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歷法與社會變革:“三百年斗歷改憲”的學理依據(jù)

        2022-05-16 03:06:24王洪軍
        東南學術(shù)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歲首顓頊歷元

        王洪軍

        儒家經(jīng)典《尚書》以觀測四仲星敬授民時開篇,因而治歷授時成為社會法度建立的權(quán)力標志之一,并逐漸演變?yōu)槿寮业暮诵淖h題?!吨芤住じ镓浴吩唬骸皾芍杏谢?,《革》。君子以治歷明時?!毕嘌匾猿?,社會變革必須改歷授時的思想便被確定下來。《禮記·大傳》申論說:“立權(quán)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1)孔穎達:《禮記正義》卷三十四,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506頁。頒布歷法、改正朔、易服色等就成為傳統(tǒng)社會發(fā)生變革的標志。夏商周分別以建寅(正月)、建丑(十二月)、建子(十一月)為歲首,即三代歷法的“三正說”,也是受命易代“改正朔”學說的理論來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十月為歲首;劉邦建漢,承襲秦制,依然以十月為歲首。司馬遷以為:“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2)司馬遷:《史記》卷二十六《歷書》,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256頁。由于沿襲故秦制度,未能體現(xiàn)出受天明命即“順承厥意”而進行王朝變革的實質(zhì)與意義,漢人由此展開了四百年的漢代正朔的歷法之爭。

        一、陰陽五行與秦及漢初《顓頊歷》的確立

        我國古代先民長期觀測天文、體察物候,根據(jù)天象變化、季節(jié)更替規(guī)律與物候的關(guān)系,由此創(chuàng)建了歷法。經(jīng)過漫長的觀象測時、歷數(shù)驗算,古代的歷法逐漸完善。古人治歷大體有四端,即立元、測候、察度、定朔。五代時后周端明殿大學士王樸將其描述為一個煩瑣而巨大的工程:“包萬象以為法,齊七政以立元,測圭箭以候氣,審朓朒以定朔。明九道以步月,校遲疾以推星,考黃道之斜正,辨天勢之升降,而交蝕詳焉。”(3)歐陽修:《新五代史》卷五十八《司天考》,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671頁。歷法需要多年、十數(shù)年,甚至是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赝适罚妒酚洝氛J為,考定星歷、確定歷元是從黃帝開始的,古六歷《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魯歷》,根據(jù)三王不同法的原則,歷元分別確定為辛卯、乙卯、丙寅、甲寅、丁巳、庚子。秦人使用《顓頊歷》,漢承秦制,最初使用《顓頊歷》,以乙卯為歷元。漢武帝太初改歷,以甲寅為歷元。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推終始五德之傳,認定統(tǒng)一的秦國為“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4)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237頁。戰(zhàn)國鄒子學派終始五德傳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記錄于《呂氏春秋·應(yīng)同篇》,顯然大一統(tǒng)的觀念由來已久,而秦國很早就有統(tǒng)一六國的自信。以十月為歲首,是《顓頊歷》的歷元特點。劉樂賢研究睡虎地秦簡《日書》發(fā)現(xiàn):“根據(jù)《日書》通用的歷法是《顓頊歷》(朱文鑫、新城新藏推定秦國自秦孝公二年起使用《顓頊歷》,《史記·秦本紀》述昭王時期事時始用《顓頊歷》),推定《日書》成書的上限不會早于秦昭襄王時期?!?5)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的內(nèi)容、性質(zhì)及相關(guān)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3年第1期。也就是說,秦國使用《顓頊歷》要早于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清人汪曰楨《歷代長術(shù)輯要》以為:“漢用《殷術(shù)》,丁卯蔀七十年,十丁亥,十一丙辰,正乙卯,三甲寅,六癸未,八壬午朔。《顓頊術(shù)》十丙戌,正乙卯,三甲寅,五癸丑,七壬子,九辛亥朔。按《通鑒目錄》載劉氏《長術(shù)》起此年(乙未,秦子嬰元年,漢高祖元年),漢初承秦仍以十月為歲首,用殷術(shù),或云仍用《顓頊術(shù)》,今從劉氏《長術(shù)》兩存之?!蓖羰献宰⒃唬骸耙允肺目贾?,似《殷術(shù)》為合?!?6)汪曰楨:《歷代長術(shù)輯要》卷三,光緒四年刻本?!顿Y治通鑒目錄》即司馬光撰寫的《資治通鑒》提要,其卷三載:“漢初用《殷歷》,或云《顓頊歷》,今兩存之。”(7)司馬光:《資治通鑒目錄》卷三,四庫全書本。所以,宋以后有學人開始懷疑秦及漢初使用的歷法是否《顓頊歷》。陳垣《二十史朔閏表·例言》也說:“漢未改歷前用《殷歷》,或云仍秦制用《顓頊歷》,故劉氏、汪氏兩存之。今考紀、志多與殷合,故從《殷歷》?!?8)陳垣:《二十史朔閏表》,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頁。饒尚寬、曾憲通與日本學者新城新藏對于秦及漢初使用《顓頊歷》都提出了異議。實際上,《史記》明確指出,秦及漢初使用《顓頊歷》,司馬遷參與了《太初歷》的制定,對于改歷之前的歷法是不會混淆的。而班固《漢書》一仍史遷之說,并沒有提出異議?!端囄闹尽酚涊d:《黃帝五家歷》三十三卷,《顓頊歷》二十一卷,《顓頊五星歷》十四卷,《夏殷周魯歷》十四卷,《漢元殷周諜歷》十七卷。所以,秦及漢初使用《顓頊歷》是確定無疑的。

