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語文同時具備著工具性與人文性,在當前的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較為關注,卻時常忽略其人文性。小學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階段,其品質和思想都在不斷成型。因此教師要利用語文課程中的德育性質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之前的純理論課堂已經不再適合,現在需要在課堂中融入德育教育,社會需要的是德才兼?zhèn)涞娜瞬?。小學之中語文又是德育教育滲透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品德和審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F在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缺乏德育的滲透,更加注重知識點的獲得,并且德育教育的方式也非常單一,起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語文課堂創(chuàng)新。
一、結合教材切入
教材是語文課堂的重中之重,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都來自于課本,從教材切入進行德育,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中有關德育的知識,再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德育教育。語文教材內容非富多彩,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等等,其中內容滲透著熱愛祖國、愛護大自然、幫助他人和尊守紀律等內容,所以教師要結合語文教材切入,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還能讓學生從德育中更加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語文教師在講解《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可以先讓學生理解井和挖井人是指的誰。在閱讀過程之中可以體現出對毛主席的敬佩之情,教師要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之中讓學生明白飲水思源的道理,還要養(yǎng)成懂得感恩的品質。在課文的學習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毛主席的好品質,最后可以讓學生們自己講一講,有沒有幫助別人的經歷,或者別人幫助自己的經歷,說說當時的感受,進行價值觀教育。
二、借助信息技術
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中,各種多媒體設備、信息技術已經逐漸變成輔助教學的主要方式。信息技術之中包含著廣泛的資源和信息,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挑選,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德育教育引導。教師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和家長進行交流,可以提高家長對學生德育的參與度。學校或者教師可以經常在家長群里發(fā)布一些德育教育內容,讓家長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提高他們對學生德育問題的重視,學校、教師和家長共同探討學生德育教育方式,深化對學生的德育。例如,教師在講授二年級下冊《坐井觀天》時,教師可以自己制作或者尋找《坐井觀天》的動畫視頻,給學生們觀看,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井底之蛙的見識淺薄。通過教師對課文講解和視頻的觀看,要讓學生明白在面對問題時不能像小青蛙一樣片面,要全面的、對立的看待問題,在意識到自己錯誤時要及時改正。
三、營造德育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建良好的德育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提高他們的參與度,促使學生在實際活動的過程中,充分探討課文中的思想,從而形成正確的品德觀念,同時也能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在教師營造的德育情景之中,學生可以更加感同身受的體會到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再進行升華和總結,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完整的德育教育。例如教師講解三年級下冊《我不能失信》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情景:如果你是宋慶齡,你會選擇在家等待有可能不回來的小珍,然后叫她學疊花籃,還是和爸爸去朋友家做客呢?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來感受到宋慶齡不愿意失信于人的美好品質。學生會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兩難選擇,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誠信是非常美好的品德,促使學生都可以擁有這一美好的品質。
四、開展實踐活動
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思想感情、道德水平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根據課本上的內容為學生設置實踐活動,組織和開展一些德育的實踐活動,并且也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開展一些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等受學生喜愛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教師要根據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對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進行設計和豐富,把課本上的德育內容轉化成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質和語文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講解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時,教師可以在班級開一個這樣的討論會:落花生有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高貴品質,那么我們的生活之中又有哪些食物或者人有這樣的品質呢?教師要讓學生們廣泛發(fā)言,在這樣的討論會中體會到“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夠只是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幫助”的人生道理,從而培養(yǎng)學生們的正確的價值觀和高貴品質。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需要教師多進行引導,語文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讓德育效果達到最佳。教師要努力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白玲.新課改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及實踐[J].當代家庭教育,2022(08):144-146.
[2]郭建龍.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2022(08):136.
[3]張小燕.發(fā)揮學科育人優(yōu)勢 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為例[J].遼寧教育,2022(0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