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蘇揚州美術學科已于2019年正式加入中考,新形勢下的美術課堂在復習階段由于每節(jié)課時長的關系,教師在進行知識點的總復習時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需要教師在授課時不僅要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要有針對性的根據(jù)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去復習。
【關鍵詞】初中美術;互動教學;寓教于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2)05-068-03
【本文著錄格式】吉晨.基于加入中考形勢下的美術課堂探究——以蘇少版美術八年級下冊復習課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2,03(05):68-70.
以下筆者就以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下冊美術書為例,進行一系列關于復習課堂的研究。傳統(tǒng)美術復習課堂是以章節(jié)板塊的形式進行復習的,每一章都有一個主講的板塊內容。筆者在這里進行主觀優(yōu)化總結,將一些知識點進行優(yōu)化歸納。比如書中有很多涉及到揚州本土地方文化的內容,這些內容是在各個章節(jié)中滲透的。在復習課時,筆者將這些知識點進行整合,在課堂講授時有意識的將揚州美術地方文化提煉出來,讓學生在枯燥的復習課中可以找到歸屬感,有一種熟悉感,寓教于樂,建立課堂氛圍的默契感。因為課時的限制原因,一個班一周只有一節(jié)美術課,有的時候學生不能很清楚的牢記每一個瑣碎的知識點,就需要老師采取啟發(fā)式互動教學模式進行復習課的講授。以下便是筆者基于新形勢下美術加入中考的復習課堂教學的實時情況反饋以及一些探究。筆者將從以下三點進行展開。
一、揚州地方文化知識點的探究
揚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在揚州美術加入中考的前提下,突出揚州本土地方歷史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揚州自古以來就以玉器、漆器最為著名,所以筆者在向學生講授玉器、漆器相關知識點時,結合地方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將揚州地方文化涉及到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并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關于在揚州出土的《錯銀青銅牛形燈》
筆者認為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知識點。筆者在上課時是這樣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首先《錯銀青銅牛形燈》是我們八年級下冊美術書的封面,同學們可以回憶一下,能當教科書封面的作品肯定是有其不一樣的地方,《錯銀青銅牛形燈》到底在哪方面顯示出它的特別之處呢?”因為是復習課,筆者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學生可以回憶出《錯銀青銅牛形燈》在造型上的別致。首先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一頭牛造型的燈,這種樣式是具有極強的裝飾性美感的,牛的身體作為燈的底座就會給人以一種是非常穩(wěn)健的感覺。當人們點燃燈盞里的蠟燭,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煙體,這些煙體再通過煙管傳遞到金牛的腹部,牛的腹部再存放一定量的水,這樣就可以起到一定過濾煙垢的作用。在那樣一個經(jīng)濟生活條件都不發(fā)達的年代,先賢們可以設計出這種集造型藝術與環(huán)保功能與一體的青銅燈,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這真是一件集實用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藝術作品。筆者繼續(xù)總結:“以上就是《錯銀青銅牛形燈》可以作為八年級下冊封面的理由,當然它還有一個更加為我們揚州人為之驕傲的理由,這件可以被稱為工藝美術雕塑典范的作品正是出土于我們美麗的揚州甘泉,作為才加入揚州市中考的學科,學科檢測時肯定會較多比重地滲透我們本土文化的精髓的,所以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知識點?!蓖ㄟ^筆者和學生關于《錯銀青銅牛形燈》相關知識點的互動,也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輕松地記住《錯銀青銅牛形燈》的相關知識點。
