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摘? 要】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yè)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也是教師教學工作開展和教育評價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從“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課改出發(fā),結合實踐分析目前小學生在課堂上對英語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情況等方面存在哪些問題,針對學生作業(yè)設計提出相應策略以優(yōu)化這些現(xiàn)狀,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深化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雙減”;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yè);設計;優(yōu)化
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式提升的漫長過程。小學生在剛開始接觸英語時,需要對之前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有必要先對教材內容進行設計,幫助學生了解所學知識與技能目標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練習、作業(yè)是為了檢驗該單元課時教學是否完成了預期教學計劃、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將其用得恰到好處,不僅能夠鞏固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一、“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yè)的設計原則
(一)多樣性原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基于學生的不同情況,立足學習內容,分層設計多樣的課后作業(yè)。如:對于低年級段的學生,老師可以為他們設計一些小組作業(yè),鼓勵學生多方位參與,合作完成,保證每組都能完成任務;而針對高年級學段的學生,考慮到他們已經(jīng)有自己的個人主見,教師可以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布置形式多樣的作業(yè),提高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還能展現(xiàn)出學生的個性思考。
(二)難易度原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會遇到不同程度的難題,且題目千變萬化,所以教師設計作業(yè)時要考慮到不同難度的題目和題目形式。比如:不同單詞的語法運用、音義、中英文互譯等難度、形式不一的題目,保證作業(yè)難易度保持在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高度,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同時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主動探究。
二、“雙減”背景下英語單元整體作業(yè)的設計與優(yōu)化過程
(一)依托單元教學整合設計
單元教學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習任務,也是英語課程中最重要和最具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要先掌握基本詞匯與句型,再了解句子結構以及其使用方法;然后根據(jù)每個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完成相應的作業(yè),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幾點進行作業(yè)設計。
1.目標導向,體現(xiàn)倒推
小學英語教學要以實現(xiàn)學習目標為導向,教師在作業(yè)設計時首先對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目前掌握的課程知識。其次,根據(jù)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對于單詞、句型結構等較為熟悉。因此,老師應將這些內容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教材中的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來選擇題目的類型及題目的難易程度;然后再通過問卷和訪談法來選取問題情境設計問題并確定最終作業(yè)目標,最后及時對學生進行反饋。如3A U8《Happy New Year!》單元教學,教學目標包括單詞:doll、ball、car、robot、CD。句型:Whats this / that? This is for…學會新年節(jié)日祝福和禮貌用語,并明白中西方新年文化差異。教師先明確教學目標,對學生有怎樣的學習要求,再翻過來設計作業(yè)。從聽、說、讀、寫、演這五方面層層過渡:(1)多聽、模仿課文錄音;(2)說一說生活中你收到過禮物的英文單詞,或你想收到什么禮物的英文單詞,并大聲說出新年祝福的句子;(3)找一找生活中與新年祝福有關的句子,讀給伙伴和家人們聽一聽;(4)做一份新年賀卡送給朋友或家人,并感謝他們的關愛;(5)和朋友們分角色扮演課文對話,或演一演你收到新年禮物時的場景。
2.作業(yè)梯度,體現(xiàn)適切
單元整體作業(yè)的梯度很重要且很有價值,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同差異。學生學習能力高低不一,運用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有很多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很好地掌握教學內容,但是還是有少部分學生沒有正確掌握單詞或句型,所以老師應該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作業(yè)分層設計,促使每個同學都能得到發(fā)展和提高。如在6B《Healthy Habit》單元學習第一課時后,作業(yè)可以布置寫一寫:抄寫單詞、短語、課文句子。畫一畫:畫出表述課文中好習慣的句子。讀一讀:跟讀課文。第二課時后,作業(yè)可以布置寫一寫:寫一封信給Yang Ling 和Mike,勸說他們要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讀一讀:和朋友表演課文。畫一畫:畫一幅關于良好生活習慣的思維導圖。第三課時后,作業(yè)可以布置寫一寫:寫一段描寫自己生活習慣的小作文。讀一讀:準備關于健康生活習慣的小演講。畫一畫:拓展關于其他方面好習慣的思維導圖。這樣的作業(yè)布置,緊貼課文內容,立足于學生實際,可激發(fā)學生主動、合作完成作業(yè),不斷提升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3.單元回顧,體現(xiàn)互動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整個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學習。教師要對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心理發(fā)展狀況等方面進行全面了解與分析。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東西?為什么這樣做?教師要引導他們學會自我探究,從而實現(xiàn)提高能力和知識水平的目標。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入“單元回顧”這一方法。