因此,教師在將群文閱讀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肩負起綜合素質教育職能,基于小學生關鍵能力品格的培育需求以及群文閱讀特征,加強鼓勵學生對群文發(fā)表內在觀點和見解,這樣可以為學生開辟更廣闊的自主性閱讀空間,使學生在理解群文內容的基礎上恣意發(fā)散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學生的個性品質和學習態(tài)度進行全面解放,讓學生體驗到直抒胸臆以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喜悅,同時有助于學生個性化閱讀思維模式的構建和完善,從而使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更加精彩。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使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能夠順利展開,群文閱讀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打牢閱讀基礎,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完成初始的閱讀積累。教師就需要能夠對于群文閱讀的核心思想有更加充分的把握,在持續(xù)不斷的實踐中進行經驗以及教訓的總結,對教學方法進行持續(xù)優(yōu)化,繼而做好針對學生的閱讀引導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生華.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思考[J].東西南北(教育),2021(4).
[2]韓勝.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思考[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