(二)關于瓷器
想要快速地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比較好的一個方法就是去當?shù)氐牟┪铩9P者很自然地進行了下面話題的引導:“同學們去過揚州博物館嘛?大家知道揚州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嗎?雖然我們的書本上沒有提及,但是大家作為揚州人一定知道,它就是《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惫P者認為即便書上沒有提到,但是這是一個很好的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內容,對于接下來講解瓷器的內容相當有必要。筆者緊接著開始闡述宋代的瓷器,宋代瓷器在中國整個陶瓷史上處于一個高度繁榮和發(fā)展的階段,此階段占有相當特殊的地位。除了會有專門替皇宮貴族燒制的瓷器外,民間對陶瓷的需求量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陶瓷的生產(chǎn)遍及全國,在海內外也享有超高人氣,有哥、汝、官、定、鈞五大名窯。我們所熟知的青花瓷就是汝窯的代表作品,汝窯的開片樣式多為細碎型,瓷器外包裹的淡淡的青綠色讓人觀之心情舒暢,猶如雨后的藍天般美好。筆者在授課的時候,播放了周杰倫的《青花瓷》,寓情于景讓學生感受青花瓷的魅力。正如周杰倫唱的《青花瓷》那樣:“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般的詩意。值得同學們注意的是,早期汝窯外觀具有裝飾性的圖案并不多,但卻存在獨具特點的氣質之美。后期汝窯開始慢慢加入圖形以及花紋圖案,就有了一定的裝飾性,具有了一定的形式美感。整個胎體呈現(xiàn)出白色的釉質瓷器是定窯的代表作品,設計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樣式也非常繁多,《孩兒枕》就是其代表作之一,筆者在講授時將圖片直接展示出來,可以感受到同學們對這個知識點的認同感,學生會覺得《孩兒枕》里的小孩形象刻畫的極為生動,造型也非常具有特色。官窯的出現(xiàn)主要是為宮廷服務的,燒制的瓷器大多數(shù)都流入到皇宮貴族,胚胎紋樣多為冰裂紋樣式開片,釉色以粉青色為主。哥窯主要屬于民窯,開片樣式較小,裂片獨具特點。鈞窯在宋代的名氣很大,但是在書本上的文獻記載比較少。顏色非常豐富,是極富裝飾性美感的名窯。
(三)關于揚州園林
蘇少版美術八年級下冊美術書主要是以蘇州園林的相關知識點展開的。揚州本身也是以園林著稱的一個城市,所以有關揚州園林的相關知識點:個園的相關知識點也是需要同學們熟知的。
提到揚州園林,不得不提到個園,個園是以竹子和石頭聞名的。筆者在講授此知識點時,需要向學生重點強調個園中的“春、夏、秋、冬”四景,關于怎么具體去區(qū)分個園中 “春、夏、秋、冬”四季假山景觀的主題園,需要同學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去理解。身在揚州,同學們從小就耳濡目染個園中的景色,具體分析的時候也要注意區(qū)分。園林設計者在設計時,就結合了四景的特點去分析造林。筆者引導學生再次具體來看一下四景:夏景中,小亭子前面有一片荷花池,荷花池中點點荷葉,讓我們想到了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那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場面,所以夏景的識別度在四景中還是非常高的。筆者引導學生看秋景,紅楓與假山遙相輝映,濃濃的秋色遁入眼前。冬景,當同學們看到這張圖片時,大家就能明顯感覺到綠色的植被的變少,滿眼盡是在寒風中毅力的假山石,頓時能感受到冬天的瑟瑟寒風,蕭條寒冷的樣子。剩下來的春景,滿眼綠色,充滿無限生機,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了解四景的特色,也便于學生輕松掌握關于個園的相關知識點。
(四)關于揚州八怪之鄭板橋的畫
