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東
[摘 要]體育教育方法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任務所實施的工作方法。在確定了教學任務和教學內(nèi)容后,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就成了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途徑。因此,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建立一定的課堂模式,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體育鍛煉;教學方法;訓練手段;技術動作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課堂教學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學生知識的多少和能力的強弱,客觀地反映出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而改革課堂教學就需要教師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千方百計地提高教學效率。
一、改進教法,因材施教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盡快掌握技術動作,就必須采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常規(guī)教法通常是教師先講解,后示范,再練習。在教學實踐中,我結合學生已有知識、技能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據(jù)教材中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難易程度,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學新教材中“單杠單掛膝擺動”這一內(nèi)容時,考慮到學生對新教材沒有直接的印象,需要通過觀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正確的動作表象,我先做示范,而后再講解動作要領、技術關鍵、預防錯誤的方法等,以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并通過反復練習掌握動作。對于舊教材中的內(nèi)容,我先糾正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然后再強化訓練。例如,在鉛球教學中,考慮到這一學習內(nèi)容學生以前接觸過,技術動作基本掌握,只是不同階段在技術上各有側重,我在課堂上減少不必要的講解示范,教學重點放在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上,然后再反復強化練習,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對于技術復雜且難度大的教學內(nèi)容,先超前誘導,后教學訓練。例如,在“背越式跳高”教學中,先利用理論看錄像、掛圖,了解背越式跳高的動作結構和技術細節(jié),然后進行技術分析,找出背越式跳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技術,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概念和超前印象。在教學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學順序,即先教助跑起跳,再教過竿落地,而是就對背越式過竿這一特殊動作加強訓練,熟練后再進行其他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最后進行組合完整技術的訓練,這樣技術復雜且難度較大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也很容易掌握。而對于相對容易掌握的教學內(nèi)容,先啟發(fā)引導,后歸納總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和主動鍛煉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對身體素質(zhì)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教授一些新技術,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對身體素質(zhì)較差、技術不熟練的學生,可以采用多幫助指導、放慢練習節(jié)奏、減少運動負荷、降低練習標準、循序漸進提高等辦法。訓練中按學生體能和技能的差異分組,采用技術晉級制度(B.C升級制度),調(diào)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練習中提高了動作的質(zhì)量,形成了不甘人后的競爭意識,促進了身體素質(zhì)和技術的提高。
二、對癥下藥,提高效果
在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學業(yè)繁忙,且面臨中考和會考的壓力,對體育鍛煉存在模糊的認識,對體育學習也有倦怠消極的心理,導致課堂練習不主動、不積極,對什么樣的教材、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不感興趣。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不能挖苦打擊學生,要采用正面引導、個別談話的方式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擺正體育鍛煉與文化學習的關系,講清體育鍛煉不但不會影響文化課學習,反而會提高智力和學習成績。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克服不利因素的困擾,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要對癥下藥,改進教法和訓練手段,用新穎的場地器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適當降低標準,采用具有娛樂性和競爭性的學生喜愛的練習方法調(diào)動他們練習的主動性。例如,在練習急行跳遠時,部分女生腿部力量較差,為了提高腿部力量,可以采用跳躍性的輔助練習(單、雙腳跳躍)。練習一段時間后,隨著疲勞出現(xiàn),有些學生出現(xiàn)了“溜邊”現(xiàn)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在場地畫上比較新穎的格式,制定簡單的規(guī)則,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nèi),用單、雙腳,多級跳等跳躍過這些小格子,看哪些小組獲勝。又如,在單杠慢翻上教學中,有少數(shù)體質(zhì)較弱和技術差的學生,總是不敢練習,教師可以給他們講解動作要領,指導他們怎樣克服心理障礙,同時加強保護措施,在器械下都放上體操墊子。這樣完成幾次練習后,學生都能完成慢翻上動作。
