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花
(濟南市萊蕪區(qū)苗山中心衛(wèi)生院 山東 濟南 271100)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屬于中老年年齡段好發(fā)疾病,且同時存在呼吸系統(tǒng)常見的季節(jié)性發(fā)病特點,多以冬春季節(jié)為集中發(fā)病階段。該癥患者的早期疾病表現(xiàn)與慢性支氣管炎相似,包括持續(xù)性咳嗽、喘息等,隨著急性發(fā)作的不斷進展,患者的癥狀迅速加重,出現(xiàn)氣道阻塞、呼吸困難,導致患者休克[1-2]。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主要采取藥物干預治療,其作用是幫助患者消除炎癥反應,修復正常的呼吸道功能與免疫能力,使其能夠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為此臨床多采取抗生素用藥方式干預,但隨著抗生素使用的不斷增加,患者的用藥干預效果也隨之不斷下降,同時抗感染藥物對患者的炎癥消除作用較高,但對患者的呼吸道功能改善相對緩慢,需要進行用藥治療方案的調整,以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改善[3-4]。本文對所選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開展鹽酸氨溴索干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20年1-12月164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隨機分研究組、對照組,82例/組。研究組男41例,女41例,年齡50~86歲,平均年齡(68.15±17.85)歲,病程3~11小時,平均病程(7.29±3.71)小時。對照組男42例,女40例,年齡49~85歲,平均年齡(67.42±17.58)歲,病程3~12小時,平均病程(7.66±4.34)小時?;颊呔膛浜蠈嶒?,意識清醒簽署同意書,無中途死亡、轉院情況,患者均未見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無呼吸道感染、重大器官惡性腫瘤、功能衰竭,患者無精神類疾病無法配合實驗情況,實驗用藥均未見無法耐受情況,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加用鹽酸氨溴索治療,對照組傳統(tǒng)治療,兩組均治療2周。
研究組:傳統(tǒng)治療基礎上,采取鹽酸氨溴索(H20133026)用藥,選擇山東羅欣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藥物,劑量60-90mg/次,采取靜脈注射方式用藥,溶媒選擇氯化鈉注射液,劑量100ml,1次/日,在用藥期間注意不可使用其他鎮(zhèn)咳、祛痰藥物,避免混淆藥效。
對照組:對患者進行鎮(zhèn)咳、平喘、抗感染治療,減輕患者的呼吸困難,糾正血氣指標,必要時對患者進行吸氧治療。在此基礎上采取莫西沙星(J20040068)用藥,選擇德國拜耳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藥物,劑量400mg/次,1次/日。
1.3 療效判定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胸悶+皮疹+惡心嘔吐+血清轉氨酶上升/總數(shù)*100%。對比兩組兩組肺功能指標(FVC、FEV1)、血清炎癥因子水平(WBC、CRP)差異。對比兩組血氣指標(PaCO2、PaO2)、癥狀消除時間、住院時間差異。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數(shù)*100%。痊愈:患者癥狀消除,呼吸功能正常,無肺部陰影、啰音,恢復正常生活;顯效:患者癥狀好轉,肺部陰影消除65%及以上,啰音消失,能夠正?;顒?;無效:患者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加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1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4.87%,治療總有效率96.34%,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10.97%,治療總有效率85.36%,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比較(%)[n(%)]
2.2研究組肺功能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血清炎癥因子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2.3研究組血氣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癥狀消除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對比兩組血氣指標、癥狀消除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屬于季節(jié)性高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發(fā)病后出現(xiàn)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病變,以非特異性炎癥為主,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癥狀,其發(fā)病原因與勞累、氣候變化、抵抗力下降有關。急性發(fā)作期患者的咳痰癥狀更加嚴重,出現(xiàn)腺體分泌增加,同時伴有膿性痰液,如果不能及時控制病情,則會增加患者的生命威脅,導致更加嚴重的感染癥狀發(fā)生[5]。
臨床多采取藥物治療方式進行干預,患者能夠通過抗生素、鎮(zhèn)咳、解痙用藥方式緩解癥狀,逐步恢復患者的免疫功能,修復正常的呼吸道功能。但當前我國臨床針對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用藥效果逐步下降,多采取藥物聯(lián)合用藥對方式進行干預。莫西沙星在我國臨床上的用藥較多,屬于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對干擾拓補異構酶有較大的幫助效果,能夠針對大部分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治療,產生較高的治療效果。但針對患者進行治療時,由于其藥物毒性較強,用藥期間對患者心臟鉀離子流動的影響較大,使得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對幾率較高,嚴重時導致患者用藥不耐受,因此臨床用藥劑量控制較為嚴格,見效相對較慢。此外單純采取莫西沙星治療,對患者氣道炎癥反應的改善效果不明顯。鹽酸氨溴索則屬于酸性黏多糖抑制劑,能夠對氣道炎癥反應產生較好的干預效果,對支氣管黏膜纖毛的運動產生較高的改善作用,使患者的氣道黏膜充血、痙攣癥狀好轉,同時促進其排痰、咳痰能力的提高,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的呼吸道功能,同時幫助患者改善癥狀,在抗菌藥物用藥基礎上,進行鹽酸氨溴索治療的效果較高,在盡快恢復患者氣道健康的同時,避免用藥不良反應,充分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縮短其康復時間。
本次實驗對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開展鹽酸氨溴索加用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均得到明確改善,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4.87%,治療總有效率96.34%,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10.97%,治療總有效率85.36%,同時患者的癥狀消除時間顯著縮短,肺部功能與血氣指標均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臨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