筆者向同學們展示鄭板橋的《蘭竹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它涉及到傳統(tǒng)地方文化。隋煬帝時開鑿大運河,古揚州一直作為重要的交通文化樞紐,經(jīng)濟文化產(chǎn)業(yè)都十分發(fā)達。古揚州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云集了各家各派。其中,“揚州八怪”的藝術更是極具特色。
鄭板橋作為“揚州八怪”代表畫家,尤為著名。筆者在講授鄭板橋的《蘭竹圖》時,要著重聯(lián)系鄭板橋的生平來講解,以便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畫中所蘊藏的深刻要義。
鄭板橋的一生可謂歷經(jīng)坎坷,早年仕途不順利,政治抱負理想也無處施展,丟官后帶著無比失意的心情來到揚州,以賣畫為生。在此期間,鄭板橋創(chuàng)作了《蘭竹圖》,《蘭竹圖》的畫面幾乎用大半的篇幅來描繪竹石、蘭草,懸崖峭壁上的顆顆蘭竹用淡墨的形式慢慢皴擦暈染,給人以清風傲骨之氣。筆者引導學生觀察竹子的特點,以學生的知識儲備也可以很輕松的描繪出挺拔俊秀的竹子,感受畫家的繪畫語言。鄭板橋通過墨色的濃淡關系展現(xiàn)出竹子的前后關系,似乎竹子也賦予了人一樣的氣節(jié)。畫面中左下角的位置,幾行落款也是恰到好處,從布局上看,使得整個畫面的空間關系達到完美的狀態(tài),從書法角度去欣賞,也讓人賞心悅目,給人們以優(yōu)美的書法感受。
鄭板橋在揚州八怪中屬于第一類畫家:有相當高的學問,鄭板橋也是很早就進入到官場生活中,但是由于官職不大的原因,使得他們在官場上并不能很好的發(fā)揮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非常的失意,所以迫不得已來到揚州以賣畫為生。鄭板橋深深體會這種不得志的感情,并將這種情緒全部投入到他的無限創(chuàng)作中去。不難發(fā)現(xiàn),在鄭板橋所作的“四君子”題材中,表現(xiàn)的并不是一種溫文爾雅的形式,而是充滿了一種非常霸氣的畫面氛圍。
二、關于畫作
(一)中國畫之《出水芙蓉圖》
中國花鳥畫正式成為獨立的畫科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經(jīng)過唐朝的迅速發(fā)展直至宋朝已經(jīng)有了相當大的飛躍了。筆者在這時提醒同學們,初一美術課時就曾學過的知識點:在講授五代黃筌的《寫生珍禽圖》時就曾說過:“黃家富貴,徐熙野逸”,感受過黃筌和徐熙不同畫風的特點。到了宋代,花鳥畫技法日趨成熟,人才輩出,呈現(xiàn)出的畫風也是多種多樣,精彩紛呈,加之宋朝的統(tǒng)治者趙佶又是一位極為重視繪畫發(fā)展的皇帝,大力鼓勵繪畫創(chuàng)新,宋代的花鳥畫可謂是到了全方位發(fā)展的地步。
了解工筆畫的發(fā)展過程,筆者將帶領同學們一起來分析宋代小品代表作《出水芙蓉圖》。為宋代吳炳的作品,作為南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工筆畫,它的繪畫風格延續(xù)了北宋時期的工筆花鳥畫。畫面展現(xiàn)的是一朵清新雅致的荷花,設色淡雅,但是整個畫面卻流露出一種飽滿的感覺,突出展現(xiàn)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也是畫家高潔情操的體現(xiàn)。荷花的下方有幾株荷梗,配以幾片荷葉,有一種從畫面流露出來的沁人心脾的感覺,這正是南宋畫家技藝高超和筆墨合一的完美體現(xiàn)。
(二)西方繪畫之文藝復興時期繪畫
文藝復興主要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紀首先出現(xiàn)在意大利然后遍及到整個歐洲的一次文化變革,在此期間,出現(xiàn)了三位卓有成就偉大的畫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達芬奇堪稱是藝術史上的一個全才,他不僅在繪畫上卓有才能,在軍事、水利方面都有卓著的才干??梢哉f,達芬奇的藝術貢獻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達芬奇作為文藝復興時期鼎盛時期的代表,他的才能是多方多面的。達芬奇早年在佛羅倫薩時就學習了很多有關于繪畫的技巧,甚至還做了很多與科學相關的研究,可謂是一個全才。多媒體現(xiàn)在展示的就是他的《最后的晚餐》,達芬奇在創(chuàng)作這幅畫時并沒有直接采用《圣經(jīng)》里展現(xiàn)的場景樣式,而是把這個場景直接放到當時人們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場景中去。這樣的構思在當時還是很少見的,更體現(xiàn)出達芬奇驚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
