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wèi)華
越讀越優(yōu)秀,這應該是教師的共識。回想從教20多年來的歷程,如果說有什么最讓我受益,那么除了不忘初心的努力和堅持,就是閱讀了。
閱讀像一把利劍,幫我劈開混沌迷惘的勞碌,伴我走出低谷,看見光明。閱讀讓我通透,感受文字帶來的慰藉;閱讀讓我平和,在情懷與現(xiàn)實間變得審慎與豁達;閱讀讓我豐盈,找到孤寂與喧鬧的平衡。在我家三面墻的書架上,最多的是詩歌、散文、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書籍。不論懷有什么樣的心緒,我都可在文字中找到共鳴。
我享受著閱讀帶來的幸福。教育文明博客平臺上,我上傳了200篇作品,都是明心見性后的感悟?!对谟诺娜兆印贰督逃芾怼贰冻砷L發(fā)現(xiàn)》等欄目里的長短文字,記錄了我的成長和發(fā)展。大量的閱讀點燃了我書寫的欲望,厚筑了我閱讀與寫作的根基。
由于工作變化和認知需要,我在閱讀上變得務實,開始大量閱讀與教育相關的書籍。有了文學類書籍做基礎,再讀教育類論著,那些理念與論斷似乎早就潛藏在我的腦海里,讓我有了做教育的堅定與自信。一路讀來所打下的根基,也讓我有一份對自我信念的篤定,在實踐與思考中,在讀與寫中,在自我分析與論證中逐步趨向認知的清明。
辦一所閱讀打底的學校,正是我期待的;辦一所有閱讀特色和烙印的學校,正是我踐行的;辦一所像閱讀城堡一樣的學校,正是我的教育夢想。我一直認為,學校教育如果要做減法,減到只剩一件事要做,那就是閱讀;學校教育如果要做加法,最應該加的也是閱讀。我想,我是個積極的閱讀推廣人,以身示范,讀寫在前。
燈塔閱讀體系的建設,讓師生的閱讀有方向、有依據(jù)、有內(nèi)容、有進度、有評價。“五位一體”燈塔課程的實施,就在于探索小學閱讀課程體系的構(gòu)建,以理念為指引,以內(nèi)容為載體,以管理為保障,以評價為推手,為課程落地保駕護航。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們使閱讀課程建設深入學校管理的每個領域、每個學科、每個人,形成全民共讀、全科共讀、全域共讀的“三全”共讀體系,形成共讀下的共寫、共寫中的共享、共享后的共榮“三共”成長模式。如今,學校師生閱讀已成常態(tài),閱讀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像呼吸一樣自然發(fā)生。
我期待教師在閱讀中找到不一樣的自己,發(fā)現(xiàn)更多未知的可能,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和業(yè)務素養(yǎng),變得知性優(yōu)雅、自信陽光、談吐有方;希望學生沐浴著陽光靜品書香,循著閱讀的方法,看見繪本的色彩,感受想象的力量,品味經(jīng)典的魅力,在語言中陶醉,在故事里徜徉。寫作的技巧和章法、文學的種子、語言敏感的觸角等,都會如春生萬物一般,隨著閱讀的累加而潛滋暗長。這就是我理想中的學校閱讀圖。用閱讀推動學校的發(fā)展,打通學校的管理,提升學校的品質(zhì),是我的愿景、目標,更是行動!
一個人可以越讀越優(yōu)秀,一所學校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