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海
北京市2008年9月啟動中小學社會實踐大課堂工程以來,懷北學校全面貫徹落實“北京市關于中小學社會大課堂工作的文件與會議精神”,嚴格執(zhí)行懷柔區(qū)教委“關于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實施方案”,以“實踐育人”為理念,結合學校實際,致力于打造社會實踐的特色,把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工作與國家課程建設有機整合,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建設,充分利用市、區(qū)、校三級實踐基地,深度開發(fā)基地資源,構建具有懷北學校特點的社會實踐校本課程。
一、構建一個體系——懷北學校學生大課堂基地課程體系
在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活動實施的進程中,我們結合學校實際,確定年級(學段)社會實踐活動目標,根據(jù)年級實踐活動目標,選擇最有利于目標實現(xiàn)的基地,進行基地資源的課程化開發(fā)。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懷北學校社會實踐活動課程體系”。使得學生從一年級入學到九年級畢業(yè)的九年在校學習過程中,接受程度上由易到難、內容上由淺入深、操作上由簡到繁、層次上由低到高的年級相對獨立,年級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助推大課堂活動的常態(tài)化。
二、突出“兩個重點”——實踐活動的規(guī)范性和實效性
1.規(guī)范性
(1)規(guī)范管理
我們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為了統(tǒng)籌管理1——9年的社會實踐,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大課堂工作的決策指揮。同時,我們將社會大課堂工作作為學校工作計劃的重要內容,列入學校工作日程。
(2)規(guī)范操作
有了健全的領導組織機構,有了明確的實踐目標,我們在操作層面上也是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程,從申報程序上我們嚴格執(zhí)行區(qū)教委大課堂辦公室的要求,規(guī)范做好每一項工作。
(3)規(guī)范案例
在大課堂工作中,我們非常注重實踐案例的撰寫,我們將案例撰寫作為突出大課堂實效性、構建課程體系,推進常態(tài)發(fā)展的重要載體。
2.實效性
大課堂活動的實效性是我校始終致力于的重點工作,也是我們?yōu)橹畩^斗的目標,更是區(qū)大課堂辦公室對我們明確的要求。我們從活動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做起,力爭做實、做細、做全,做到標準明確、指導細致、監(jiān)督到位。
三、實現(xiàn)“三個結合”——大課堂工作與學科、德育、團隊工作結合
1.大課堂工作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大課堂活動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自然與社會,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與社會資源,拓展學科學習空間、豐富學習資源、變抽象與單調為生動與形象,注重學生的親歷親為,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習實效性;實現(xiàn)“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到“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的理念轉變。
學生將圍墻里小課堂學習到的知識技能應用于沒有圍墻的大課堂之中,用以解決自然社會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在應用中加深知識技能的熟練程度、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了“學以致用”的真正含義、體會到了學習的真諦,從而更加激發(fā)了小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渴求知識的內驅力。
2.大課堂活動與學校的德育教育相結合
利用自然與社會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讓學生身臨其境,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與針對性。
與安全教育相結合;與環(huán)保禮儀教育相結合;與勞動教育相結合;與禁毒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與愛家鄉(xiāng)教育相結合。
3.大課堂活動與團隊工作相結合
利用社會資源,開闊團隊工作視野,拓展團隊工作活動空間,創(chuàng)新團隊工作形式,實現(xiàn)團隊工作與資源的整合。
四、抓實“四個環(huán)節(jié)”——“師先行”、“準備課”、“實踐課”、“總結課”
為了更好地突出大課堂活動的實效性,我們學校提出了“抓實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思路。我們認真地做好每一項具體工作,將大課堂活動的實效性落到實處。
1.師先行
為了減少活動的隨意性與盲目性,增強活動的計劃性與目的性,我們在確定了實踐內容、實踐教師之后,帶領實踐教師先期走進實踐基地,通過觀察、聽講解、咨詢等形式,深入了解基地情況,掌握第一手基地資源資料,結合自己所教學科、學生特點,認知水平確定實踐目標、實踐形式。師先行很好地解決“利用哪些資源”、“怎樣利用”、“需要基地提供哪些支持”、確定實踐活動內容等問題,為我們撰寫活動設計和上好準備課提供了有力支持。
2.準備課
準備課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活動順利進行做的一系列準備活動。準備課上的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在準備課上,通過老師的講解、圖片的欣賞、師生互動,讓學生對實踐基地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參與實踐的愿望,通過準備課讓學生知道為什么去基地、去基地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使他們心中有任務,實踐有方法;同時準備課中還認真對學生進行了安全、禮儀、環(huán)保、團結協(xié)作的教育。讓學生有備而來,滿載而歸。
3.實踐課
實踐課就是我們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實踐基地,開始進行實踐課的教學活動,帶組教師積極配合(每10名學生配有一名帶組教師),活動形式有講解、訪問、考察、咨詢、動手操作、實際體驗、小組合作等等。我們實踐教師團隊還在實踐活動中探索出了一種“任務驅動式”的實踐形式,就是,教師在前期準備時,充分考慮到實踐目標和活動形式,在基地導師的大力支持下,設計了若干實踐問題,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與優(yōu)勢,或個人或小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預定實踐任務,教師進行評價指導的活動形式。深受學生的喜愛,效果非常好。
4.總結課
在豐富多彩的實踐課中,學生們都積極參與體驗,在活動中都有出色的表現(xiàn),都有許多收獲、都有許多感想,他們渴望得到肯定與鼓勵,他們渴望展示自己的收獲,他們渴望與大家分享成功的快樂,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適時為學生搭建一個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平臺,創(chuàng)造一個交流溝通的空間,這就是“總結課”。
五、成果推廣與研究拓展
1.加快社會實踐課程建設步伐。
2.突出大課堂活動的實效性。
3.加快大課堂工作常態(tài)化進程。
4.完善大課堂實踐課程評價機制。
(此文為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利用學校周邊資源,開發(fā)大課堂基地活動課程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部分)D85E3800-4E58-40D1-A2DA-71842DE46F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