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靖靖
[摘 ? ? ? ? ? 要] ?為貫徹各專業(yè)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精神,以高職機械裝備類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為例,探討融入思政的重要性、策略、實施方式以及在考核評價中的實踐路徑探索。實踐表明融入思政教學后,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學習效果的提升。
[關 ? ?鍵 ? 詞] ?思政教學;高職教育;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18-0159-03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遵循[1]。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政資源,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是我校飛行器制造技術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獲得有關互換性、標準化和測量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為日后成為制造裝備類高素質技能人才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由于該課程既突出扎實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實踐性,在整個專業(yè)教學計劃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在該課程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對學生的綜合德育素養(yǎng)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一、思政融入課程的重要性與策略
所謂立德,即樹立德業(yè),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所謂樹人,即培養(yǎng)人才,出自《管子·權修》。立德樹人即指樹立德業(yè),培養(yǎng)人才。以往的大學教育,過于關注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考核,而忽視了對學生德育素養(yǎng)的培育與考察,出現(xiàn)了一些高智商但是“三觀”不正的學生,他們在社會中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慘痛的教訓一次次提醒關注大學生德育素養(yǎng)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
教,上所施,下所教也,是我國古代《說文解字》對教育的界定。教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鬃釉唬骸凹河⒍⑷耍河_而達人?!睆娬{教師要做學生的表率。為了更好地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讓各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在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中融入思政教學,幫助學生五育全面健康成長,可采用四步走的策略,具體如下。
1.修訂課程標準,將五育融入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中,將思政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突出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從教師端強化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將這種重視細化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慢慢滲透到學生心中。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將課程的素質目標調整為: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正確的價值取向,健康的體魄;良好的職業(yè)操守,科學的職業(yè)態(tài)度,規(guī)范的職業(yè)意識;不怕苦,不怕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絲不茍的嚴謹態(tài)度;嚴謹?shù)目茖W精神,不畏艱難,敢于拼搏的探索精神;樂于奉獻的團隊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2.梳理課程中各章節(jié)教學內容,按照教學目標,結合教學重難點、教學設備、教具、學生特點、社會發(fā)展尋找合適的切入點,將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課程設計中。
3.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融合的模式,在實踐中滲透思政教育,達到利用課堂教學,破解知識與價值之間的割裂,既有溫度又有深度,將立德排在第一位。
4.在考核過程中融入思政內容,在師生互評中反饋學習效果,通過對反饋信息的復盤,進一步完善課程思政內容建設,為課程后期教育教學改進提供參考,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二、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的實施
(一)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
2021年4月13日,全國職業(yè)教育大會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yè)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國家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大軍。早在2019年,國務院印發(fā)《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yè)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激勵學生認識到高職生的未來前途也一片光明,不應自暴自棄,不求進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
(二)在教學設計中,找準融入思政元素切入點
在課程教學設計中,要根據(jù)課程內容、學生特點,充分考慮學生學情,通過對課程整體教學內容的梳理,本課程的思政內容切入點可有以下幾點。
1.開篇部分:主要解決為什么學習這門課程,學了有什么用?如何學?可利用熱點時事新聞,滲透正確的價值追求,增強民族自信,了解本課程學習的實際應用意義、后續(xù)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在未來從事的職業(yè)中本課程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2.尺寸極限與配合部分:結合實訓裝置,可采用將學生化身為質檢員的形式,將尺寸檢測,孔、軸配合知識點的學習中融入實事求是的職業(yè)操守、科學嚴謹?shù)穆殬I(yè)態(tài)度中。通過反面案例來警示學生安全第一,生命至上,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面對未來的職業(yè)。在學習與實踐中提示學生保持一絲不茍的嚴謹態(tài)度、科學精神的必要性。
3.幾何公差與表面粗糙度部分:將當前智能制造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工業(yè)4.0智能工廠、增材制造與目前國家對工匠、勞模的宣傳重視程度為切合點,引入大國工匠精神的學習,引發(fā)學生思考:科技在飛速發(fā)展,為何還要弘揚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會過時嗎?如何在學習中傳承工匠精神?同時將幾何公差與表面粗糙度的知識和工匠精神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思考學習本專業(yè)知識在當今的生產中有何用?工匠的存在說明在機器制造過程中有哪些東西是無法完全用機器來替代的?以問題為導向的模式,引導學生討論,搭建出知識點與工匠精神之間的學習橋梁,并在探究中滲透工匠精神,讓學生明白科技在發(fā)展,工匠精神因時代不同,雖對工匠精神的要求會有所變化,但是工匠精神的內涵永遠值得發(fā)揚。工匠精神需常在常新,激勵學生向勞模、工匠們學習,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工匠精神的內涵。D0F129B2-0174-4FBD-929F-05C24E324084
4.在測量技術與量具部分:可以融入“落后就要挨打,強國有我”的思政內容。我國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奮斗,雖已實現(xiàn)“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夢想,但在看到國家富強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在一些技術上受制于發(fā)達國家的困境。通過列舉一些現(xiàn)實問題,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腳踏實地,利用所學知識,投身于建設科技強國的隊伍中。