通過布置任務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來鞏固記憶單詞發(fā)音以及句子結構等等內容;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與主題相關的視頻或者音頻資料供學生觀看,并引導其他同學學習這些內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如4B的U1《Our School Subjects》、U2《After School》、U3《My Day》單元教學內容都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關,在學習U2單元關于星期的內容后,可以結合U1關于學校課程的單元內容整體回顧,這樣會不斷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學生學習后有話要說、且知道怎么說,而不是被動、單純地聽老師講。作業(yè)可以布置關于“My ideal timetable”“I like…best”等類似的話題,鼓勵學生結合單元整體知識思考。同樣,等完成U3《My Day》單元學習后,可以布置設計“My Wonderful Day”的系列作業(yè),同學們評比誰的設計最有效率、最讓人心動。這樣單元整體反復、互動的作業(yè),很容易激起學生動腦思考的興趣,從而鞏固教學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融合設計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他們思維能力還不成熟,在作業(yè)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教師可以設計情景劇、謎語游戲等形式,如: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對話練習;引導同學們互相幫助來解決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疑問;組織小組討論交流對話題型、課本內容并加以總結與分析。
1.搜集類作業(yè)
低年級字母教學中,教師布置“Im a big spy”作業(yè):讓學生尋找身邊的英語字母,并隨時記錄和搜集。學生會發(fā)現(xiàn)英語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電視廣告、產(chǎn)品商標、服裝標簽、學習用品等都能看見英語字母。學生收集到很多字母組合,如CCTV、Made in China、JSTV等,他們不僅用心記錄,還樂于開口表達,這比單一的字母朗讀和重復抄寫字母,更受學生歡迎。
中高年級的教學,應注重學生思維拓展。如在教授職業(yè)類單詞后,可以讓學生作家長職業(yè)調查,你的夢想職業(yè)是什么之類的開放性作業(yè)。學生會收集到如magician、life guard、photographer、translator、anchor、cartoonist等詞匯。教師引導學生在調查中,了解不同職業(yè)做出的貢獻,明白要尊重他人勞動,要有責任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再如學習過交通的主題后,可以讓學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并嘗試了解交通背后所蘊含的人文和地理背景,拓展學生國際化視野,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
2.制作類作業(yè)
英語學習中,詞匯積累是重點,新授單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單詞卡,并配上精美的插圖來解釋這個單詞,或配上不同的語言情境。引導學生養(yǎng)成分類記憶單詞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思維。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內化知識,不僅加深對單詞音形義的理解,這些詞卡更是學生課上學習、課后復習的有利工具。在整個單元復習結束后,教師可布置制作單元主題簡報的作業(yè),內容可以是主題的拓展,也可以是本單元知識的歸納。例如讓學生繪制本單元的思維導圖、知識樹,自主歸納總結單元詞匯、句型、語音,也可以制作跟主題有關的寫作小報,跟同學們、老師分享。
3.親子語言類作業(yè)
不同階段的學生的作業(yè)側重點不一樣,家長參與的方式也可以靈活轉變。低年級階段,老師可以布置“請你跟我學”:學生教家長一個單詞或一句話。學生剛接觸英語,學習興趣濃厚,都樂于主動與家長分享自己學到的新本領。中年級階段,教師可以布置“請你聽我唱”,學生可以將自己學到的故事、兒歌表演給家長聽,請家長做觀眾,為孩子提供表演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增進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還增加了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高年級階段,教師可以布置“請你聽我說”:高年級的學習內容相對復雜,學生可以根據(jù)一個主題和家長一起探討,學生用英語表達、溝通。這樣提升了學生的辯證思維,也促使學生深度思考,提升了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結合語言主題提升設計
1.應用創(chuàng)新,注重思維發(fā)展
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發(fā)展思維是核心。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能力,需要通過不斷練習才能實現(xiàn)。小學階段是學生的發(fā)展關鍵期,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語言技能、基礎知識的學習,更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引導形成良好個性品質。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不可僅限于抄寫、背誦等傳統(tǒng)的作業(yè)形式,可以立足于學生的真實生活,鼓勵學生將學校學到的知識帶出校門,用于生活。這樣不僅鞏固了文化知識,還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
2.多元融合,注重學科整合
英語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要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還要考慮語言環(huán)境、思維方式和學生的心理等多個方面。在設計課后作業(yè)時要加入能吸引學生興趣的元素,教師要從多角度入手培養(yǎng)他們對本單元知識的記憶力以及語言技能,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事物表達出來。比如學時間表達法時,可以結合數(shù)學課中統(tǒng)籌安排,并滲透節(jié)約時間、珍惜時間的情感教育;學習動作類詞匯時,可以結合體育課中的科學運動,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生活習慣的意識;學習顏色類單詞時,可以結合美術中的欣賞名畫,培養(yǎng)學生美感。多科融合的作業(yè),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思考維度,也增強了作業(y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更可以鞏固學生已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沈沛.新課程背景下多元化小學英語作業(yè)的設計與探研[J].考試周刊,2014(26):111-112.
[2]沈雯晴.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背景下語境創(chuàng)設的實踐與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