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華 張浩 冉玉力 楊茜
[摘要] 目的 研究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可溶性細胞粘附分子-1(sICAN-1)、可溶性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超敏C反應(yīng)蛋白(hs-CRP))的變化,探討其臨床意義。方法 應(yīng)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測定患者sICAN-1、sVCAM-1及hs-CRP水平,同時作頸動脈超聲檢測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CAA)情況。結(jié)果 (1)MHD組sICAN-1、sVCAM-1、hs-CRP濃度和正常對照組比較明顯升高,差異均顯著(P<0.01, P<0.05,P<0.01);按照是否有CAA對MHD患者進行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伴有CAA的MHD患者sICAN-1、sVCAM-1 、hs-CRP濃度較無CAA患者明顯升高(P<0.05, P<0.05,P<0.01)。(2)MHD組sICAN-1含量與及hs-CRP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4821 ,P<0.05)。結(jié)論:尿毒癥MHD患者存在內(nèi)皮細胞損傷及微炎癥,微炎癥可能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sICAN-1、sVCAM-1及hs-CRP的水平有助于評估尿毒癥MHD患者動脈粥樣硬化。
[關(guān)鍵詞]sICAN-1;sVCAM-1;hs-CRP;尿毒癥;動脈粥樣硬化
[中圖分類號] R692.5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武警四川省總隊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的MHD患者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齡50.7±8.42歲(38-82歲),透析齡12-120個月。慢性腎炎26例,糖尿病腎病22例,高血壓腎病16例,多囊腎3例,梗阻性腎病1例。納入標準:①病情穩(wěn)定,血壓、血糖控制良好;②規(guī)律透析大于6個月;③年齡大于18歲。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急性感染、結(jié)締組織病、心衰、肝硬化;②行心臟瓣膜置換、心臟支架植入、器官移植;③長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同期設(shè)健康對照組30例,年齡和性別與實驗組相匹配。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行常規(guī)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時,血流量250-300ml/min。透析器為聚砜膜,面積1.4-1.8m2 。于采血前1周前停用各種抗凝、抗血小板藥物。于透析后第3日抽取空腹靜脈血,采用ELISA法檢測sICAN-1、sVCAM-1、hs-CRP濃度。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糖、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頸動脈,觀察頸動脈內(nèi)膜有無斑塊,測定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IMT)。頸動脈粥樣硬化診斷標準: IMT增厚(≥ 1.0 mm)和頸動脈斑塊形成[4].
1.3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3.0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見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相關(guān)性用直線相關(guān)分析。P < 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基線特征的比較:MHD組患者TG較對照組明顯升高。
兩組患者的臨床和實驗室指標的比較( ±s)。見表1。
2.2 ?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MHD組有28例患者出現(xiàn)頸動脈粥樣硬化,占總數(shù)的41.2%,其余40例頸動脈彩超檢測未見異常。
2.3 兩組sICAN-1、sVCAM-1、hs-CRP比較:MHD組sICAN-1、sVCAM-1、hs-CRP濃度和正常對照組比較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 P<0.05,P<0.01);按照是否有CAA對MHD患者進行亞組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伴有CAA的MHD患者sICAN-1、sVCAM-1 、hs-CRP濃度較無CAA患者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P<0.05,P<0.01)。見表2。
2.3 ?sICAN-1濃度與hs-CRP濃度的相關(guān)性分析:MHD組患者sICAN-1濃度與hs-CRP濃度呈正相關(guān)。(r=0.4821 ,P<0.05)。
3. 討論
盡管血液凈化技術(shù)的進步使尿毒癥MHD患者的生存時間不斷延長,但心血管并發(fā)癥依舊是MHD的首要死亡原因,其死亡率可占患者死亡的5 0 % ,是普通人群的8 ~ 1 0倍[5]。頸動脈粥樣硬化可反映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是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yù)測因子[6]。本研究中MHD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達41.2%,較普通人群明顯增高。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緩慢發(fā)生的炎癥過程,白細胞和內(nèi)皮細胞的粘附是這一過程的初始反應(yīng)。ICAN-1和VCAM-1是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成員,在介導(dǎo)血液中炎癥細胞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粘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7]。研究證實,內(nèi)皮功能受損時,ICAN-1和VCAM-1表達明顯增加。血清ICAN-1和VCAM-1水平可以作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程度的標志物之一[8]。本研究顯示,相比健康對照者,MHD患者血清sICAN-1、sVCAM-1濃度明顯升高。MHD亞組分析顯示,和沒有CAA的患者相比,伴有CAA的患者血清sICAN-1、sVCAM-1濃度增高更顯著。說明 MHD患者大多存在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損傷,且sICAN-1、sVCAM-1濃度增高與CAA密切相關(guān)。