5.互換性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理論的學習還需要實踐來進行檢驗,從而實現(xiàn)知行合一。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結合任務目標與學生學情進行分組任務,民主選出小組長,小組完成任務組內互評。在實踐中通過反復訓練,將遵守安全規(guī)范、職業(yè)規(guī)則、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進行滲透。讓學生意識到遵守職業(yè)操作規(guī)則,團隊合作,用包容的心去對待身邊人的重要性,同時也激發(fā)學生勇于思考與擔當,在小組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三)在教學實施中,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浸潤思政教育
1.以問題為導向實施思政教育。開好篇,才能謀好局。對于互換性的概念,互換性與測量技術之間的聯(lián)系,可結合2021年的航天大事件熱點新聞,引出國人的航天夢、強國夢。從天宮一號到空間站,從神舟八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交互對接到出艙活動,在一系列發(fā)展進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國家的強大,剖析在飛船對接中用到了哪些關鍵的技術,談論是什么保障了探索太空未知夢想的不斷實現(xiàn),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互換性技術起到什么作用,將互換性學習與航天夢、機械制造、智能裝備聯(lián)系在一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從熱點事件出發(fā),在無聲中增強作為國人的民族自信、人民幸福的意識,也增強學生對探索未知的向往。
2.典型案例法滲透思政教育。在探索實現(xiàn)互換性的條件時,標準化的實施對互換性生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引用北宋平民畢昇經過不斷的實驗和摸索,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故事。活字印刷術成功地運用了標準件、互換性等一系列標準化的原則和方法,是通用和互換的典范。兵馬俑、古代戰(zhàn)車都蘊涵了古人應用互換性的思想,激發(fā)學生不斷探索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體會互換性技術的應用為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
在量具方面,我國的王莽卡尺出現(xiàn)在公元9年,而西方在1973年才發(fā)明了游標卡尺。智慧的古代中國人走在了文明的前列。
在當代,英雄不問出處,人人皆可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從籍籍無名的技校生到聲名鵲起的大工匠——“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方文墨,他從技校畢業(yè)后,憑借自身的不懈努力創(chuàng)造了“文墨精度”,而當時精密機床的加工精度為0.010毫米;大國工匠胡雙錢35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yè)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詮釋了中國工匠的精神。大國工匠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成為行業(yè)的典范,人民敬仰的大工匠,締造出一個又一個中國制造的神話。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告訴學生只要心懷夢想,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貢獻。作為高職生,未來一片光明。
3.項目任務驅動法滲透思政教育
在實訓教育中,通過播放某企業(yè)職工上班玩手機,引發(fā)事故的教育短片告誡學生要關注安全問題;用全國發(fā)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的數(shù)據(jù)來警示學生規(guī)范操作,珍愛生命的重要性。在實驗中,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訓練學生養(yǎng)成認真對待任務,積極參與實踐,正確使用設備、愛護設備,認真記錄數(shù)據(jù)的好習慣。通過悲痛教訓,強化生命至上、科學嚴謹?shù)闹匾?。通過我國載人航天團隊,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團隊取得的突破,讓學生認識到我們國家的強大,也突出在危難之際,各族人民團結一致,才能戰(zhàn)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團結互助的重要性不僅體現(xiàn)在危難時刻,無論是實訓場地,還是社會的角落都需要。在困難面前,積極應對,方法總比困難多。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實訓結束時,學生通過整理,清掃場地,關閉電源,垃圾分類投放,增強學生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意識,也讓學生認識到所有的成就均來自勤勞的雙手,勞動最光榮,不能得過且過,不能碌碌無為地對待學習與生活。
(四)思政融入考核評價,形成良性循環(huán)
融入思政后,教學評價的內容將更加多維度,除了學生的出勤、課堂參與度等內容,還包含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價值取向、安全與生命意識、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工匠精神、科學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勞動意識、綜合應用能力等,將學生德育貫穿于考核的全過程,做到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考察。將考核滲透到每一堂課中,借助線上教學平臺,可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實時參與度、綜合表現(xiàn)以及學生訴求與思想轉化情況。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目前我校已采用從課堂互動交流、教學效果、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六方面進行評價,學生通過匿名的形成全員參與,對教師進行全程量化打分,同時可給教師評語。目前該課程學生對教師的各項評分均在90分以上,雖然課程內容涉及面廣,綜合應用題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學生的期末總評平均分提高到75分以上,沒有學生因平時考核不達標而被取消期末考試資格,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得到了穩(wěn)定的提升。同時師生關系融洽,學生課后也能與教師保持順暢溝通。師生互評的方式,也激勵教師不斷與時俱進,不斷關注專業(yè)發(fā)展,不斷豐富教學案例,不斷完善教學設計,凸顯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
三、結語
挖掘專業(yè)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還可有效拉近課程與實際生產、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讓專業(yè)知識更加容易理解,讓學生知曉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學的問題。在學習中強化思想道德修養(yǎng),滲透正確的價值取向,塑造正確的職業(yè)觀,端正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學生更加積極探討與交流,從知識的學習到方法與觀點的滲透,加深對文化理念的理解,更加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互動更加順暢,在教學中滲透思政教學,積極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的號召:“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參考文獻:D0F129B2-0174-4FBD-929F-05C24E324084
[1]管小青.精準教育與協(xié)同育人: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兩個著力點[J].高等職業(yè)教育探索,2021,20(6):15-19.
[2]標準小故事[J].中國標準導報,2014(3):90.
[3]劉東瑞.世界上最早的游標量具:新莽銅卡尺[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21(6).
編輯 魯翠紅
Exploration on Integrating the Course of 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YAO Jing-jing
Abstract:All professional courses need to go together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spirit that all professional courses should be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urses,taking the course of 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strategies,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s well as the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paths i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learning effect.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D0F129B2-0174-4FBD-929F-05C24E324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