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淑男,黃侃,霍艷萍,劉燦君,楊哲,那靜濤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終末期表現(xiàn),患者預后不佳。近年來利用生物標志物來輔助診斷心衰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脂蛋白磷脂酶A2的含量與斑塊自身穩(wěn)定性呈負相關(guān)。研究證實,心肌損傷時肌鈣蛋白T升高,且與心肌損傷面積呈正相關(guān)的,心力衰竭最常見的病因為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肌鈣蛋白T及LP-PLA2的含量明顯升高,故LP-PLA2,cTNT有望成為心力衰竭病因診斷的生物標記物。故本研究探討缺血性心肌病與擴張型心肌病患者中NTproBNP、LP-PLA2、肌鈣蛋白T之間的相關(guān)性,以準確地判斷其病因及嚴重程度,降低病死率。
選取住院的年齡在30歲以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60例為心衰組,其中擴張型心肌病心衰100例為擴張型心肌病心衰組,缺血性心肌病心衰160例為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組;再選取同年于我院體檢的年齡±1的健康志愿者300例為對照組。擴張型心肌病心衰組100例患者年齡43~83歲,平均(63.90±6.48)歲,女性44例,男性56例。在既往史方面,高血壓史43例,糖尿病史25例,高脂血癥病史22例,吸煙史1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組160例患者年齡44~84歲,平均(64.02±6.86)歲,女性74例,男性86例。在既往史方面,高血壓史57例,糖尿病史41例,高脂血癥病史36例,吸煙史26例。對照組300例患者年齡43~82歲,平均(63.56±6.46)歲,女性133例,男性167例。各組人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納入標準:(1)均有胸悶、氣促等臨床表現(xiàn);(2)均經(jīng)心臟彩超檢查確診;(3)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有嚴重感染;(2)有肺心??;(3)有心肌炎、高心病、先心病。
分別采集擴張型心肌病心衰組、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組及對照組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進行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的測定,并對心衰出院患者隨訪至第12個月,對各組人群的相關(guān)指標進行比較。
①各組人員的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比較;②心衰組發(fā)生和未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比較。
表3 各組人員的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比較(±s)
表4 各組人員的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比較(±s)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心衰組中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擴張心肌病心衰組中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組中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Nt-proBNP含量在兩組心衰患者中無明顯差異(P>0.05);LP-PLA2、肌鈣蛋白T含量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組中高于擴張型心肌病心衰組(P<0.05)。見表2-表5。
表2 各組人員的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比較(±s)
表5 各組人員的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比較(±s)
心衰組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均高于未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t=23.678,6143.363,38.086,P<0.05)。見表6。
表6 心衰組發(fā)生和未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比較(±s)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終末期表現(xiàn);中國心衰注冊登記對13687例心衰患者的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率為4.1%。國外研究顯示,慢性心衰影響全球約2%的成年人口。預計在未來20年內(nèi),心衰的患病率將增加25%。心血管負擔日益加重,甚至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成為困擾患者及家庭的重大問題,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缺血性心肌病及擴張型心肌病是當前全球心衰最重要的病因。故如何準確地進行心力衰竭患者病因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上N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已于HF的臨床診斷及預后價值評估中廣泛應用,但對于心衰的病因診斷顯得有些局限。同時有關(guān)心衰病因診斷生物標記物的相關(guān)研究較少。近年來,利用生物標志物來輔助診斷HF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有研究表明,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guān),但關(guān)于Lp-PLA2與心力衰竭的關(guān)系研究比較少,尤其對病因診斷的研究更為缺乏。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逐漸升高且更具有隱蔽性,故早期識別心力衰竭患者,早治療,可降低病死率。肌鈣蛋白有兩種狀態(tài),分別是肌鈣蛋白I與肌鈣蛋白T。肌鈣蛋白只存在于心肌細胞中,相對于肌鈣蛋白與其他心肌酶而言,肌鈣蛋白T的敏感性較高。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肌鈣蛋白T數(shù)量比較低,但在發(fā)生心肌梗死等情況時,由于心肌細胞的壞死,肌鈣蛋白T也會大量釋放而進入血液從而導致血液當中肌鈣蛋白T的數(shù)值升高。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肌鈣蛋白T的數(shù)值明顯增高并超過正常值,就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肌病變的可能;如果同時患者的心電圖出現(xiàn)典型的變化,比如ST段抬高,對于心肌梗死診斷的特異性也是比較大的。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易導致心力衰竭的并發(fā)癥,但cTnT的含量是否與心力衰竭病因或嚴重程度相關(guān),目前的研究較少。
本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心衰組中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擴張心肌病心衰組中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組中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LP-PLA2、肌鈣蛋白T含量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組中高于擴張型心肌病心衰組(P<0.05)。心衰組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LP-PLA2、Nt-proBNP、肌鈣蛋白T含量均高于未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t=23.678,6143.363,38.086,P<0.05)。這就為心力衰竭患者病因診斷、判斷其嚴重程度并識別高危患者提供了有效依據(jù),具有重要意義,降低了猝死率,也減輕了社會及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
綜上所述,檢測NT-proBNP、LP-PLA2及肌鈣蛋白T對患者心衰預后具有較好的預測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