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學校應將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氛圍內接受德育引導和啟發(fā),最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綜合素養(yǎng),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外,也應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和教育,這樣才能有效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一、立德樹人理念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工作的必要性
所謂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主要強調德育的重要性。通過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提升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同時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yǎng),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有助于明確德育教學工作的目標,讓學生在成長的關鍵階段接受正面的引導和教育"。除此之外,立德樹人理念還有助于推進課程改革,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有助于實現(xiàn)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和目標,同時能夠對學生的道德認知和行為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讓學生在成長的關鍵時期樹立正確的觀點和方向。
二、立德樹人理念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實施路徑
初中教師應積極針對當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轉變教學理念,按照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各項要求進行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改革工作,不斷探討有助于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新型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建合適的生活情境對學生進行德育啟發(fā)
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可以適當引入一些真實的生活情境,這有助于學生將自己帶入其中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2。教師可以在學生允許的情況下收集學生家庭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一些典型事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國內外的重大新聞事件,讓學生針對這些新聞展開討論和思考。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針對現(xiàn)實的案例進行討論,充分結合自身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探索。
(二)借助思政課程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啟發(fā)
教師在教學道德與法治的過程中,可以靈活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式,為學生設置一些與日常生活規(guī)則息息相關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讓學生對不同行為舉止進行判斷和辨析3。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中的規(guī)則時,可以把學生帶到一線現(xiàn)場,讓學生思考生活中排隊的現(xiàn)象。對于出現(xiàn)的插隊以及按照秩序排隊等候的兩種情況,讓學生自由分為兩組進行辯論,結合理論知識和生活中的案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明白社會生活中存在一些自然規(guī)則,人們的生活才能有條不紊,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律性和自覺性。面對同樣的情況,學生可以明確正確的選擇,從而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和道德規(guī)范。
(三)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備課期間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補充道德與法治相關的資源信息。在此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需求為其準備一些有趣的視頻或資料。讓學生自由分成學習小組,每個學生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同時學生也可以自由進行角色扮演。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在身臨其境的過程中體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也能夠在相互配合的過程中,接受德育啟發(fā)和熏陶。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的性情和行為舉止,不斷調整所采取的教學對策和教學內容,針對現(xiàn)階段學生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教學對策,這有助于積極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質。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圍繞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要求、目標、任務,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拓展見識,同時也應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不斷提高自律性和自覺性。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融入立德樹人理念,有助于提升德育的效率、質量和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
參考文獻:
[1]郭元祥.教師的課程意識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19(6):33.
[2]陳玉嬌.習近平新時代教育觀視域下高校師德建設路徑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12):62.
[3]王夢霞.加強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9.
作者簡介:盧振科(1971—),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