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瀏覽就是了解文章大意,對文中的次要內(nèi)容或部分細節(jié)有選擇性地讀,以此加快閱讀速度。
怎樣瀏覽文章呢?
首先,應明確瀏覽文章的目的。
1.了解文章大意和主題思想。篇幅較長的文章需要同學們通過瀏覽盡快把握文章大意和主題思想。比如長篇小說,往往有著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和扣人心弦的細節(jié),細細品讀無法滿足讀者想要快速了解故事發(fā)展或人物結(jié)局的需要,這時,運用瀏覽法就可以達到目的。
2.快速在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瀏覽時應有所取舍,快速捕捉自己需要的關鍵信息,如文中對景物的描寫、地名的簡介、生僻難懂的字詞或者暫時不能理解的內(nèi)容等都可以先跳過去,必要的時候再回讀。
3.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瀏覽文章的難度相較于精讀要低很多,因此,同學們可以涉獵更多題材的文章,進而提高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應掌握瀏覽文章的方法。
1.默讀。對初中生來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7-9年級要“養(yǎng)成默讀習慣,有一定速度,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因此,瀏覽文章,默讀是最佳選擇。
2.眼睛視域要寬。瀏覽時,同學們可以從一眼掃幾個字到掃一行字,再從掃一行字到掃多行或多段,以此進行訓練,做到“一目十行”地瀏覽,閱讀速度自然就提上來了。
3.集中精力。閱讀的過程,不是文章輸入大腦的過程,而是迅速吸收主要信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nèi)绻芯?,且心情愉悅,閱讀的速度和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反之則不然。
再次,應掌握瀏覽文章的技巧。
1.關注文章標題。有的文章標題就已經(jīng)概括了全文的中心內(nèi)容或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如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單看標題就知道文章所敘述的事情發(fā)生在秋天,而“懷念”則是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閱讀時,要先關注文章標題,由此設想文章的內(nèi)容或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再去仔細閱讀。
2.重視小標題。有小標題的文章,小標題往往就是那個相應章節(jié)的中心內(nèi)容。如楊振寧的《鄧稼先》,六個小標題,簡潔有力地概括了六個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
3.重視文章的首段或段落首句。有的文章,作者會在首段點題,或在首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有的文章,各段落的首句有總領該段的作用,同樣不能忽視。如張中行的《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通過記敘葉圣陶先生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突出他的精神品質(zhì),文中好幾個段落的首句就是對葉圣陶精神品質(zhì)的概括。
4.關注文章中的特殊句子。有的文章設有過渡句、段或承上啟下的句子,以及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這對同學們?yōu)g覽文章大有幫助。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這是一個過渡段,作者將筆觸從百草園轉(zhuǎn)向三味書屋。
瀏覽時,要特別注意這些特殊句子。
最后,應注意瀏覽文章的事項。
1.瀏覽也需要動腦、動筆。瀏覽雖不像精讀那樣需細細品讀,但也要勤于動腦、動筆,將瀏覽過程中的重要信息記錄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2.瀏覽不等于草草了事。瀏覽只是閱讀方式的一種,遇到重要的文章或書目,除了瀏覽外,還應與精讀配合。
3.瀏覽速度要適中。不可一味地追求閱讀速度而不要閱讀效果,但速度也不可過慢,導致瀏覽失去意義。
4.瀏覽不是萬能的閱讀方法。要根據(jù)不同的文章和書目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在瀏覽的過程中,看到某些細節(jié)時還需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