        歐陽修《新唐書·歷志》記載:“《洪范傳》曰:‘歷記始于顓頊上元太始閼蒙攝提格之歲,畢陬之月,朔日己巳立春,七曜俱在營室五度’是也。秦《顓頊歷》元起乙卯,漢《太初歷》元起丁丑,推而上之,皆不值甲寅?!?9)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二十七上《歷志三上》,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602-603、602頁。“太始”即“泰始”,意謂上古帝王創(chuàng)建之初?!伴懨伞保肿鳌伴懛辍薄把煞辍?。太歲在甲曰閼逢,大歲在寅曰攝提格;月在畢陬,正月也。就是說,顓頊帝創(chuàng)建歷法,歷元始于甲寅年正月朔日己巳立春之時,日、月以及熒惑星(火星)、辰星(水星)、歲星(木星)、太白星(金星)、鎮(zhèn)星(土星)五行星俱在營室五度。文獻中記載的《顓頊歷》,出現(xiàn)了乙卯、甲寅不同的歷元,這也是學人懷疑《顓頊歷》的主要原因。

        僧一行在《大衍歷議》中稱“《顓頊》,其實夏歷也”,(10)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二十七上《歷志三上》,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602-603、602頁。但他并沒有進行嚴格的論證。曾憲通比較了望山戰(zhàn)國簡與睡虎地秦簡的《日書》,對照秦楚月名,認為:“秦以建亥之十月為歲首,九月為歲終,屬顓頊歷?!赜妙呿湚v只改歲首而未改月次及四季搭配,所以秦歷既不稱夏歷十月為正月,亦不改夏歷正月為四月,因而秦歷的月次與春夏秋冬搭配亦與夏歷相同。”(11)曾憲通:《楚月名初探——兼談?wù)压棠怪窈喌哪甏鷨栴}》,《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1期。實際上,董作賓《殷歷譜》中已提出這樣的觀點:“一行所論述,及其定顓頊為夏歷,殆已信而有征矣?!?12)董作賓:《殷歷譜》,《甲骨文獻集成》第三十一冊,藝文印書館1977年版,第94頁。《夏歷》的歷元就是甲寅,而以乙卯為歷元,乃“漢人依歲星及干支紀年而逆推之歷元,非古《顓頊歷》所能有也?!?13)董作賓:《殷歷譜》,《甲骨文獻集成》第三十一冊,藝文印書館1977年版,第94頁?!兑髿v》取舍于《夏歷》,歷元皆為甲寅,《顓頊歷》以甲寅為歷元,有兼取二家之意,這也是孔子“從周”思想的實踐。

