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巧英
摘要:雙減政策要取得成效,不能僅聚焦在作業(yè)和校外培訓兩個方面,更要加強學生課后服務(wù)、減輕學生考試壓力、完善評價系統(tǒng),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學生在課堂上高效學習?;诖耍疚膶\析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gòu)建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引言
雙減政策是把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力量整合起來,朝同一個方向努力,讓學生在放松的情況下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雙減政策為學生的節(jié)省了更多的時間,這些時間會讓課堂變得更高效,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掌握更多的知識,用最少的作業(yè)鞏固自己學習到的知識。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的魅力之大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它包含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也能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優(yōu)良品德,小學階段是學生塑造能力和接受能力最強的時候,好的開頭會讓學生以后有個更好的發(fā)展。興趣是讓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的辦法,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很好奇,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主動與其他同學交流,只有學生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來自己想要什么,教師才能夠給予學習上的幫助,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教師還要在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活躍的優(yōu)勢,促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語文知識,主動學習語文知識,從而豐富自身知識儲量,這樣在課上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回答老師的問題,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效率。
二、豐富課堂教學活動
這個階段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思維靈活,老師如果在課堂過程中延續(xù)之前的教學方法,中規(guī)中矩地給學生上課,就會很難提高學生的興趣。因此,老師要將現(xiàn)在小學生的特點利用到教學中去,把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活潑愛動的性格相結(jié)合,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比如:識字大賽、故事大王、成語接龍等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比如,老師在講到《烏鴉喝水》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提問小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呢,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找到答案,然后在給每個小組的學生一個瓶子幾塊石頭,讓學生真正的操作做一下試試,既能開發(fā)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還可以再圍繞著這則寓言故事,開展一個寓言故事競賽讓學生講一下自己知道的小故事,還這樣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三、設(shè)置有趣教學情境
教師在課堂上設(shè)計教學情境,不僅可以細心學生注意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將教材里的內(nèi)容和對媒體相結(jié)合,采用不同教學情境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想要學習的欲望,在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設(shè)計里有很多方法,像音樂、圖片、視頻、朗讀、對話表演等等。
比如,在學習到《曹沖稱象》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來讓學生展示曹沖稱象的過程,把學生帶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去,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老師在根據(jù)文章提出問題,讓學生們從剛才看到曹沖稱象的過程,課本上找到答案,這樣可以增加師生互動,大家想出了什么辦法給大象稱重呢?曹沖利用了什么的方法給大象稱重呢?為什么不直接給大象稱重呢?文章中說大象的退和身體像什么?這個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自己討論的時間,讓學生找出答案,這種方法可以很快的讓學生提起興趣,并且主動地參與到課程中與同學進行交流。生,使課堂教學效率有了顯著的提高。
四、結(jié)合教材調(diào)動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重,對一些色彩豐富圖片會很感興趣,在語文課本中的插畫形象生動,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和加深文章內(nèi)容的印象,課本中的插畫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還能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而且語文課本中的插畫大多采用的都是具有中國元素的水墨畫更有藝術(shù)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讓學生從下就可以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所以老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
比如,在上課之前老師可以先上學生觀察插圖,然后讓學生進行猜測這幅插畫中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讓學生自由討論,然后在讓學生講一講自己理解的故事是什么樣子的,還是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這個插圖的特點等等。
五、結(jié)語
雙減政策實施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有效的時間里掌握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養(yǎng)成兩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語文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chǔ),只有學好語文打好基礎(chǔ),才可以更好的學習其他的學科。
參考文獻:
[1]朱紅艷. “雙減”背景下小學生作文能力提升的實踐與探究[C]//.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論文集(六).[出版者不詳],2022:17-22.DOI:10.26914/c.cnkihy.2022.000468.
[2]李巍,楊福敏.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研討[C]//.2021年基礎(chǔ)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1:446-448.DOI:10.26914/c.cnkihy.2021.01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