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鳳碧
摘要:教師的評價和肯定是低年級學生獲得閱讀反饋和趣味的重要途徑,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廣泛閱讀習慣。本文簡述了目前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文本的閱讀情況,并概述了評價對促進學生進行廣泛閱讀的意義,對教師如何通過評價形式、評價標準等幫助學生進行廣泛閱讀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評價;課外閱讀;策略
引言: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內(nèi)容之一,目前我國的課外閱讀情況已有所好轉(zhuǎn),但仍需要繼續(xù)改進。教師要對學生閱讀中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更加重視,通過調(diào)整評價者、評價形式、評價標準等提高學生的閱讀意愿,幫助學生進行廣泛閱讀。
一、小學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政策的實施,現(xiàn)階段我國低年級小學生的課外文本閱讀情況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方面,有些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對于課外讀物提不起閱讀興趣,不愿用心閱讀;或是學生缺乏引導,不知道如何進行有效閱讀。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的重視度不夠,沒有及時對學生閱讀成果進行評價和鼓勵。
二、評價對促進學生閱讀的意義
教師的評價能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并提高閱讀能力[1]。低年級學生在語文方面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知識框架,這一階段的學生養(yǎng)成閱讀能力需要教師通過綜合性的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繼續(xù)閱讀活動。因此,完整的閱讀過程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生進行閱讀吸收,第二階段是老師針對學生的吸收結(jié)果進行評價和引導。只有兩個階段都做到位,學生的閱讀才能真正成為有效閱讀;此外,第二階段的有效進行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之后的閱讀效果。
綜合的評價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或是課外名著閱讀時,會對自己的閱讀狀態(tài)及效果有點預設,即“閱讀期待”。學生在進行閱讀時,他們會不時地進行閱讀的反思和批判,不斷地把握自我理解程度,判斷與閱讀目標的差距,并采取各種幫助思考和增進理解的策略。在發(fā)現(xiàn)自己完成了預設的目標后,學生在閱讀中相當于獲得了正向的反饋;教師評價、同學互評提供給了學生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從評價中獲得了又一次肯定的正向反饋。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得到顯著提高,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成果。
三、改進評價體系,引領廣泛閱讀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指的教師不僅可以自己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評價,同樣也可以組織學生間互相評價、家長參與評價等。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世界的認識主要來自家長和老師,其次就是同齡同學。學生在評價中能得到長輩的肯定和同學的認同,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廣泛閱讀。
例如,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完課本中的兩則寓言故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發(fā)表的學習感想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思考成果,調(diào)動起學生進行課外擴展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在進行課外的寓言故事閱讀時,教師可以請家長配合,對學生從閱讀過程是否認真、遇到生詞生字是否查閱字典、閱讀后學到了什么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和肯定。最后,組織同學間互相交流學習,互相評價學習成果。
(二)評價形式多元化
課外閱讀具有開放性、廣泛性[2],因此評價起來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學生也很難了解自己課外閱讀情況的好壞。教師可以網(wǎng)絡游戲中的積累經(jīng)驗和升級制度,為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評級。
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在進行古詩詞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將學生背誦積累分為一到十級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古詩的學習和背誦積累。學生可以從《唐詩三百首》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歌自行學習理解,并在學會后向老師進行講解、背誦,完成十首的學習后可以成為一級,完成二十首后可以升為二級,以此類推,完成一百首后可以成為十級的滿級選手。這樣的方式類似于游戲中的獎勵機制,能有效增加學生對廣泛閱讀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意愿。
(三)評價標準多元化
對于學生在課外進行的廣泛閱讀,教師要注意從多個角度去進行評價。在課堂上進行課本內(nèi)容的學習時,教師已經(jīng)提前針對課本進行了充足的備課,能給學生合理的引導;課外閱讀更多是學生自己邊探索邊閱讀,有更大的靈活性和不確定性,因此教師的評價標準也要更加靈活,如學生是否積累了好詞好句,學生閱讀期間有沒有加入自己的思考,學生在交流活動中有沒有更好地將讀到的內(nèi)容分享給其他同學等。
例如,對于閱讀能力不同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于課堂學習中就表現(xiàn)出色、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用稍微高一點的評價標準進行要求,幫助學生選擇較為復雜的長篇小說進行閱讀,要求這類學生既能流利閱讀,又能有自己對人物的思考,能用自己的語言和大家分享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而對于閱讀能力一般的同學,教師可以略微降低評價標準,只要學生能順利讀懂長篇文章中的大致內(nèi)容,進行了一定的詞句積累就是學生認真閱讀的證明。而有些閱讀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文字較少的繪本等鼓勵學生進行閱讀,以調(diào)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為評價準則。這樣的評價更加注重學生間能力的差異性,更加科學,也更能調(diào)動起不同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結(jié)論:
綜上所述,教師、家長、同學能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的閱讀起到正向激勵作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和趣味的評價形式也能幫助學生調(diào)動起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進行廣泛閱讀。小學教師要注意多種策略適當結(jié)合,充分利用評價這一“窗口”幫助低年級學生進行廣泛閱讀。
參考文獻:
[1]凌瓏.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J].文理導航,2020:61-61.
[2]周暢.以書教引領學生道德成長——“書教三通”評價的校本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2020:22-24.F14F24DF-D4F3-41E6-845F-646E9BC67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