        秦及漢初雖然選擇《顓頊歷》,但月序遵從了夏歷的約定,這就出現(xiàn)了以十月為歲首的建亥之月的說法。如果不考慮歷法本身的因素,以十月為歲首,時序則從夏歷,這樣記錄月時在生活中會出現(xiàn)諸多不便。從陰陽周復運行的規(guī)律來看,陽氣從建午始消,建亥之月陽氣并未剝盡,建子之月陽氣銷盡再生,新生事物開始醞釀,這是周人以十一月為歲首的最樸質(zhì)的“惟時”意味。然而,研究者幾乎忽略了終始五德說在秦歷法確定過程中的深層內(nèi)涵。秦確定以十月為歲首,理由是秦文公出獵獲黑龍,鄒衍弟子認為這是秦人的祥瑞。周為火德,以赤雀為符,秦代周,必為水德。水德,色尚黑,位在北方;音尚大呂,大呂乃陰律之始;十月卦為“坤卦”,純陰之象;以十月為歲首,正是孟冬之月,也是純陰之月;朝賀皆在十月朔等。所有的改制完全符合水德、十月為歲首、色尚黑、數(shù)六的文化特征,如此的文化乃至政治建構(gòu),其目的是最終建構(gòu)起適合秦人文化特點的新天人模式。

        二、儒家經(jīng)學理論影響下的太初改歷

        公元前206年九月秦二世亡,三世子嬰立,十月劉邦入武關(guān),至霸上,同年被立為漢王,張蒼推終始五德傳,以為漢當水德,襲秦正朔,用《顓頊歷》,服色尚黑如故。漢以十月為歲首,并不是明習律歷之張蒼一個人的貢獻,星占家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劉邦十月至霸上時,五星聚于東井,占星家以為是漢家得天下之象,這也是推終始五德傳必須有的祥瑞。五星聚于東井出現(xiàn)的時間,北魏高允有異議:“金、水二星常附日而行。冬十月,日在尾箕,昏沒于申南,而東井方出于寅北。二星何因背日而行?”他的結(jié)論是“前三月聚于東井,非十月”。(20)魏收:《魏書》卷四十八《高允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068頁。然而,“前三月”是指秦十月的前三月,就是夏正的七月,時間依然是一致的。

        《顓頊歷》在漢代使用了40年后,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公孫臣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的建議,認為漢當為土德。此前賈誼也提過改正朔的建議,因人微言輕而未受到重視。前者是陰陽家,后者為儒家,二人都從客觀的歷史事實出發(fā),提出了改正朔的主張。提倡使用《顓頊歷》的張蒼,此時態(tài)度已有所妥協(xié),提出歷法依然從水德,使用《顓頊歷》,服色則變成外黑內(nèi)赤,因為十月陰氣在外,陽氣尚浮于內(nèi)。然而,這只是表面原因。班固指出真實的原因:“正朔服色,未睹其真,而朔晦月見,弦望滿虧,多非是?!?21)班固:《漢書》卷二十一上《律歷志上》,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974頁。以漢文帝時期為例,《漢書·五行志》載:“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在婺女一度。三年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在斗二十三度。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在虛八度。后四年四月丙辰晦,日有食之,在東井十三度?!?22)班固:《漢書》卷二十七下之下《五行志下之下》,第1501頁。本應(yīng)在朔日發(fā)生的日食,卻出現(xiàn)在前一月的晦日,顯然,歷法已經(jīng)后滯一日,可見賈誼、公孫臣改正朔的建議是有歷法失真作為依據(jù)的。而歷法失真應(yīng)該是漢文帝下定決心改正朔、易服色最根本的原因。漢武帝時期,儒家漸趨掌握政治話語權(quán),純陰用事已經(jīng)不符合蓬勃崛起的帝國以及年輕漢武帝的理想和要求,改變歷法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雙重需要。元封七年(前104),《顓頊歷》使用了102年后,司馬遷、公孫卿再次提出改正朔的理由就是“歷紀廢壞”?!稘h書·五行志》記載了漢武帝太初改歷前10次日蝕,其中3次發(fā)生在朔日,6次發(fā)生在晦日,1次先晦一日,歷譜出現(xiàn)了嚴重的失真。因此,在儒家經(jīng)學理論的推動下,漢武帝進行改歷,將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以正月為歲首,色尚黃,數(shù)用五,協(xié)音律。東漢邊韶曰:“孝武皇帝攄發(fā)圣思,因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乃詔太史令司馬遷、治歷鄧平等更建《太初》,改元易朔,行夏之正?!?23)范曄:《后漢書·律歷志中》,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035頁。這是我國古代行夏之正的開始,一年之始在冬至。

