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麗
(和龍市文化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吉林 和龍 133500)
在醫(yī)院比較常見的慢性病當中,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極高,且本病還具有并發(fā)癥多、難治愈和病程長等特點,并以血葡萄糖水平異常升高為主要病理特征,可引起多飲、多食和多尿等癥狀,若不積極干預血糖水平,將會引起多器官和多系統(tǒng)功能的損害,情況嚴重時,也可致人殘疾和死亡,危害性極大[1]。特別是在近幾年中,人們飲食結(jié)構(gòu)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更是增加了我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shù),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受到了糖尿病的折磨[2]。因糖尿病無法治愈,一旦確診,就需要終身接受藥物治療,如:口服降糖藥物或者肌注胰島素等,但對于多數(shù)病人而言,由于缺乏對糖尿病的正確認知,加之受疾病折磨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其更易出現(xiàn)不良情緒,既影響了用藥依從性,還會降低其血糖控制的效果。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老年糖尿病用社區(qū)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的價值,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接診老年糖尿病病人82名,隨機均分2組。試驗組女性20人,男性21人,年紀在60-84歲之間,平均(69.25±3.17)歲;病程在1-21年之間,平均(9.89±1.34)年;體重在40-83kg之間,平均(56.47±4.29)kg。對照組女性19人,男性22人,年紀在60-85歲之間,平均(69.01±3.45)歲;病程在1-22年之間,平均(9.72±1.51)年;體重在40-84kg之間,平均(56.23±4.68)kg。2組體重等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3](1)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精神病者。(3)全身感染者。(4)意識障礙者。(5)急性傳染性疾病者。(6)嚴重心理疾病者。(7)過敏體質(zhì)者。(8)惡性腫瘤者。
1.3 方法
2組常規(guī)護理:血糖監(jiān)測、用藥干預和注意事項告知等。試驗組配合社區(qū)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內(nèi)容如下:(1)控制病人每日對鈉鹽的攝入量低于6g,囑病人飲食盡量清淡,禁食刺激、油膩和辛辣的食物。要求病人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低膽固醇與高纖維的食物,建議病人少量多餐,多食用新鮮果蔬,多喝溫水,確保排便順暢。(2)囑病人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每日更換內(nèi)衣褲,做好會陰部的清潔工作,避免出現(xiàn)尿路與會陰部感染等情況。幫助病人養(yǎng)成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的習慣,并教給病人足部按摩的方法,囑病人穿著干燥、合適且寬松的襪子與鞋子。(3)尊重病人,理解病人,保護好病人隱私。積極與病人溝通,幫助病人解決心理問題。用親切的語言寬慰病人,酌情使用非語言溝通技巧,如:拍肩膀、眼神交流與握手等。建議病人培養(yǎng)興趣愛好,如:閱讀、書法練習、下棋和插花等,目的在于陶冶情操。教會病人如何穩(wěn)定情緒,包括傾訴與冥想等。(4)定期組織病人開展糖尿病專題講座,為病人發(fā)放健康宣傳冊,播放宣教視頻,以加深病人對糖尿病的認知程度。合理運用社區(qū)宣傳欄,為民眾普及糖尿病的知識,讓大家都能正確看待糖尿病。告訴病人和家屬糖尿病防治的措施,向病人介紹預后較好的糖尿病案例,增強其自信心。積極為病人解答疑惑,讓病人能夠安心。(5)囑病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日按時作息,注意勞逸結(jié)合,不要熬夜。積極勸導病人戒煙和禁酒,鼓勵家屬多陪伴病人外出散步或者做一些戶外活動,如:爬山等,以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6)根據(jù)病人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有氧運動方案,如:散步、體操、太極拳、乒乓球和慢跑等,每次30min左右,每周3-4次。囑病人堅持鍛煉,提高免疫力,促進血糖水平降低。(7)提前告知病人與家屬降糖藥物與胰島素的藥用機制、用法和禁忌等,同時叮囑病人一定要堅持用藥,不能隨意調(diào)整用藥量,也不能擅自停藥。對于肌注胰島素者,還應教給其胰島素正確使用的方法。
