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書
摘要: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教育教學事業(yè)不斷發(fā)展,高考背景出現(xiàn)了新的變革.這對高中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學段,化學是一門較容易產生兩極分化成績的學科,本文通過結合實際教學工作,對高中化學教育事業(yè)進行探究,針對新高考背景下的化學教學方式進行分析,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高考;教學方法探究;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2)21-0112-03
1高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
1.1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觀念不斷轉變
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很多學校為了響應教學的新要求,以便讓學生們真正適應新高考的改革內涵,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一些學校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管理手段促進教師提升自身能力,加強團隊建設,力爭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但是在一些學校中,教師固守傳統(tǒng)觀念的情況較多,很多教師因為注重教學指標,而過度使用“填鴨”式課堂教學,試圖用更多的時間投入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從現(xiàn)階段的實踐經驗來看,這樣不顧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確立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高中化學的新課程內容,并保證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質量.一些教師不思發(fā)展,認為現(xiàn)存的教學進程有著更大的優(yōu)越性,學生們早已適應了傳統(tǒng)模式,尋求改革與變遷只會讓學生難以接受.這樣的想法顯然與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內容不符.很顯然,創(chuàng)新與改革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傳統(tǒng)模式上謀求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夠讓學生樹立起更加完善的學習意識與實踐能力,對高中化學學科發(fā)展也有著現(xiàn)實意義.
1.2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手段不明確
很多學校雖然充分意識到了新課程改革大環(huán)境下的教學工作發(fā)展重要性,但是在落實中卻缺少相關的制度建設與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導致高中化學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沒有真正順應教育發(fā)展進程,更無法滿足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需要.
化學作為較為重要的高中學段學科,新型的教學體系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充分的結合,才有可能形成具體完善的教學方式,從而保質保量地完成高中化學的常規(guī)教學指標與教學任務.另外,一些教師沒有將教學改革滲透到日常工作當中去,在教授課堂知識的時候缺少相關理念,不具備根據文獻與資料進行有效利用的能力,自身的教育教學方式還停留在較早階段,不適合當前新高考背景的教學工作.2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實施方式策略
2.1敏而好學,積極參與新高考相關培訓
針對新高考改革,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加強知識培訓,提升教學水平.
這些離不開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以及財政部門的協(xié)調與支持,出臺相關提高教師素質的政策,硬性的規(guī)定也會引起學校對教師培訓的重視,將高中化學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落到實處,為高中化學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學校可以配合教育管理部門對新高考下化學學科的教學研討成果在各個學校進行互聯(lián)網共享,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傳送至每個教師,促進其深入解讀化學課程的新標準、對化學教材有更深入的分析.還可以搭建平臺,擴大交流平臺,進行校內或校外交流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方法,從而提高每一位教師的綜合素質.學校還可以調配教師的教學任務,為教師擠出多余的工作時間去外地參與學科性的培訓,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化學教師外出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要有積極的態(tài)度,需要不斷革新自己的思維方式,抓住新時代下的教育思路,才能發(fā)揮真正的教育價值,反之則會被時代所淘汰.所以教師需要時時刻刻想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時常自我激勵、自我反思教學中的不足,從而制定發(fā)展計劃并實施.總之,千千萬萬的化學教師在不斷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化學教學,各行各業(yè)每天都有新的奇跡誕生,化學也不例外,化學科研在一步一步創(chuàng)新與完善.因此,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想要應對新高考改革的千變萬化,就必須通過學校培訓、關注專家研究指導等途徑,時刻了解化學發(fā)展的變化及教育問題.找出自身的不足,主動去進修完善、充實自我、增長見識,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2.2告別陳舊的教育理念,推動新高考教育理念新高考的教育模式下需要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課程,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性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首先,作為化學教師應該先去了解和熟悉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每位學生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意識等采取特色化的教學,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其次,在課堂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可以組建小組討論與合作,促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思考.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大部分是“教書匠”,一味地傳授知識,這已經無法應對當今社會新高考帶來的千變萬化了.所以需要更新陳舊的教師觀,大力支持教師工作的創(chuàng)新.新高考背景下,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引導,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對已知知識的系統(tǒng)構建;在課堂環(huán)節(jié),以當前學情為基礎,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課堂環(huán)節(jié),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2.3優(yōu)化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要充分了解所教授知識的內涵,要形成一節(jié)課程中十分明確的教學思路.教師要對化學知識進行充分地理解與吸收,將屬于化學學科知識范疇內的知識點都進行客觀全面地整理,教師要深入到教材內容中去,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加工,合理安排教學板塊,把握好每一處知識點之間的銜接,真正做到在教學上的融會貫通.一些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理解較差,教師應當將其作為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在深入鉆研之后,使用學生較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課堂講授,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學生提供科學原理的解析,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的備課工作也十分重要,教師要在上課前整理好資源信息與實驗儀器,同時考慮到課上可能發(fā)生的一系列突發(fā)情況,要設置相配套的預案措施,保證課上的安全.在操作化學實驗時,要根據正規(guī)流程與規(guī)范制度,確保實驗的正常進行,同時也能為學生樹立起嚴謹?shù)男蜗?,讓學生在日后的科學實驗中獲得更好成果.