教師要多關心和指導學生,幫助他們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樹立信心。學生有進步時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激發(fā)他們鍛煉的興趣和熱情,增強他們“我也能完成”的信心,喚起他們獲得成功的愿望,使學生消除對體育鍛煉的模糊認識,克服課堂消極倦怠現(xiàn)象,從“厭學厭練”變成“愿學愿練”和“會學會練”。正如一名學生所說:“以前那樣上體育課太不應該了,還不如放下包袱,在體育課上活動一下筋骨,經(jīng)過一番鍛煉后再學習,這樣頭腦更清醒,學習知識記得牢靠?!?/p>
三、形象生動,巧用手段
在跑的基本功教學訓練中,學生掌握不好小步跑扒地動作,為了通俗易懂,在講述中我把小步跑的動作形象比作小馬奔跑時馬蹄的扒地動作,學生一聽就懂了,一模仿便會了。在教學太極挙十二式中的“白鶴亮翅”時,由于動作路線較復雜,學生一時難掌握,記不住動作路線和順序,在講解時我把這一動作形象地比作小貓洗臉,左洗一把,右洗一把,并一邊說一邊做示范,還幽默地說:“我就是老貓,你們是小貓在學習洗臉?!睂W生們一聽都笑了,而且一下子就記住了。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運用形象、生動、幽默、簡練的教學語言,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學得更扎實。
為了使學生準確掌握動作要領,糾正和預防錯誤動作,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巧用教學手段。例如,在頭手倒立教學中,為了糾正學生頭和手的位置錯誤,可以在墊子上用白膠布粘上一個等腰三角形,并用力學原理講清“只有穩(wěn)固的支架,才能立穩(wěn)”的道理。這樣學生在練習中就有目標可依,能夠擺正頭和手的位置,也明晰了概念,懂得了原理,很快就糾正了錯誤。又如,在引體向上訓練中,學生出現(xiàn)了分腿、屈腿的現(xiàn)象,我讓學生在雙腳或雙膝處夾上一個小紙片,要求握杠懸垂和全身放松,以減少對抗肌參與工作,充分發(fā)揮主動肌的作用,通過放松把對抗肌變?yōu)閰f(xié)同肌。再如,在速滑直道滑跑教學中,一些學生頭左右擺,肩兩邊翹,腰來回扭,手臂亂擺,暴露出單支撐蹬冰時間短、雙支撐蹬冰無力、滑行重心不穩(wěn)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運用移動重心瞬間定位法,即單支撐蹬冰階段,支撐腳的腳尖、膝尖與上體的鼻子尖垂直成一線,同時要求收腿、擺腿、下刀、自由滑進都要保持上體相對平穩(wěn);雙支撐蹬冰階段的蹬冰不要突然用力,要逐步加力完成動作,以免影響重心的平衡移動。“三尖”定位相對地保持較長的單支撐自由滑近距離,但“三尖”定位是瞬間完成的,結合教學實際可以采用相應的位助練習:1.滑跑基本姿勢練習;2.重心移動模仿練習;3.冰上雙支撐蹬冰弓箭步重心移動;4.滑跑幾步后單支撐自由滑進;5.擺臂定位練習等。通過巧用“三尖”定位練習和其他輔助措施,幫助學生解決滑跑重心不平穩(wěn)的問題,掌握重心移動這一關鍵性技術要領。
四、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特長
體育教學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向學?;蛏鐣斔秃细袢瞬诺闹厝?。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學會進行技術分析,掌握動作要領,還要引導學生在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中,克服缺點,糾正錯誤,改進技術,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防止運動損傷。教師要運用相關學科的知識,向學生闡釋體育運動中出現(xiàn)的心理和生理變化,逐步引導學生探究和掌握體育運動的規(guī)律和方法。在課堂練習中,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勤思維,勤練習,不怕苦,自覺鍛煉??梢宰屆總€學生輪流當體育小組長,并選擇一部分優(yōu)秀小組長領做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在教學和訓練中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實踐證明,只要研究教法和訓練手段,多動腦筋,科學選擇和靈活運用教法,不斷總結教與學的規(guī)律,就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一教就會、一講就懂、示范一看就明、糾正一試就靈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公行.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因素與作用[J].考試周刊,2009,(40).
[2]楊秀.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3,(02).
[3]鐘啟泉.教學方法概念的詮釋[J].教育研究,2017,(1).
[4]劉麗等.提高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使用效果的幾點思考[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05).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