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
企業(yè)銷售產品,賣家需要洽商買家,并達成交易。洽商就是“談生意”。
銷售是銷售人員通過語言溝通推介產品,即與客戶洽商、并獲得客戶訂單的過程。銷售人員促請客戶購買產品的推銷用語,即為銷售話術。
在國內,展覽項目銷售人員銷售展位,主要通過電話與客商進行語言交流,俗稱“電銷”。規(guī)范銷售人員與客商電話交流的用語,即編研并培訓話術,是展覽項目銷售管理的基礎工作之一。
《全新銷售》帶來的啟示
《全新銷售:說服他人從改變自己開始》,是美國著名未來學家、財經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平克(Daniel H.Pink)的第三部著作。2013年在中國出版后,受到商界廣泛好評。
作者指出:當今已是全新銷售時代,每個人都要用銷售打動他人,說服他們放棄自己的某樣東西,交換自己擁有的某樣東西。他認為,在全新銷售時代,服務型銷售已成為必然趨勢。
借助《全新銷售:說服他人,從改變自己開始》觀念,對編研展覽項目銷售話術的要點進行了歸納,具體如下:
首先、資料準備。展會主題所服務行業(yè)的狀況,參展商在行業(yè)中的地位以及與對手競爭情況;觀眾構成情況,尤其是買家參觀和展會現場訂貨情況,參展商品需求趨勢;分析并歸納展會特色,尤其是與競品展會的區(qū)別;上屆展會的數據,包括展覽面積、參展商數、觀眾數、現場配套活動效果等。
其次、溝通要則。開場白要有吸引力,帶入客商參與溝通;進入對話環(huán)節(jié)后,要根據客戶類型有針對性的宣介展會,重視三個“關注”:
關注老客戶:下屆展會的新變化,行業(yè)內競爭對手的新動向。
關注新客戶:展會特色,行業(yè)內企業(yè)尤其是競爭對手參展情況,觀眾構成及買家到會情況。
關注流失客戶:了解流失的原因,尤其要了解客商不滿意展會的原因。針對原因,說明展會的改進情況。耐心傾聽客商意見,而不急于銷售展會,從中尋獲客商感興趣的話題,并與之交流,增進客商好感。
在交流中提問。如客戶愿意,應以學習的態(tài)度通過提問向客商了解以下情況:
1.公司今年明年產品銷售的增長目標;
2.公司產品銷售的目標市場;
3.公司產品銷售的理想客戶;
4.公司的競爭對手;
5公司市場營銷的方式,經常使用的媒體/媒介,自媒體運維情況;
6公司參展的決策過程與關鍵決策者;
7公司參展預算安排意向。
會展企業(yè)需掌握銷售話術
經過統一加.工而形成的電話銷售用語的范本資料,稱之為銷售話術腳本。銷售話術腳本一般由開場白、與客商對話、意向確認、結束語四部分組成。
展覽項目針對參展客商尤其是新客戶的電話銷售話術腳本,在內容設計上要做到“三個明確”:
一要明確需要告知客商的信息,包括展會的主題、展覽范圍、舉辦時間、地點以及主辦方等基本情況;
二要介紹展會價值(說明參展對于客商的意義),并明確發(fā)出參展邀請;
三要明確提供回應客商提問的答案。銷售話術腳本在語言組織上,應在注意禮貌親切的同時,具有針對性和帶入感。
針對性,指根據客商類型設計話術,如大客戶的參展訴求與小客戶不同,需要區(qū)別應對。
帶入感,指話術要在吸引客商興趣上下功夫,以利營造通暢交流的氣氛。
編寫銷售話術腳本不能閉門造車,而應來自銷售實踐,并且要集思廣益??上纫杂薪涷灥匿N售骨干員工的話術為基礎,經提煉形成腳本初稿;再經銷售團隊集體討論產生定稿。項目經理、營銷人員應參與集體討論。
腳本確定后,要通過銷售實踐進行檢驗,并根據應用情況及時補充完善。銷售話術腳本范本是展覽項目銷售業(yè)務的培訓教材,應要求全體銷售人員熟練掌握。新項目銷售話術的培訓尤其重要,新員工是培訓重點。
銷售話術的培訓。銷售話術腳本范本是展覽項目銷售業(yè)務的培訓教材,全體銷售人員應熟練掌握。新項目銷售話術的培訓尤其重要,新員工是培訓重點。
培訓銷售話術,不能簡單地要求銷售人員背誦,而應該引導理解話術內涵,主要是項目背景、特色、亮點等方面。對與客戶對話交流部分的培訓,既要掌握范本中羅列的客商經常性提問的答復內容,也要及時補充銷售實踐中客商所提新問題的答案。培訓應采取研討方式,以集思廣益,相互借鑒。在話術培訓中可采用戲劇方法,即由員工扮演客商與銷售人員開展交流,以模擬電話銷售情境,測試應對能力。
