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春光,劉 軍,梁淑娟,鞠學紅,于少杰,李 偉,王明玲
(1.濰坊醫(yī)學院研究生處;2.濰坊醫(yī)學院心理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
學位論文抽檢作為一種評價方式,要與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比較,對學位論文的質量做出描述和判斷,就其價值和優(yōu)點給與解釋,對于其舛錯給與匡正。因此,檢視抽檢結果,審思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規(guī)避抽檢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對于提升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以W高校從2014年至2019年被抽檢的140篇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對學位論文抽檢方法、抽檢評價指標體系、被抽檢學位論文作者的人口學變量等因素進行分析。
被抽檢的學位論文送審3位評審專家,3位專家中有2位以上(含2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學位論文,將認定為“問題學位論文”;3位專家中有1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學位論文,再另送2位同行專家進行復評,2位復評專家中有1位以上(含1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學位論文,認定為“存在問題論文”。
學位論文抽檢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yè)型碩士兩類(見表1)。在專家評審過程中,采取了3種方式評議:一是根據各評價要素進行分項評價,專家分別根據要素的具體內容給出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差、不合格5個評價;二是對論文質量進行總體評價,專家分別從不同維度給出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差、不合格5個評價,并進行打分。三是專家根據論文整體情況撰寫給出語言描述性的評價意見。
表1 抽檢學位論文評價維度與要素
W高校被抽檢學位論文中優(yōu)、良學位論文98篇,占被抽檢學位論文總數的70%(見圖1)。從學習形式來看,全日制碩士學位論文76篇,占被抽檢學位論文總數的54.3%;同等學力碩士學位論文64篇,占被抽檢學位論文總數的45.7%。從學位類型來看,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115篇,占被抽檢學位論文總數的82.1%;專業(yè)型碩士學位論文25篇,占被抽檢學位論文總數的17.9%(見圖2)。
圖1 不同學位類型歷年抽檢數量及優(yōu)良率情況
圖2 分專業(yè)抽檢情況
評審專家對論文質量進行了總體評價,專家分別從不同維度給出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差、不合格5個評價。對評價結果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創(chuàng)新性及論文價值不高是學位論文存在的普遍問題,專業(yè)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質量比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整體上偏低。
筆者對評審專家給出的評價意見進行了文本分析,認為優(yōu)良學位論文具有相似的特征,例如明確的選題方向、適切的研究方法、標準的學術規(guī)范等。
學位論文選題要兼顧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既要創(chuàng)新又要量力而行。學位論文題目要緊扣論文內容,題目中的詞語要素要與論文邏輯框架遙相呼應,恰當反映研究內容的范圍和深度。正確把握研究對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學位論文選題的邏輯原則,題目應遵守命題的特點和文本法則,應厘清研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之間的邏輯勾連,否則學位論文的整體建構會出現邏輯混亂。論文題目字數要簡短精煉,一般字數不超過20個字。
“研究方法包括研究的途徑、工具、手段和程序,在學術史上,每門學科獲得重大進展往往都與方法論的突破緊密聯系在一起”[1],選取適切的研究方法直接關系到學位論文的創(chuàng)新,這與選題方向、研究內容、研究階段直接相關。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本體與研究對象課題之間的中介,是服務和服從角色。學位論文設計和撰寫過程中,為了出奇出新,容易偏重方法的選擇,忽視價值和意義的思考,研究方法成為“羅克拉斯蒂鐵床”,學位論文整體上削足適履迎合研究方法的需要,最后滑向“唯方法”的深淵。
學術規(guī)范包括內容規(guī)范和形式規(guī)范。學位論文的內容大概包括封面、論文獨創(chuàng)聲明、中英文摘要、關鍵詞、目錄、正文、參考文獻、致謝、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等。形式規(guī)范包括文字和標點符號使用規(guī)范、表格或者圖表使用規(guī)范、注釋和參考文獻格式規(guī)范、排版印刷裝訂規(guī)范等。學位論文應符合現代漢語的詞語、語句和標點符號使用規(guī)范,語句要通順達意,段落分配合理;表格或者圖表的使用要符合學科學術規(guī)范。
實行學位論文質量巡視制度,組織專家深入“問題學科”觀摩指導論文開題、答辯等關鍵環(huán)節(jié),以督促學科把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落實落細?!皢栴}學科”的學位論文必須全部參加盲審。無法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學科,撤銷學位授權,減少或者停止“問題導師”的招生,且不得申報各級課題或者獎項。抽檢中連續(xù)出現問題的導師,取消其導師資格。強化導師、答辯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責任意識,做到切實把關,不流于形式。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yǎng)的第一責任人,其學術水平、治學態(tài)度、自身素質是決定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因素,導師個體責任的缺失是目前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窘境,想要改善這種情況,應將學位論文抽檢結果作為導師遴選的重要指標,對于指導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的導師應及時撤銷導師資格。定期組織導師培訓,解讀研究生教育管理新政策,講解研究生招生、培養(yǎng)、學位授予有關規(guī)定,喚醒導師責任自覺,切實提升研究生導師培養(yǎng)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質。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學術素養(yǎng)的外在表現形式,研究生學術資源獲得能力、學術問題思辨能力、學術語言表達能力、學術作品寫作能力等都是決定學位論文品質上限的重要因素,研究生提升學術素養(yǎng)的基本途徑有閱讀專業(yè)或相關經典著作,閱覽高水平學術期刊,師輩學術指導和支持,參與學術對話和討論,撰寫發(fā)表學術論文、承擔科研項目或者課題等方式。因此,研究生自身的學術自省與自律是產出高品質學位論文的本源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