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遍_展課外閱讀是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呢?
一、激發(fā)興趣,引導海量閱讀
(一)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頗具危險性的通病是缺乏讀書氣氛,沒有讀書的需求,整個教育制度就會垮掉。”由此可見,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學??梢韵驅W生開放圖書館和閱覽室,校園內張貼古詩名言,創(chuàng)建開放式的閱讀長廊,營造一個充滿書香氣息的環(huán)境。班級可設立圖書柜,開辟讀書角,定期出版以課外閱讀為主題的黑板報,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二)精心推薦課外書籍。“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毙W生的課外閱讀不僅要有數(shù)量的保證,還要注重質量的提高。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以及統(tǒng)編版教材配套閱讀指導叢書,推薦喜聞樂見的各種經典兒童讀物,如:童話、寓言故事、名人傳記、中外名著、科普讀物等。
(三)由課內遷移到課外。例如,我在講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四篇寓言故事時,先引導學生理解四篇課文的內容及其道理,然后舉辦“寓言故事我來講”的比賽,鼓勵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分享自己讀過的寓言故事及其道理,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氣氛相當活躍。當學生對寓言故事的興趣被完全激發(fā)后,我順勢引導他們閱讀《中國古代寓言》和《伊索寓言》等書籍。
二、有效指導,提高閱讀質量
(一)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常用的讀書方法主要有泛讀、精讀、略讀。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書籍種類和讀書目的靈活運用讀書方法,從而使課外閱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導學生讀思結合。語文教師在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從文章的內容、語言特點、人物性格、情感抒發(fā)等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讓閱讀深入心靈,擦出思想的火花。
(三)引導學生摘抄積累,做讀書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敝皇且晃兜淖x和背而不動筆去記錄,就不算真正的讀書。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圈點勾畫、做批注、寫讀書筆記等方法,并引導他們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學會有選擇、有重點地摘抄好詞佳句、精美文段,制作讀書卡片,寫心得體會等。只有這樣,課外閱讀才不會流于形式,閱讀質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三、開展活動,鼓勵閱讀交流
(一)開設課外閱讀交流課。在課堂上,學生既可以朗讀、背誦、賞析課外閱讀中摘抄到的好詞佳句、優(yōu)美文段,也可以交流、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悟,提出心中的疑問。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語感,深化閱讀理解,還能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深入閱讀,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評比活動。俗話說:有競爭才有進步,有進步才有動力。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評比活動,比如,“講故事比賽”“課外知識競賽”“閱讀之星評選”“讀書筆記展覽”“讀書征文比賽”“好書推薦”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展示課外閱讀成果,獲得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形成你追我趕的濃厚閱讀氛圍。
四、合理評價,促使愛上閱讀
(一)定量評價,保證閱讀。我會在新學期開學時指導學生根據(jù)“快樂讀書吧”的推薦書目和自己的愛好選擇一學期的閱讀書籍,制訂讀書計劃(每月至少閱讀一本書,一個學期至少閱讀五本書),并嚴格按計劃進行閱讀,做好讀書筆記。在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課上,我會組織學生交流閱讀情況、收獲等,了解閱讀進度和閱讀效果,及時加以指導。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早午讀、課間、托管課、晚間等閑暇時間隨時閱讀,保證每天閱讀至少30分鐘。
(二)展示評價,愛上閱讀。定量評價點燃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熱情,但要想讓學生把這種熱情長久地保持下去,必須注重更能體現(xiàn)閱讀能力水平的展示性評價。展示性評價包括展示優(yōu)秀的閱讀筆記、閱讀手抄報、閱讀心得體會、優(yōu)秀征文作品和閱讀展演活動等。其中,閱讀展演活動是十分獨特、有趣的讀書匯報活動,也是學生最喜歡的。
【本文系2021年梅州市第十一屆教育科學科研項目“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編號MZ1102-MXQ405)系列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 徐國堅
文/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