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敏
(貴航貴陽醫(yī)院院辦 貴州 貴陽 550006)
肺炎支原體是嬰幼兒和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目前,鑒別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常用生物標志物有C‐反應(yīng)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PR)、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百分率。PCT對細菌感染有較好的判斷能力,但對肺炎支原體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鑒別無能為力,因此,臨床上需要尋找其他指標來輔助鑒別診斷。細胞因子是先天和后天免疫應(yīng)答的重要中介因子,其在肺部感染過程中細胞因子顯著增加。Liu M等發(fā)現(xiàn)在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肺炎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BB(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的表達量顯著增高。但是,這三者聯(lián)合對成人支原體肺炎的診斷仍舊一片空白。本文旨在探討血清中PDGF-BB、IL-17A、G-CSF聯(lián)合對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貴航貴陽醫(yī)院收治的120例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作為支原體組;選取同期120例非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作為非支原體組;同期120名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實驗室檢測,支原體組為肺炎支原體抗體陽性,非支原體組為肺炎支原體抗體陰性;②意識、認知功能良好;③依從性高。排除標準:①抽血前接受任何治療的患者;②患有腫瘤的患者;③患有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④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者;⑤長期使用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劑者。支原體組男67例,女53例;平均年齡(52.58±22.70)歲。非支原體組男65例,女55例;平均年齡(54.24±23.45)歲。對照組男61例,女59例;平均年齡(54.21±15.82)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本文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采取支原體組、非支原體組和對照組三組受試人員的外周血10 mL。室溫凝血2 h后,離心收獲血清。使用北京鴻躍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的PDGF-BB ELISA試劑盒(貨號:BE59291)檢測血清中PDGF-BB的表達量;使用北京博奧派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G-CSF ELISA試劑盒(貨號:JP27131)檢測血清中G-CSF的表達量;使用北京達科為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的IL-17A ELISA試劑盒(貨號:EA-0514)檢測血清中IL-17A的表達量。
比較三組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表達量。
支原體組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表達量明顯高于非支原體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三組受試人員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表達水平比較(± s)
以病理診斷結(jié)果為金標準。PDGF-BB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的AUC為(0.91±0.02)(95%0.876 2~0.953 4),以PDGF-BB的陽性臨界值為10.34 ng/mL,其診斷靈敏度為90%,特異度為88%;IL-17A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的AUC為(0.92±0.02)(95%0.874 6~0.955 5),以IL-17A的陽性臨界值為51.57 pg/mL,其診斷靈敏度為92%,特異度為92%;G-CSF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的AUC為(0.93±0.02)(95%0.893 2~0.964 7),以G-CSF的陽性臨界值為362.6 pg/mL,其診斷靈敏度為93%,特異度為92%,見圖1、表2。
圖1 支原體組和非支原體組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ROC曲線
表2 支原體組和非支原體組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AUC、靈敏度、特異度和截斷值
表2(續(xù))
以病理診斷結(jié)果為金標準。PDGF-BB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的AUC為(0.94±0.02)(95%0.902 7~0.974 9),以PDGF-BB的陽性臨界值為1.328 ng/mL,其診斷靈敏度為95%,特異度為95%;IL-17A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的AUC為(0.95±0.02)(95%0.921 8~0.983 0),以IL-17A的陽性臨界值為18.58 pg/mL,其診斷靈敏度為96%,特異度為95%;G-CSF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的AUC為(0.95±0.02)(95%0.924 1~0.985 3),以G-CSF的陽性臨界值為95.92 pg/mL,其診斷靈敏度為95%,特異度為96%。見圖2和表3。
圖2 支原體組和對照組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ROC曲線
表3 支原體組和對照組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AUC、靈敏度、特異度和截斷值
患有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為真陽性,未患有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為真陰性,以PDGF-BB的陽性臨界值為10.34 ng/mL、IL-17A的陽性臨界值為51.57 pg/mL、G-CSF的陽性臨界值為362.6 pg/mL為診斷界限,三者均滿足則為聯(lián)合診斷陽性,反之則為聯(lián)合診斷陰性。血清中PDGF-BB、IL-17A、G-CSF聯(lián)合對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的靈敏度為94.17%(113/120),特異度為93.33%(224/240),準 確 度 為93.61%(337/360),見表4。
表4 血清中PDGF-BB、IL-17A、G-CSF對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聯(lián)合診斷
本文通過ELISA檢測支原體組、非支原體組和對照組三組受試人員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表達量。經(jīng)ROC分析發(fā)現(xiàn),血清中PDGF-BB、IL-17A、G-CSF聯(lián)合檢測對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的靈敏度為94.17%,特異度為93.33%,準確度為93.61%。
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是5種二聚體亞型的家族,它們來自PDGF-AA,AB,BB,CC和DD這4個基因產(chǎn)物。PDGF-BB參與胚胎發(fā)育、血管生成,傷口愈合。本文結(jié)果顯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的PDGF-BB水平顯著增加。說明肺損傷的恢復早在肺炎的急性期就已經(jīng)開始,PDGF-BB的增加表達其可能參與了這一過程。IL-17A被認為是促炎性細胞因子,主要由Th17細胞表達。它涉及宿主的先天免疫反應(yīng),例如嗜中性白細胞的募集和活動。本文結(jié)果顯示,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患者的IL-17A水平高于非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動物研究發(fā)現(xiàn)高水平的IL-17A傾向于參與急性肺損傷的過程。因此,采用IL-17抗體治療的肺炎可能可以預(yù)防急性肺損傷。G-CSF的生物學功能是通過與效應(yīng)表面特異性受體結(jié)合,調(diào)控中性粒細胞祖細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釋放,抑制細胞凋亡,增強其功能,從而加重炎癥損傷。因此,使用G-CSF抗體可緩解炎癥損傷。
長期以來,配對樣本的顆粒凝集(particle agglutination,PA)抗體血清學實驗室診斷一直是金標準,但其耗時較長。用于基因檢測的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也被推薦用于明確診斷,但這種方法需要特殊的設(shè)備,不適用于一般實踐。理想情況下,需要一種可用于門診和床邊的快速診斷試驗。近年來,抗原快速免疫層析檢測和免疫球蛋白M抗體快速檢測已被開發(fā)出來,但其靈敏度和特異度不足以證明它們可以替代PA抗體血清學和LAMP基因檢測。相比于PA,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聯(lián)合診斷具有快速的優(yōu)勢。相比于LAMP,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聯(lián)合診斷具有更廣泛的應(yīng)用基礎(chǔ)。此外,采用這種快速、準確的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試驗也將有助于合理選擇抗生素。
綜上所述,血清中PDGF-BB、IL-17A、G-CSF的表達量檢測對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具有一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