血液透析患者常因透析不充分、毒素蓄積、透析通路的隱形感染、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營養(yǎng)不良及心功能不全等因素導(dǎo)致微炎癥的發(fā)生。大量研究證實,當機體組織出現(xiàn)損傷、應(yīng)激和炎癥時,hs-CRP顯著升高。故臨床上常應(yīng)用hs-C R P作為反映微炎癥狀態(tài)的敏感指標[9]。hs-CRP變化可反映MHD患者的炎癥程度,間接反映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情況[10-11]。本研究顯示,和健康對照組比較,MHD患者hs-CRP濃度顯著升高,伴有CAA的hs-CRP濃度又明顯高于無CAA患者,證實MHD患者特別是伴有CAA的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癥狀態(tài)。2E02E538-F772-4947-BDDE-EE3300E4F93E
炎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和進展的重要因素。MHD患者由于機體存在微炎癥,會對患者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增加細胞黏附分子的表達,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12]。本研究也顯示,MHD組患者sICAN-1濃度與hs-CRP濃度呈正相關(guān),提示炎癥和血管內(nèi)皮功能受損有相關(guān)性。
綜上,尿毒癥MHD普遍存在內(nèi)皮細胞損傷和微炎癥,二者可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因此,尿毒癥患者應(yīng)積極糾正微炎癥,從多方面著手來預(yù)防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損傷??扇苄哉掣椒肿蛹癶s-CRP的檢測有助于對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fēng)險進行評估和預(yù)測。
[參考文獻]
[1]Lowe GD,Local inflammatian,endothelialdysfun and fibrinolysi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Clin Sci,2006,110:327-328.
[2]Chen YH, Lin SJ, Ku HH.et al. Salvianolic acid B attenuates VCAM-1 and ICAM-1 experssion of TNF-aipha-treated 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J Cell Biochem, 2001,82(3):512-521.
[3] Stenvinkel P,Heimburger O,Paultre F,et al. Stong association between 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and atherosclerosi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Kidney Int,1999, 55(5):1899-1911.
[4]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專家委員會血管超聲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超聲醫(yī)學(xué)工程學(xué)會淺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聲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超聲醫(yī)學(xué)工程學(xué)會顱腦及頸部血管超聲專業(yè)委員會.頭頸部血管超聲若干問題的專家共識(頸動脈部分)[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20,17(6): 346-353.
[5] 李六生,趙鴻飛,陳飛,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臨床分析 [ J ]。 中華全科醫(yī)學(xué),2 0 1 2 , 1 0 ( 3 ) : 3 4 7 -3 4 8 .
[6]Wanner C,Amann K,Shoji T. The heart and vascular system in dialysis[J]. Lancet,2016,388(10041): 276-284.
[7]馬玲娣、唐躍華,董艷芬,朱志超,蔣艷佳,何曉清,劉娟??鄥毙园籽』颊遱ICAN-1和sVCAM-1 水平的影響。檢驗醫(yī)學(xué)與臨床,2016,13(2):150-152.
[8]王洪巨,黃元偉,吳靈嬌,等。血清sVCAM-1和 sICAN-1與冠狀動脈病變相關(guān)性研究[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3,4(9):99-101。
[9陶瑾.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臨床研究[J ]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xué)雜志,2 0 1 4 , 2 4 ( 4 ) : 8 4 - 8 7 。2E02E538-F772-4947-BDDE-EE3300E4F9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