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玲
摘要:高中生物是高中學生的一門重要課程,學習這門課程要緊緊抓住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將老師傳授的知識點融會貫通,以達到對高中生物知識更深層次的學習。現如今疫情自2022年3月以來遍地開花,愈演愈烈,很多學校被迫停課,但是停課不停學的措施將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深度緊密的融合在一起。老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將課堂畫面展現到學生面前,讓學生們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適應新穎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良好的上課效果。本文就從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生物;信息技術;策略研究;深度融合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自古以來,教師和學生都是通過課本來進行知識的傳授,隨著國家科技力量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且必須普及到了師生的課堂中來。信息技術也稱信息和通信技術,是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總稱。國家也曾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事業(yè)有根本性影響,必須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把策略落實到實處。高中生物對學生來說是重要的一門學科,但同時學生對生物沒有完整的思維體系,對生物的理解是十分匱乏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會讓學生覺得生物是抽象的,乏味的,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果,而選擇生物作為高考項目的學生也是難以應對考試。所以教師必須沖破傳統(tǒng)教學的牢籠,利用新穎的信息技術并結合生物專業(yè)課程知識和內容來吸引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習成果發(fā)揮到最大化的作用。尋求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實施策略可大致如下:
一、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的意義
1.1新穎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生物的興趣
初次接受生物的學生一般都沒有具體思維,并不像語文,數學那樣基本的學科簡單直觀明了且有完整的教學體系。而此時,教師應該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結合新型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將學生眼球博取過來,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生物這門學科中,教師可多采用PPT,視頻,色彩線條或動畫來吸引學生,讓學生走進生物課堂,愛上生物。
1.2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學習慣和教學方法,不能局限于一種教學模式,選擇新穎的教學模式和貼近學生年齡的教學方法,往往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術能更好地讓同學們直觀完整地接受高中生物知識,從而來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率。
1.3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當學生上課看到老師結合動感色彩的信息技術來授課時,學生容易提起濃厚的興趣,不再排斥新的知識,反而更愿意去了解生物。這是因為學生的感官調動和色彩的沖擊,讓枯燥的生物知識和學生的距離不再疏遠,學生不再對生物知識有距離感,而是產生了親切感,期待下一次的生物教學課堂,以至于用更好的方法來克服生物學科的重難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信息技術2、0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學情應用
高中知識已經不再像小學初中的那樣直觀簡單,高中涉及的學科更繁瑣,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廣泛,因此就需要老師借助更多的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識。希沃白板5是隨著教學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產物,其優(yōu)勢在于:(1)具有較多較為全面的教學資源,為教師的教學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教師可以希沃白板5里的教學資源的便捷入口及時獲得資料;(2)構建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思維導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堂課的核心內容的體現。希沃白板5里面的思維導圖結構梳理清晰,框架完整,有助于學生更深層次的鞏固知識點,且其思維導圖還可以插入圖片,視頻等進一步讓學生了解生物。(3)作為學科工具,希沃白板5里有很多可以幫助教師教學的學科工具,智能化的教學工具更容易推動教師教學速度和授課備課的需求。
微課也是信息技術2.0下的教學產物,其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教學素材,課后習題測試與解答,這幾個板塊以一定的模式組織在一起,形成系統(tǒng)化的教學模式。而且現在隨著疫情的常態(tài)化和不定時爆發(fā),很多時候學生被迫在家上課,這就十分考驗學生的自主性,線上教學往往沒有線下教學效果好,學生在經過老師講解后,很多疑問仍然沒有得到答案,此時微課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在微課上觀看視頻教學,以此來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三、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策略研究
3.1利用信息技術充實生物課堂教學
要想達到預期的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也必須從自身做起,通過平時總結的教學經驗遠遠不夠,還要學習高校名師好的教學方法與模式,不斷提高自己,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充實課堂教學,以用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
例如:在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輸出》中的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中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豐富的色彩在模擬流動鑲嵌模型。通過三維的立體動畫演繹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平面模型,這樣往往難以理解本節(jié)內容。
3.2結合信息技術營造趣味課堂
高中的學習任務普遍比較重,學生也都很疲憊,很多時候聽課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學習完全沒有效果。所以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的采用信息技術來吸引學生興趣,打造趣味課堂,讓學生在整個課堂中保持大腦高速運轉,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生物世界里。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質》第二節(jié)DNA分子的結構(雙螺旋結構)這堂授課中,由于DNA太過于抽象化,教師可以插入相似的生活中的建筑的圖片架起生物知識和現實生活中的橋梁來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再利用不同顏色的線條模擬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讓學生有色彩上的視覺沖擊,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學習習慣,從而更好的了解本節(jié)課知識。
3.3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熱情發(fā)揮到最大化
現如今,網絡發(fā)展的越來越迅速,外界誘惑因素太多,枯燥乏味的知識很難主動提起學生興趣,倘若結合信息技術讓課堂教學不同以往,同時也讓同學們熱情越來越高漲,從而達到超乎預期的學習效率。
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有絲分裂和必修二的減數分裂讓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區(qū)分,教師在學習完這兩個知識點后應該將兩者進行對比,利用視頻動畫讓同學們更好的區(qū)分二者,同時也可以用不同色彩的線條代表染色體,來模擬各個分裂的步驟。如此用信息技術來直觀的演繹生物學的知識難點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生物不再那么困難和盲目,進一步也從側面將學生對生物的熱情發(fā)揮到最大化。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網絡時代的普及,信息技術已經正式進入高中學生的學習生涯。不得不承認極致地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明顯比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方式的教學質量要好得多,從很多方面對學生提升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都是很有優(yōu)勢的。且在疫情常態(tài)化的趨勢下,學生在突發(fā)的疫情下被迫在家上課,尤其是畢業(yè)班的同學的生物課程更是不能落下,很多學生的自覺學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線上教學中往往難以做到和線下教學中一樣,因此,更要求教師融合豐富的信息技術來吸引學生,力求達到線上線下的教學效果相同。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大膽地在生物教學上多多融合新穎的信息技術,同時也要和學生經常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做出相應的改變,抓緊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把生物教學和信息技術巧妙的融合起來,開創(chuàng)更多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更多的學習熱情,從而高效率的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劍飛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滲透信息技術.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11).
[2]鐘蘭芳高中生物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11) .
[3]張莉媛.利用多元化教學讓高中生物課堂”活”起來,中學文科:教研論壇,201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