1.4 評價指標
1.4.1 檢測2組干預前/后血糖值。
1.4.2 調(diào)查2組對健康知識的認知度:總分100。
1.4.3 參考下述標準評估2組用藥依從性:(1)不依從,于護士和家屬的干預下,病人依舊不能規(guī)律用藥。(2)部分依從,于護士和家屬的干預下,病人基本能夠規(guī)律用藥。(3)完全依從,無需他人干預,病人就能規(guī)律用藥。對依從性的計算以(部分依從+完全依從)/n*100%的結(jié)果為準。
1.4.4 調(diào)查滿意度,等級評分標準如下:不滿意0-70分,一般71-90分,滿意91-100分。對滿意度的計算以(一般+滿意)/n*100%的結(jié)果為準。
1.4.5 用sf-36量表評估2組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涉及情感職能、活力與生理功能,總分100。量表得分和生活質(zhì)量之間的關(guān)系是:正相關(guān)。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血糖分析
從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上看,干預前:組間對比并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血糖水平更低(P<0.05)。如表1。
表1 統(tǒng)計血糖測量結(jié)果表
2.2 健康知識認知度分析
從健康知識認知度上看,試驗組(90.47±2.16)分,對照組(76.52±3.96)分。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試驗組得分更高(t=19.4236,P<0.05)。
2.3 用藥依從性分析
從用藥依從性上看,試驗組97.56%,和對照組80.49%相比更高(P<0.05)。如表2。
表2 統(tǒng)計用藥依從性評估結(jié)果表 [n,(%)]
2.4 滿意度分析
從滿意度上看,試驗組97.56%,和對照組78.05%相比更高(P<0.05)。如表3。
表3 統(tǒng)計滿意度調(diào)查結(jié)果表 [n,(%)]
2.5 生活質(zhì)量分析
從sf-36評分上看,干預前: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但在干預后:試驗組得分更高(P<0.05)。如表4。
表4 統(tǒng)計sf-36評估結(jié)果表 (分,
糖尿病既是一種慢性病,也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以血葡萄糖慢性升高為主要病理特征,可由胰島素利用障礙、胰島素相對或者絕對分泌不足等因素所致[4]。另外,高糖高脂飲食、遺傳、超重和嗜酒等也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的癥狀以三多一少為主,也就是多食、多飲和多尿及體重降低,若不積極控制血糖,將會損傷心臟、眼、血管、神經(jīng)和腎等組織器官,引起嚴重并發(fā)癥,如:糖尿病腎病與視網(wǎng)膜病變等[5]。目前,藥物治療乃糖尿病的一種重要干預方式,但由于需要長期用藥,加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多數(shù)病人不能堅持用藥,進而對疾病的控制造成了影響[6]。
社區(qū)護理干預乃新型的護理方式,涵蓋了“以人為本”新理念,能夠?qū)⒉∪朔旁谥鲗У匚?,并能從運動、飲食、心理和血糖監(jiān)測等方面出發(fā),對病人施以更加專業(yè)化與人性化的護理,以減輕其心理負擔,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改善預后[7]。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糾正病人對自身疾病的錯誤認知,提高病人對健康知識的認知程度,讓病人能夠以一種更好的狀態(tài)面對疾病,從而有助于改善其心態(tài),提高用藥依從性[8]。對于此項研究,分析血糖值,在干預后:試驗組比對照組更低(P<0.05);分析健康知識認知度,試驗組比對照組更高(P<0.05);從用藥依從性和滿意度上看,試驗組比對照組更高(P<0.05);從sf-36這項評分上看,干預后:試驗組比對照組更高(P<0.05)。
綜上,老年糖尿病用社區(qū)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血糖指標改善更加明顯,健康知識認知度和用藥依從性提升更為迅速,預后更好,滿意度更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