        司馬遷《史記·歷書》記載:“更以(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24)司馬遷:《史記》卷二十六《歷書》,第1260-1261頁。歲在甲曰焉逢,寅曰攝提格,即歲在甲寅年。畢聚又作畢陬,正月得甲則曰畢,十二月中之正月為陬。原本《顓頊歷》歲首為建亥,改在建寅,即太初元年甲寅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為歷元,而太初元年實際干支是丁丑,唐順之辨之曰:“武帝太初元年丁丑,然則《范志》所謂太初歷元用丁丑,即以太初元年為元也,非推上古之元也。太史公所紀武帝之詔曰,其更以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年名閼逢攝提格,是推上古之元得甲寅之歲,其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故武帝時以太古甲寅歲為起歷之元也,故曰其更以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猶言以七年為上古甲寅之歲也。上古太初應(yīng)合璧連珠之瑞,今以太初紀年,元起丁丑,亦與甲寅同耳,非元封七年即甲寅也?!?25)唐順之:《稗編》卷五十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實質(zhì)性目的還是為了迎合日月若合璧、五行若連珠的祥瑞之象,即漢武帝改水德為土德的受命之符。

        《后漢書·五行志》載,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甲子朔出現(xiàn)日蝕,建武三年(27)五月乙卯晦日蝕,建武六年(30)九月丙寅晦日蝕,建武七年三月癸亥晦日蝕。建武八年,太仆朱浮、太中大夫許淑等以為歷朔不正,應(yīng)當更改,未果。直到漢章帝建初六年(81),《五行志》記載了14次日蝕,只有2次發(fā)生在朔日,其余12次均發(fā)生在晦日。顯然,晦朔弦望失時,差天一日。賈逵論歷曰:“以《太初歷》考太初元年盡更始二年二十四事,十得晦。”又曰:“以《太初歷》考建武元年盡永元元年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弊詈蟮贸鼋Y(jié)論說:“《太初歷》不能下通于今,新歷不能上得漢元。一家歷法必在三百年之間。故讖文曰‘三百年斗歷改憲’。漢興,當用太初而不改,下至太初元年百二歲乃改。故其前有先晦一日合朔,下至成、哀,以二日為朔,故合朔多在晦,此其明效也?!?30)范曄:《后漢書·律歷志中》,第3028、3036頁。《太初歷》運行了189年,歷譜也出現(xiàn)了嚴重失真的情況。

        三、“以符為驗”:東漢四分歷的讖緯影響

        西漢太初改歷與劉歆制作《三統(tǒng)歷》,都是在經(jīng)學思想指導下的歷法革新。西漢末經(jīng)歷莽新,降及東漢,神道設(shè)教的天人之學呈現(xiàn)出扭曲的發(fā)展態(tài)勢,社會進入讖緯思想控制的時代。王莽、劉秀頒布圖讖于天下,確定了圖讖的政治地位,使作為官學的五經(jīng)與流為內(nèi)學的圖讖出現(xiàn)了合流。漢光武帝以讖定辟雍、明堂、靈臺、郊祀之事,詔令大儒校訂圖讖,曹褒序次漢禮雜以五經(jīng)讖記之文,甚至以讖記正定五經(jīng)異說。由于朝廷宣布褒獎,儒者爭學圖緯,讖緯一度成為東漢的顯學,制定歷法考之于圖讖成為必然。另外,中興以后,圖讖漏泄,《尚書考靈曜》《春秋保乾圖》《春秋命歷序》等緯書為世人所知,用其正定歷法變成當時學人的正當做法。

