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貴
來訪者喵喵,因為情緒失控來做心理咨詢。
我問她在什么時候會情緒失控,她說是在工作時。喵喵簽約了一家直播公司,工作是為品牌商直播賣衣服,需要她把每一件衣服都上身展示,每天平均直播三場,辛苦歸辛苦,但喵喵也從工作中收獲不少,比如獎金、粉絲、成就感等等。
最近,公司里新來了一名女主播,畢業(yè)于電影學院,參演過幾部電視劇,雖都是小角色,但自帶粉絲和流量,第一次上播就突破了喵喵保持的銷售額紀錄,讓老板和品牌商笑得合不攏嘴,決定捧她當公司的頭號主播。
由于新同事缺乏工作經(jīng)驗,距離頭號主播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老板就讓喵喵帶著她一起直播??勺詮膬蓚€人開始搭檔,喵喵就屢屢出錯,報錯價格、說錯話,有時還會在直播時突然變臉。
喵喵的反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和直播間觀眾的質(zhì)疑。她自感慚愧,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可就在來咨詢的前兩天,喵喵竟然在直播時對新同事大打出手。為了避免惡劣影響,運營當即切斷了直播,但喵喵打人的視頻已經(jīng)被人錄了下來,發(fā)到了網(wǎng)上。當事人的粉絲在網(wǎng)上掐架,讓事態(tài)愈演愈烈,現(xiàn)在喵喵已經(jīng)被公司停職。
咨詢時,我在網(wǎng)上找到了喵喵打人的那段視頻,一邊看一邊詢問她問題。
“你一直盯著屏幕左下角,是在看評論嗎?”我問。
“是的,”喵喵點頭,“觀眾會在評論區(qū)提要求,比如讓我試穿某件衣服,或者詢問尺碼之類的,看到了我就會回答?!?/p>
“那會遇到讓你不高興的評論嗎?”我之所以這么問,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當評論區(qū)不斷有人夸贊喵喵的新同事好美、好漂亮、好溫柔時,喵喵的臉色就會出現(xiàn)變化。
喵喵接下來的回答,也印證了我的想法:“我太嫉妒了。明明她沒我直播得好,沒有我經(jīng)驗多,也沒有我口碑好,就因為演過幾部電視劇,比我多幾個粉絲,就能當頭號主播?”
“那些刷她好美好漂亮的評論,肯定都是她和她粉絲花錢買的水軍!”
“憑什么她一出現(xiàn),老板、客戶、粉絲,全被她搶跑了?那我這么長時間的努力和付出,都算什么?”
我平靜地聽完她的牢騷,說:“所以你最終忍無可忍,在直播的時候動手打了她。那么,打人的感覺怎么樣?”
喵喵沉默了一陣,嘆口氣說:“一開始挺爽的,但后果很嚴重,我有點后悔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
嫉妒是一種普遍的情緒反應。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一些嫉妒的體驗。
嫉妒并不是在隨機或盲目的比較中產(chǎn)生的,它總是存在于一些特定的社會比較的情境之中,
其產(chǎn)生需要四個條件:
我們會在與自己相似的人的比較或被比較中,因比不上對方而感到嫉妒。這是因為人們有心理平衡的需要,即人們傾向于某人與我既然擁有相似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社會階層,就應當有相當水平的成就。
而與完全不相干的人比較,不太會讓人們覺得心理不平衡,也就不容易引起嫉妒。
那些與自我相關(guān)度高的事物,是指我們一直以來所渴求的,又或是直接與核心的自我價值相聯(lián)系的事物。當所比較的方面與自我的相關(guān)度高時,我們就很容易因為他人在該方面比自己更優(yōu)秀,而引起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導致嫉妒的產(chǎn)生。
與他人作比較的時候,我們總會覺得那個人并不值得擁有那些優(yōu)勢或成就,我們會覺得那個人“運氣太好”。我們會為此感到不公和嫉妒。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種不公平感往往是僅來源于我們的主觀判斷。我們因為看不到別人所克服的劣勢,才做出這種“不公平”的判斷。我們越無法證明別人的優(yōu)勢是不公平得來的,我們的嫉妒感反而越強。
當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實現(xiàn)改變某件事時(想象的高控制力),我們傾向于嫉妒已經(jīng)在這件事上獲得成功的人。這種想象的控制力對嫉妒的影響,并不受現(xiàn)實狀況的影響。也就是說無論現(xiàn)實中自己對這件事是否有控制力,想象中的狀態(tài)才是影響我們嫉妒感的因素。
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們認為對方所獲得的成就是由于運氣,對于其他人而言,可以獲得同樣運氣的機會并不大(想象的控制力低)時,人們更傾向于羨慕對方;而當認為對方是通過自身努力而取得的成果,而自己也有可能通過努力得到類似的成果(想象的控制力高)時,人們更傾向于嫉妒對方。
當人們還沒有完全接受自己沒有那樣的好運氣時,人們會嫉妒身邊那些生來先天條件就特別好的人,這是因為在他們也沒有意識到的想象里,自己對這些方面仍然有著控制力(雖然事實并沒有),而一旦人們意識到了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無能為力,就不會再容易對這樣的人群產(chǎn)生嫉妒之心了。
破解嫉妒情緒的秘訣,在于兩點。
一是善于利用嫉妒“好”的一面。
善于利用嫉妒的人,看到他人的成功時,會產(chǎn)生被激勵的感覺,繼而通過模仿、觀察學習,進行自我提升,以嘗試接近或達到同樣的成就。
嫉妒所產(chǎn)生的激勵意識,在認知層面也有促進作用,能幫助我們更加專注地去做事,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社會競爭中所處的位置,幫助我們調(diào)整、運用生存策略。
二要避免嫉妒“壞”的一面控制我們。
首先,要學會識別哪些情形會激發(fā)你的嫉妒心,在遇到這些情形時,要對自己的情緒多一份覺察。其次,要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自信和自尊,因為嫉妒心往往是不安全感和低自我評價的產(chǎn)物。再者,要避免拿自己和別人比較。要知道,表面光鮮不代表內(nèi)心沒有黑暗的角落,那些看似完美的人,也有各自的掙扎。而你身上也可能擁有這些人無法企及的品質(zhì)和特質(zhì)。最后,不要讓你的嫉妒心激發(fā)你做出對別人言語上或者身體上的攻擊。如果你像喵喵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可以尋求專業(yè)幫助,來擺脫嫉妒的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