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先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nèi)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惫使P者認為新時代語文教學應該將智育和德育進行聯(lián)合教學,達到兩者相輔相成的目的,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而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的策略。
作文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學生寫好一篇文章不僅需要較為豐富的寫作素材積累,還需要擁有一定思想水平。高中階段鍛煉學生作文能力大致為兩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水平較高的文章,幫助學生積累好詞佳句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同時,教師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真善美”的感情,并讓其對這些美好的情感進行文字表達,達到提高學生德育水平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真正優(yōu)秀的作文,固然需要較好的文字功底,不過若是學生思想水平較低,文章也不過是簡單的文字摘抄。
例如,教師在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時可以播放《感動中國》紀錄片的片段,其中有許多平凡生活中的偉大人物,他們的故事既是學生作文素材累積也是學生可以學習、效仿的榜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在課后去了解這些感人或者勵志的事跡,引導學生通過了解這些高尚品德的人的生平事跡來對照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不一定要求學生馬上成為“道德先鋒”,只要為學生日常行為和學習樹立一個可以不斷進步的榜樣,就達到了最基本的教學目標。高中階段的德育滲透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在積累作文素材的同時,幫助學生了解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達到潛移默化完成德育教育的目的。
高中階段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育時,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結(jié)合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工作,保證德育教育可以切實地推進。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章基礎知識內(nèi)容,并引導學生了解文章中心的思想內(nèi)容,達到提高學生道德情操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教學工作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章中運用了排比和反復等修辭手法的句子,例如第1節(jié)的首尾兩句,反復吟詠“大堰河,是我的保姆”,體現(xiàn)了作者對大堰河的深情。第3節(jié)首尾句反復提到“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帶領學生了解文章中的文學手法和其效果后,教師進行深入教學,引導學生認真對待生活,培養(yǎng)學生自律、不怕辛苦的精神品質(zhì),讓學生理解勇于奉獻和舍己為人的道德情操的偉大之處。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好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和文學手法,在學生對課文中的字、詞、句的含義有所了解后,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進而對學生開展思想熏陶,使高中階段德育教育可以發(fā)揮實際效果。
高中階段語文教材中有著一定數(shù)量的名言警句,筆者認為教材中的名言警句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其蘊含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文化,可以促進學生思想水平的進步。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抓住課文內(nèi)容重點,并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講解,幫助學生了解文章頌揚的優(yōu)秀品德和其中蘊含的思想文化。教師應該鼓勵并引導學生將教材內(nèi)容中的名言警句進行記錄,并在日常生活中對這些名言警句進行理解和學習,幫助學生理解并學習其中的優(yōu)秀思想。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第三冊第二單元《勸學》的教學工作后,筆者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了如下的名言警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薄肮什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薄熬由钱愐?,善假于物也?!惫P者在每天正式上課之前,帶領學生共同朗讀名言警句,幫助學生復習教材知識內(nèi)容的同時,引導學生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強化學生對其記憶,達到通過名言警句實施德育滲透教育的目的。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名言警句寫到黑板的角落上或者黑板報上,讓其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筆者所教的班級在黑板報的醒目位置,每天都會更換一條名言警句,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的同時,鼓勵學生對其含義和內(nèi)在精神進行探討和分析,既幫助學生積累了知識,又提升了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另外,還可利用校園廣播電臺,為全校的師生播放名言警句,從校園層次營造良好氛圍,借助大環(huán)境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通常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完成語文知識積累,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輔助教學方式,筆者認為巧妙運用課外閱讀也可以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領學生多閱讀優(yōu)秀的課外作品,在幫助學生快速進行知識積累的同時,拓寬學生的知識寬度和深度,借助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結(jié)合實際情況分析,目前學生接觸的課外讀物中,部分書籍對學生的道德情操可能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并非“開卷就有益”,故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領學生的閱讀范圍和方向,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提高道德和知識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休息時間喜歡閱讀什么類型課外讀物,根據(jù)觀察結(jié)果分析并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和興趣愛好,并結(jié)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為學生推薦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優(yōu)秀讀物。筆者在觀察后發(fā)現(xiàn)學生對偏公文和文言文的課外書籍閱讀興趣不高,對“雜文”和小說等課外閱讀興趣較為強烈,故筆者經(jīng)過考慮,挑選高中語文人教版教材推薦課外讀物中的《魯迅雜文精選集》,這本課外讀物核心思想是對封建文明和落后思想進行批評,其中的文章對于封建舊文明舊道德、半殖民地社會和對帝國主義奴化思想都有著犀利的批判??紤]到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水平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書籍的內(nèi)涵,筆者積極鼓勵學生閱讀書籍后到辦公室與我進行討論或提問,無論是討論還是提問,筆者認為都可以完成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同時,部分學生對此類文章興趣不足,教師可以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指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筆者會通過分享自己訂閱的雜志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促使學生增強知識積累的同時,提升自身思想文化覺悟。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可以為學生設立學習榜樣,讓學生把榜樣作為學習并追趕的對象,不斷端正完善自身的學習和人生態(tài)度。語文的寫作和閱讀部分需要學生真情投入,而高中階段的德育教育也離不開語文教師的引導。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對自身工作有清醒的認識,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滲透和沉淀,讓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發(fā)揮實際效果,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和品德的雙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