        《太初歷》,又稱《八十一分歷》,以鐘律入歷、將完整的二十四節(jié)氣編入歷譜,是一種全新的歷法嘗試。集比當時十七家歷法,宦者淳于陵渠認為《太初歷》之晦朔弦望,皆為最密,所以,漢武帝選擇了鄧平的《太初歷》??墒?,《太初歷》日法八十一分之四十三,卻是來自于《易緯乾鑿度》。其使用了189年,弊端也顯露出來。兩《漢書》之《五行志》有44條日蝕記錄,朔日10條,晦日34條,失真情況已經(jīng)很嚴重。朱桂昌根據(jù)現(xiàn)代天文學觀測數(shù)據(jù)測算,認為《太初歷》每年差3.06,“到后漢章帝元和二年時,誤差已在一天以上”。(35)朱桂昌:《太初改歷研究》,《太初日歷表》,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794頁。顯然,東漢改歷已成必然趨勢。另外,從天象觀測結(jié)果上來看也有必要改歷。《太初歷》冬至日在牽牛初度,斗二十六度三百八十五度,牽牛八度。漢章帝元和元年(84)前后,實際觀測可知,冬至日在斗二十一,未至牽牛五度,以為牽牛中星;而編欣的觀測是冬至日在牽牛中星五度,于斗則為二十一度四分一日,在斗分的度數(shù)已經(jīng)相差了五度左右。而緯書的記錄是“二十二度,無余分,冬至在牽牛所起”。(36)安居香山、中村八璋:《緯書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597頁。直至漢和帝永元元年(89),才確定為斗二十一度四分之一。需要說明的是,古代天文學屬于皇家的學問,有著嚴格的禁忌,世官世守,作為家學或內(nèi)學傳播。光武帝頒布圖讖以來,內(nèi)學的天文推步之術(shù)為學者所知,在以讖正經(jīng)的政治及學術(shù)思想鼓勵下,以讖正歷就成為當時學術(shù)的前沿問題。

        正因為《太初歷》“在三百年之域,行度轉(zhuǎn)差,浸以謬錯”,(37)范曄:《后漢書·律歷志中》,第3026、3034、3036、3030頁。漢章帝下詔,引用《河圖》《尚書璇璣鈐》《尚書帝命驗》《春秋保乾圖》《春秋命歷序》等圖讖之文,要求諸儒考之經(jīng)讖,以正漢歷,由此實行了《四分歷》。漢安帝時,侍中施延等認為:“元和變歷,以應(yīng)《保乾圖》‘三百歲斗歷改憲’之文。《四分歷》本起圖讖,最得其正,不宜易?!?38)范曄:《后漢書·律歷志中》,第3026、3034、3036、3030頁。確定了“三百年斗歷改憲”的大原則后,東漢實行的《四分歷》一直有讖緯的影響因素存在,主要表現(xiàn)在:

        第一,庚申歷元的艱難確立。《太初歷》以甲寅為歷元,《四分歷》以漢文帝后元三年庚申年甲子朔旦冬至為歷元,《尚書考靈曜》《春秋命歷序》記載甲寅元,無以庚申為元者。自安帝始至靈帝,因為庚申歷元不合圖讖,東京諸儒爭論了百年之久,蔡邕最終勝出,漢靈帝才確定了庚申之元。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再上追四十五年,則為乙未年,即劉邦漢王元年(前202)。再上二百七十五年,魯哀公十四年庚申,即公元前481年,被稱為“獲麟之年”。又上“二百七十六萬歲,尋之上行,復得庚申”。(39)范曄:《后漢書·律歷志中》,第3026、3034、3036、3030頁。這些文獻都來自緯書,如《春秋命歷序》:“魯僖公五年正月壬子朔旦冬至,積獲麟至漢,起庚子蔀之三十三歲,竟己酉、戊子及丁卯蔀六十九歲,合為二百七十五歲?!薄洞呵镌吩唬骸疤斓亻_辟至春秋獲麟之歲,凡二百七十六萬歲?!?40)安居香山、中村八璋:《緯書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597頁。緯書的影響可見一斑。