新高考政策以后,筆者發(fā)現(xiàn)不同選科組合的學生的認知風格互不相同.學??梢愿鶕煌x科組合分班級,并針對不同班級的教學進行巧妙的設計,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選科組合的班級設計不同的教學過程.再如在“物理、化學、政治”組合的班級,可以設置“學生課堂知識歸納”環(huán)節(jié)并引導學生對政治學科學習的學習方法,從而激發(fā)起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這樣改變了以往沉悶的課堂氣氛;例如在“物理、化學、地理”組合的班級,可以設置問題情境,適當增加課堂練習時間,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如果是選科組合偏文科的學生,這類學生普遍善于歸納總結,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學生自主歸納知識的環(huán)節(jié),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對知識的系統(tǒng)建構,加深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果是選科組合偏理科的學生,在問題的設置上如果采取情景化的教學,更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問題的探究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從而在解題中獲得成就感,增加自信心.
2.4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化學是一門科學對學科,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課堂教學,能夠在很大意義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學也是一門神秘的學科,其包含的諸多化學知識很大一部分是遠離生活的,這就使得學生不甚了解化學學科,只要教師施加一定的引導,就能夠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一方面能夠補充教材知識、驗證化學反應原理,另一方面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體驗到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對學生加深化學知識點也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例如,在講解烴類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用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可以舉例家中的天然氣,其在發(fā)生泄漏的時候會發(fā)出較為刺鼻的味道,所以在聞到刺鼻氣味的時候要小心是不是天然氣產生了泄漏.一般情況下,很多學生已經對教師講授的知識點產生了興趣,教師要繼續(xù)提問學生:為什么天然氣會有這樣的味道呢?在舉手提問過后,教師可以公布答案:為了讓人們在天然氣泄漏后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作出反應,人們在天然氣中加入了有刺鼻味道的物質,這樣就可以及時提醒人們正在發(fā)生的天然氣泄漏.這樣,教師就在課堂教學中加深了學生對烴類知識點的記憶,還能夠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提高知識儲備,有著兩全其美的功效.
2.5鼓勵自主學習
原有的教學模式提倡以教師作為課堂的中心,對課堂與學生進行全面的把握.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利于學生充分調動積極性與自主性,很容易與課堂產生脫節(jié).按照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內容,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要逐步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中心位置上,讓自己成為課堂中的“配角”,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多學多練的基礎上獲得學業(yè)成績的進步.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發(fā)放預習提綱,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對教材知識點形成初步的認知.在課堂上,教師提問學生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并進行解答,再根據學生的反饋內容進行教學補充,最后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探討,在必要時可以介入多媒體設備,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將課堂效率最大化.在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中,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與合作意識,在課堂上也能夠成為“主角”,將自己在學習中產生的問題真正地展現(xiàn)在教師面前,對學生的化學學科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
近些年,新高考政策的改革正在所有的學校大力推進,高考招生的重大革新,改變了我國以往的應試教育傾向,以培養(yǎng)并提高核心素養(yǎng)為主.新高考政策的宣布給高中化學教學帶來了極大的考驗.在這樣的形勢下,高中化學教師想要抓住發(fā)展機遇,就要時刻注重自身發(fā)展,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得知,化學作為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學科,在新高考背景下有著日益重要的發(fā)展趨勢,當前化學學科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發(fā)展問題,需要教學工作者從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興趣、鼓勵自主學習等方面入手,積極實踐先進教學理念,增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獲得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聶光菊.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J].南北橋,2020(04):2.
[2]顧瓊.高中化學如何根據新高考進行課堂教學改革[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06):1.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