在電話銷售過程中,項目經理及銷售部門負責人應隨時考察銷售人員使用話術的情況,發(fā)現問題應及時指導解決。為提高新員工銷售話術的水平,可安排老員工“一對一”進行輔導。
會展企業(yè)成長之路
會展公司創(chuàng)立后的成長,需要經歷做成、做大、做強和做久四個階段,也就是要走四步。
做成,求生存的階段。公司初創(chuàng),求存圖活乃為首要。將新立的展會項目做成,是這個階段的中心任務。做成的標準一般是:展會經前三屆經營,營收保持增長,小有盈利;項目團隊及其業(yè)務管理模式初步成型。
如以經營數據描述,展覽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營收超過500萬元(如項目在一線城市,應達800-900萬元以上),現場登記觀眾人數超過0.7-0.8萬人(如項目在一線城市,應達1萬人以上)。達到這些指標,就闖過做成這一關了。
做大,上規(guī)模的階段。在做成的基礎上,會展公司應及時轉入上規(guī)模階段。
做大規(guī)模的途徑大體分為三條:
一是做大單一項目,即不斷擴大已經做成的項目,促其跨上中型、大型、超大型三級臺階。從國內外展會規(guī)模看,3-5萬平方米為中型,6-10萬平方米為大型,超過10萬平方米為超大型。但并不是所有項目都能大型化的,尤其是在二線城市。
二是復制同主題項目,即將一地舉辦的某一主題項目在移植多地舉辦,形成連鎖展會陣勢。
三是繼續(xù)創(chuàng)辦新項目。
做大,就是擴張公司經營規(guī)模。我認為,營業(yè)收入超過5000萬元,年展覽面積總計超過10萬平方米,是公司做大的象征。
做強,提素質的階段。經營規(guī)模擴大之后,會展公司需要進入提升管理素質的階段。做強,旨在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行業(yè)影響力,促使公司在會展業(yè)及所服務的產業(yè)領域成為強者。在中罔,會展公司做強是有地域性的。
會展公司由大到強,必須依靠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的管理。而提升管理是系統工程,需要頂層設計,配套實施。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是按現代企業(yè)制度,完善公司治理體系;
第二是對標先進公司,明確企業(yè)價值主張,健全并優(yōu)化內部管理制度,尤其是強化財務預算、經營計劃、業(yè)務流程、人力資源等基礎管理;
第三是探索數字化會展,搭建并運維中臺;
第四是項目運營與資本運營相結合,推動發(fā)展。
做久,謀長遠的階段。在國際會展界,英德法美不少著名會展公司的歷史已逾80年。在中國,許多會展公司的“司齡”已超過20年了(部分知名公司已過而立之年)。中國會展企業(yè)謀劃長遠發(fā)展,做成“百年老店”,并非遙不可及。
謀劃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就是從發(fā)展角度思考公司未來5-10年的成長戰(zhàn)略,并布局落實。從國內外頭部會展企業(yè)的成長史看,大體分為兩條路徑:一是深耕會展業(yè),成為大型跨國公司;一是在某一垂直領域擴展,在相關產業(yè)鏈條中營造成長生態(tài)。
“四步走”各階段的特點。做成并做大,是會展公司初期發(fā)展的訴求。在這兩個階段,公司要有狼性,草莽式的野蠻生長相伴而行,不如此就難以求存圖活。
做強是在做大基礎上的選擇。在此階段,公司管理的升級跨檔不可或缺。管理上不去,就不可能實現做強目標。然提升管理素質絕非易事,公司內部因素往往是最大障礙。做強與做久相輔相成。做強需要做久引領,而做久需要做強支撐。
如評估中國會展公司的“四做”狀態(tài),本人看法是:一是少數新公司處于“做成”階段;二是絕大多數公司處于“做大”階段;三是少數公司進入“做強”階段,四是極少數公司步入“做久”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