        第二,九道之法為讖緯之法,嚴格說是秦漢古歷家的理論主張?!逗鬂h書·律歷志》載,永元中,漢和帝詔書令史官以九道之法觀測月之弦望,檢驗差誤。賈逵也說:“九歲九道一復,凡九章,百七十一歲,復十一月合朔旦冬至,合《春秋》《三統(tǒng)》九道終數(shù),可以知合朔、弦、望、月食加時?!?41)范曄:《后漢書·律歷志中》,第3026、3034、3036、3030頁。顯然,九道術(shù)乃史官觀測天象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辦法。九道法在《漢書·歷志》已經(jīng)被班固提出來,追溯其來源,可見緯書的深刻影響?!逗訄D括地象》謂:“天有九道,地有九州?!?42)安居香山、中村八璋:《緯書集成》,第1090、347頁?!渡袝检`曜》云:“日萬世不失九道謀?!编嵭⒃唬骸包S道一,青道二出黃道東,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黑道二出黃道北?!?43)安居香山、中村八璋:《緯書集成》,第1090、347頁。所以,東漢有學者認為,劉歆利用《河圖帝覽嬉》《洛書甄耀度》推廣九道之法,《三統(tǒng)歷》受緯書影響是東漢學者的共識。

        需要說明的是,東漢熹平五年(176),黃龍見譙國,太史令單飏認為,其國后當有王者興。魏黃初元年(220),曹丕受禪,曾議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等事,然而并未實行。魏景初元年(237)正月,山茌縣再見黃龍,諸儒以魏為地統(tǒng),以殷歷建丑之月為正,改歷為《景初歷》;魏又為土德,服色尚黃。東漢《四分歷》使用了153年,魏明帝改為《景初歷》。蜀漢政權(quán)建立之后,劉備仍用《四分歷》,有紹續(xù)漢室正統(tǒng)之意,直至蜀漢滅亡。222年,孫權(quán)自立,年號“黃武”,使用《四分歷》,黃武二年(223)正月改為《乾象歷》。

        《易·賁》彖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庇锰煳闹笇宋氖侨詠砗诵牡乃枷肜砟?,也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的本質(zhì)內(nèi)涵。從觀象到授時,輔以干支、節(jié)氣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也是歷法逐漸完善的過程。立元、測候、察度、定朔治歷四端的弊病的逐漸暴露與融合,也是治歷經(jīng)驗總結(jié)積累的過程。無論是《顓頊歷》,還是《太初歷》,甚至是東漢《四分歷》,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弊端既是歷法本身科學與規(guī)范性不夠所產(chǎn)生的,也是編制歷法過程中糅合了更多人文理念所造成的。秦漢社會的天學屬于王官之學或曰皇家之學,古人認為星象運行規(guī)律和天命相關(guān),朝代更迭和自然星象的運轉(zhuǎn)被人為地聯(lián)系在一起,改正朔成為朝代更迭的重要標志之一;王官之學演變成世官世守的學問,最終流為家學或曰內(nèi)學私密傳播,這也是緯書中有大量歷法知識的原因。東漢讖緯漏泄,歷法等天學知識為更多的學人所認識,所以東漢出現(xiàn)了多人次探討歷法的現(xiàn)象?!洞呵锉G瑘D》所謂“三百年斗歷改憲”,既是歷法的命題,屬于技術(shù)層面,也是朝代更迭的政治話語,流于讖驗的迷局。三代社會的歷史發(fā)展到秦漢時期,進入了歷史學人為設(shè)定的框架,軸心時代哲學突破的理論貢獻,竟然使歷史在秦漢時期走入迷途,包括哲學、思想、文化陷入神秘主義境地而無法自全,歷法僅僅是其中的一方面,但也是時代思想的一面鏡子。

        猜你喜歡
        歲首顓頊歷元
        秦人的祖先
        歷元間載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單點測速算法
        黑色帝王顓頊
        年之歲首
        秦人的祖先
        萌兔甜品
        Recent advances of TCM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topic dermatitis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uatan Huoxue Formula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hyperlipidemia
        Mechanism of sex hormone level in biological clock disorder induced acne and analysis of TCM Pathogenesis
        趙氏的祖先造父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91盗摄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国产最新地址| 国产在线白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免费国产一级片内射老|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在线| 2018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拍国产天天人|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色婷婷成人精品亚洲| 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国产特黄1区2区3区4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最多 |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亚洲va精品va国产va| 开心五月天第四色婷婷|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v在线观看|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97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网站免费看黄a站视频|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精品中字| 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老熟妇乱子伦av| 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华人在线视频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