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喜
某個初秋的午后,真的是閑得無聊,與妻一起,坐小區(qū)的購物車,去某購物中心閑逛。
一層一層地逛、一圈一圈地兜,買了些可有可無的東西。
經(jīng)過一樓某個賣鞋專柜時,看到一雙皮鞋,款式、顏色,是自己喜歡的。上腳一試,且穿著舒服,五折,498元,買了一雙。穿了這對鞋,就不想穿其他鞋了。搭正裝可以、配休閑服也行,即使穿著走路,也不累腳。
次年,元宵節(jié),與妻又去購物中心,這回是真得購物,返回時,離購物車發(fā)車還有點兒時間,又去那個專柜,一看298元,“喜迎新春,半價酬賓”,一模一樣,又買一雙。
當年國慶節(jié)后,與妻步行至那個購物中心,再到那個專柜,248元,一口價,又欲買。
妻說,“不到一年,買了兩雙哦,還想買?”
我說,“難得遇到自己喜歡的,又那么實惠,為啥不買?”
于是,又、又、又買一雙!
一年之內(nèi),買了三雙,一模一樣,并且,還只是一個顏色,因為也只有一個顏色。到現(xiàn)在,將近五年時間,幾雙輪換著穿,我佩服自己的“一往情深”!
說實話,鞋子質(zhì)量不錯、顏色、款式,我都很喜歡。
我搞不懂的是,原價到底是多少?“底線”在哪兒?
買第一雙時,說是半價,五折,498元,如此推算,原價豈不是小1000元?
買第二雙時,又說是,新春酬賓,半價298元,如此推算,原價近600元?
那第三次呢,一口價248元,又如何解釋呢?
難道這才是這雙鞋的正常零售價?
以前,難道都是高價唬人、蒙人?
盡管,早已看慣所謂的跳樓價、放血價,“最后半天、明天搬走”等如出一轍的招式,也知道,所謂的跳樓價,無非是虛高原價后,再給出低折扣、博眼球,但總有個“底線”吧,當然,這個“底線”,賣家心知肚明、牢牢堅守、買家何曾知道!“少賺不虧”應是基本底線。
后來,那個專柜撤離了那個購物中心,也不見在央視投放的廣告了。
我知道,背離底線的“玩”,遲早有一天會把自己“玩”死。我沒有詛咒那家鞋企的意思,我真心希望它好好地生存下去,再做出一款我喜歡、又便宜、我可以一年之內(nèi)買三雙的鞋子來。我更知道,做好一家企業(yè)非常不容易!創(chuàng)立一個大眾熟知的品牌更是難上加難!
老老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想起那句“No zuo no die”!無論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都有一條必須堅守的底線,一旦,不顧底線、逾越底線、踐踏底線,遲早會“玩”死自己!
“蒼天何曾饒過誰”!“亡之狂之”!要叫你滅亡,首先叫你瘋狂。瘋狂到某個“高度”、開啟“高光時刻”時,再讓你跌下“神壇”、落入“凡間”,呆到你本該呆的地方去。因為那個“位”,本就不是你該呆的、你的道行還達不到那個位子!捧得有多高、摔得有多慘,歷史總在上演!
人們常說,“一念成魔、一念成仙”!做事、做人,都有“一念”,這個“念”,看不見、摸不著,它卻駐守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牢牢地約束著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旦忘記了這個“念”,超越這個“線”、踐踏這個“線”,是“魔”是“仙”,自然顯而易見!
一起守“底線”,一起執(zhí)著“念”!用一己之“念”、一己之“線”,規(guī)范自己的言和行。翹首期盼普天之下,更加風清氣正、河清海晏、國泰民安!
選自《當代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