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釗
摘要:目的? 分析圍手術期精準護理應用在腦動脈瘤介入栓塞治療患者價值。方法? 選取2021年3月28日~2022年1月10日醫(yī)院收治120例腦動脈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差異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n=60)及觀察組(手術期精準護理,n=60)。分析兩組神經功能、睡眠質量、疼痛程度、生活質量差異。結果? 干預后,相比對照組,觀察組NIHSS分值顯著偏低、PSQI分值顯著偏低、VAS分值顯著偏低、多項生活質量項目分值顯著偏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圍手術期精準護理應用在腦動脈瘤介入栓塞治療患者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水平,保障患者擁有優(yōu)質睡眠質量,促使病情早日康復。
關鍵詞:圍手術期;精準護理;腦動脈瘤介入栓塞;神經功能
腦動脈瘤又被稱之為顱內動脈瘤,由于患者自身血流動力學發(fā)生變化或者是局部先天性血管肌層發(fā)育異常,在一系列因素共同干擾下?lián)p傷血管內皮,從而產生腦血管囊性膨出[1~2]。當患者處于血壓上升、緊張或者是勞累狀況下,極易發(fā)生破裂,引起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主要特點包括復發(fā)率高、致殘率高以及致死率高,若未能予以有效治療,會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隨著國內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持續(xù)發(fā)展,臨床開始推行電解脫式彈簧圈、支架或者是球囊等一系列栓塞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作為當前治療急性腦動脈瘤患者首選方式。但該手術治療成功與否和手術前后具體護理干預方式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特別是圍術期護理好壞將決定整體手術成敗。鑒于此,本研究分析圍手術期精準護理應用在腦動脈瘤介入栓塞治療患者的價值。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病例選取時間為2021年3月28日~2022年1月10日,共選取120例年齡37~74歲腦動脈瘤患者,根據護理差異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n=60)和觀察組(手術期精準護理,n=60)。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5.79±2.38)歲。觀察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55.14±2.36)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
納入標準:(1)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年齡37歲及以上;(3)無免疫系統(tǒng)疾病或傳染性疾病;(4)無手術禁忌癥;(5)均為初次發(fā)病。
排除標準:(1)伴有心源性休克;(2)伴有臟器功能衰竭或者是障礙;(3)參與研究前伴有重大創(chuàng)傷史或者是手術史;(4)伴有腦動脈炎或者是顱內轉移瘤;(5)伴有腦血管畸形;(6)伴有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用藥干預及健康指導,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觀察組:(1)術前。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評估患者實際心理狀況,開展心理疏導干預措施。采用溫和語氣為其講解疾病有關知識與治療方式。在日常飲食中,以富含維生素食物為主,多飲水。(2)術中。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開展常規(guī)消毒鋪巾,整個護理過程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當造影劑被注入以后,根據醫(yī)囑要求對其輸入速度進行調控。若存在異常狀況,第一時間向醫(yī)生匯報并處理。(3)術后。手術治療后,需將患者頭部輕微偏向一側,預防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引發(fā)窒息。將枕頭去掉,調整患者體位,以平臥位為主;昏迷患者需定時協(xié)助翻身,清醒患者則引導其正確咳嗽與咳痰;針對氣管切開患者,需第一時間清除口腔中分泌物,預防氣道阻塞。增強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監(jiān)測力度,引導患者將內心不適感或痛苦說出來,通過有效的談話消除患者內心不安情緒,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升患者治療舒適度。告知患者需多飲水,增加尿量排出,并詳細記錄尿液顏色、性質以及量。詢問患者腰部有無酸脹感,以此分析其腎功能改變狀況。嚴格按照醫(yī)囑予以患者甘露醇、速尿或者是尼莫地平,從而預防或者是降低低血壓發(fā)生率。同時增加穿刺部位觀察力度,告知患者不可屈伸肢體,防止穿刺位置出血。對于部分伴有一側肢體無力患者,需提前預判疑似存在腦梗死,必須及時上報主治醫(yī)生,開展CT檢查,同時采用抗凝與擴容治療。面對伴有短暫意識障礙、頭暈、肌力下降、嘔吐或者是頭痛等一系列癥狀疾病患者,判定疑似存在腦血管痙攣癥狀,向主治醫(yī)生匯報后,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抗血管痙攣治療。
1.3 觀察指標
(1)神經功能:參照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最高分42分,分值高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嚴重。
(2)睡眠質量:參照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打分,每項評分最高分為21分,若最終患者獲取分值較小,說明睡眠質量好。
(3)疼痛程度:參照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打分,最高分10分,分值高則疼痛感劇烈。
(4)生活質量:使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評分,一共74個條目,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評分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式
應用SPSS21.0軟件進行計算。其中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神經功能對比
干預前兩組NIHSS分值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NIHSS分值顯著偏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睡眠質量對比
干預前兩組PSQI分值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PSQI分值顯著偏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疼痛程度對比
干預前,兩組VAS分值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VAS分值顯著偏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前,兩組多項生活質量項目分值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多項生活質量項目分值顯著偏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據有關研究報道指出,遺傳因素、性別、高血壓以及蛛網膜下腔出血史是腦動脈瘤發(fā)生的相關因素,需結合患者實際生活情況以及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開展精準防治措施。在實施手術治療同時,增強護理管理力度,提升患者治療安全性以及手術療效。
以往常規(guī)護理模式僅從單方面執(zhí)行,整體護理方式十分死板。而精準護理從術前、術中與術后對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評估,結合評估結果提出基于時間理論照護策略。精準醫(yī)學主要為采用云計算以及互聯(lián)網技術,配合基因測序等一系列大數據,對特定某一個體在正確時間段開展正確治療與預防措施。精準醫(yī)學內涵豐富,但現(xiàn)如今還未擁有統(tǒng)一的概念。在此情況下,可把介入圍手術期精準護理定義為:建立于精準醫(yī)學背景之下,配合介入手術臨床護理相關指南以及患者多項因素制定的個體化精密護理計劃,術前增強患者心理護理,對術中一系列護理措施予以完善,術后做好并發(fā)癥預防工作,確?;颊吣軌蚋惺艿浇洕踩?、貼心且有效的護理服務。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NIHSS分值顯著偏低、PSQI分值顯著偏低、VAS分值顯著偏低、多項生活質量項目分值顯著偏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將圍手術期精準護理應用在接受介入栓塞術治療動脈腫瘤患者中至關重要,可為后期治療與康復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王娟,張美霞,郝佩,等.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治療血泡樣腦動脈瘤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21,36(15):33-35.
[2]柴小艷,楊維,柴麗芳.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實施羅伊-紐曼綜合模式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0,27(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