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英
打造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是高一地理教學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我們唯有想辦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大膽進行課堂改革,運用游戲教學方法來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熱情,建立一定的地理思維能力,從而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我的地理教學課堂要怎么改革呢?
一、游戲的開展應結合教學目標,帶有啟發(fā)性
任何游戲的設計,都應該為某一教學內(nèi)容提供服務,才能讓學生在游戲中更好地學習知識,教師應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來設計課堂游戲。我講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時會課前收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案例的詳細分析資料,然后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把全班分成5個小組,然后要求這5個小組的學生分別從以下5方面: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方面分析水土流失過程中環(huán)境是如何一一的演化,以及人類活動對黃土高原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最后各小組長負責還要對此次探究活動進行一個深刻文字書面小結,其余組員分別負責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方面的演化分析。這種游戲設計目的性很強,讓全班學生都帶有任務地參與。老師講八遍十遍仍有學生記不住,但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講就會印象深刻。
二、注意游戲的類型與時間安排
寓教于游戲,可使學生在課堂上輕松愉悅地掌握知識。但我認為,學生不可能單憑游戲來掌握知識,畢竟玩游戲不能使學生保持長期的學習熱情,而且把控不好的游戲也容易浪費學生的時間。因此,游戲教學僅僅是培養(yǎng)興趣的一種手段之一,我們不應過度依靠游戲教學。一定要注意游戲時間的安排和搭配的教學內(nèi)容,不能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設計游戲教學。
三、游戲的難度要分層和適中
我們的地理游戲教學要注意難度適中,面向全體學生讓大多數(shù)學生能投入的游戲才是成功的游戲。如果我們設計的游戲難度過大或涉及到的面太窄,將會大大地降低學生的參與度,這樣設計的游戲就達不到寓教于游戲的目的。如講《山地的形成》的時候,課前老師可以準備一幅世界政區(qū)的空白圖,還有一幅《我國主要山脈》圖,學生每人都用一張硬白紙把我國的主要山脈剪好,喜馬拉雅山、天山、陰山、昆侖峰,秦嶺等主要山脈。老師再把用吹塑紙做的我國主要山脈一一貼到相應的位置上去。最后是拼圖比賽,每位同學拿出自己準備的主要山脈硬白紙條,硬白紙條上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然后把各種顏色的主要山脈紙條用膠水貼到一幅完整的中國政區(qū)空白圖中,先貼完者(當然還要求位置準確)為冠軍,為爭冠軍,學生們個個你追我趕,互不相讓,那種激烈的氣氛真是勝過老師的千言萬語。
四、游戲的組織和實施要嚴謹有序
在開始游戲前,我會和學生說明游戲規(guī)則、紀律要求和評分標準,并形成相應的文字,適當運用獎罰。然后即使在游戲中出現(xiàn)了一些混亂,我們也要理解學生,不能一味地批評學生,而是通過游戲規(guī)則和正面表揚鼓勵,使學生能夠遵守你設計的游戲規(guī)則,在游戲中更好地學到知識。如在高一必修1的教學中,考慮到地球的公轉意義之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比較抽象,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我就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要求學生準備好測量材料如鐘表、直尺或其他直角三角板、繩子、竹桿等,在學校操場進行實地測量。指導學生在二分而至日利用簡單的工具測出學校的經(jīng)緯度,要求他們課后討論,互相幫助,找出常見的問題后集體再討論找出答案,鼓勵學生之間時常交流與合作,讓學生會學知識。
五、游戲的設計形式應多樣化
我們在設計游戲時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形式各樣的游戲,最好使教學游戲更具時尚感。例如:我們可以利用改編的地理歌曲,加深學生印象;氣候類型學生難記得住,我在課堂上送學生一張快速記憶圖幫你一圖記四個氣候特點判斷氣候類型so?easy!有時候可以讓學生分組教學生,讓學生自己設計他們想要玩的游戲,這樣他們的參與度會更高,有些操練性游戲是常用不衰的,但也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改良。平時教師之間還可以經(jīng)常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不斷地積累改良游戲的方法,設計新的游戲,或不斷地翻新游戲的做法,利用多種教學媒體和手段,使課堂游戲變成學生想玩的、愛玩的游戲,讓課堂游戲跟上時代的步伐。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