這幅圖將窗戶的邊線一直延長,最終都相交于耶穌的額頭上,采用的是典型的焦點透視?!蹲詈蟮耐聿汀氛嬅嬲宫F(xiàn)的是耶穌和他的十二位門徒在一張長桌上一起共進晚餐的場景。在此過程中,耶穌對著眾門徒說了一句“你們當中有一個人出賣了我” 。此畫就是反映這句話,話剛落音,十二個門徒的表情,或緊張、或激動、或吃驚、或平靜,門徒們表情各異,達芬奇仔細分析各門徒的表情,并將神情加以刻畫,精彩再現(xiàn)了當時的場景,也使得這幅畫至今都在被后世們所推崇。
米開朗基羅早年在著名的“美第奇花園”接受藝術熏陶時,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不凡的藝術修為。他不僅在雕塑方面有著豐富的藝術實踐且卓有成就,在繪畫方面也展示出極為強烈的個性特點?;蛟S是受到他在雕塑方面的影響,米開朗基羅在表現(xiàn)人體時喜歡表達富有肌肉感的體魄,而且不管是在表現(xiàn)男人體或是女人體,透過他的畫面都可以感受到肌肉的碰撞,強烈的肌肉緊張感充斥著整個畫面,給人以震撼的藝術效果。筆者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時,就特意展現(xiàn)出《最后的審判》兩張放大截圖,一張男人體和一張女人體圖片,筆者是這樣問學生的:“請大家來看看米開朗基羅在塑造人體時有什么特點?”學生很自然的就會發(fā)現(xiàn):米開朗基羅塑造的人體特點:“女人體表現(xiàn)的像男人體一樣結實有力?!辈还苁悄腥梭w還是女人體,都肌肉感十足,展示具體的兩幅畫也加深的學生的印象。
如果說米開朗基羅表現(xiàn)人體時是采用充滿碰撞的肌肉感來展現(xiàn),那么拉斐爾則是如優(yōu)美地詩一般來刻畫人物。拉斐爾在描繪女性柔美形象方面卓有建樹。他的代表作品《西斯庭圣母》,拉斐爾在表現(xiàn)圣女形象時并不是描繪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而是塑造了一位平凡婦女的形象,充滿了溫柔的氣質,整幅畫面充滿了平靜和莊重的氛圍。
三、關于陶器知識點的探究
到了新石器時代,陶器的出現(xiàn)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出現(xiàn)了三大陶器類型的代表作。筆者開始逐一介紹。彩陶旋紋雙耳瓶:這件器物是馬家窯類型文化的經(jīng)典代表作品,雙耳以及尖底的造型正是先人們勞作時智慧的充分體現(xiàn),其中,紋路的表現(xiàn)也是極為富有運動感和裝飾性的。黑桃高腳杯:雖然這件器物沒有采用彩繪的形式來表現(xiàn),但整個器型的顏色卻顯得極為古樸單純。上課時筆者向學生拋出問題:“為什么這件陶器的顏色會這么深呢?”學生們會開玩笑地說:“熏的!”“對,很好!陶器在燒制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煙體,煙里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碳,本身碳分子又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周而復始,反復燒灼就使得胎體的顏色非常的深,黑的像碳一樣。”在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交流中,同學們也會加深對黑桃高腳杯的理解。溫酒陶盉,筆者首先開始總結:“它的設計本身就是非常的有特點,陶器下方像是有三只腳一樣牢牢的站在地面上,大家猜猜它的用途?”學生:“看它的名稱就知道它的用途了,溫酒的?!蓖瑢W們總結的很到位。通過以上筆者和學生的共同總結,讓學生又一次的加深對新石器時代三件陶器代表作的認識與理解。
四、結語
在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怎樣將美術知識教授于學生,并且不讓學生“死記硬背”,在輕松的氛圍下記住有關的知識點是每一位美術老師所追求的。寓教于樂的課堂氛圍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去營造。
參考文獻:
[1]陳通順.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M].南京: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吉晨(1988-),女,漢族,江蘇鹽城人,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學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