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佳東,刁雯靜,周 奇,商 雙
復旦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yī)院宮頸疾病門診,上海 200011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發(fā)病率較高[1]。近年來,隨著女性群體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劇增,生活方式變化,宮頸癌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發(fā)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2]。宮頸癌的發(fā)生與病毒感染、孕產次數以及不潔的性行為有關[3],主要臨床表現為陰道排液、貧血、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等[4]。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宮頸癌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圍術期,多數患者容易因為手術侵入性操作帶來的疼痛、應激反應以及疾病困擾而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具體表現為焦慮不安、抑郁,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5]。因此,有必要對該類患者加強護理干預,以減輕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負面情緒,促使其快速康復[6]。本研究對172例宮頸癌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與疼痛護理,并分析護理效果,旨在為宮頸癌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172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86例。納入標準:意識清楚,可正常與人溝通;通過病理檢查證實為宮頸癌,有手術治療指征;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認知功能障礙;神經、精神疾病史;合并心肝腎等器官嚴重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合并腫瘤轉移;合并其他類型腫瘤。研究組年齡35~66歲,平均(50.7±13.6)歲;其中腺癌29例,鱗癌26例,腺鱗癌31例。對照組年齡32~67歲,平均(49.9±14.2)歲;其中腺癌28例,鱗癌28例,腺鱗癌30例。兩組年齡、宮頸癌病理類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根據醫(yī)囑為患者做好相關檢查工作,動態(tài)掌握患者病情變化;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需要注意的事項,口頭簡單講解一些疾病知識,引起患者重視;日常飲食方面,囑患者盡量遵循易消化、清淡飲食原則,規(guī)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病房環(huán)境方面,需要按時清潔打掃,全面消毒,開窗通風,以保持新鮮的空氣。
1.2.2研究組護理方法 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和疼痛護理。(1)心理護理?;颊呷朐汉螅o理人員立即對患者展開心理狀態(tài)評估,向患者講解手術流程、手術治療安全性、手術治療效果以及護理要點,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對于過度焦慮不安的患者,護理人員可讓其通過聽音樂、看電視、看書、下棋等方式來分散注意力,使患者身心放松,促進睡眠;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深入交流,提供心理安慰、情感支持以及鼓勵,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的人性化關懷,從而積極主動地配合臨床治療;此外,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發(fā)放圖文并茂的宣傳手冊等方式向患者科普宮頸癌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宮頸癌的誘因、危險因素、臨床表現、治療手段等疾病相關知識。還可邀請預后良好的患者分享抗瘤經歷,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念,減少焦慮抑郁情緒,改善睡眠質量。(2)疼痛護理。護理人員動態(tài)評估患者圍術期的疼痛狀況,主動了解患者疼痛部位、性質、時間等,積極采取措施,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擔憂;若患者為輕中度疼痛且可以耐受,可通過聽音樂、看電視等方式轉移其對疼痛的關注度,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若患者疼痛嚴重且無法忍受,可以遵醫(yī)囑應用鎮(zhèn)痛藥物,但藥物使用期間需要護理人員加強觀察、巡視,警惕不良反應,確?;颊咧委煹陌踩浴?/p>
1.3觀察指標 (1)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估患者睡眠質量,具體包括睡眠質量、睡眠效率、日間功能、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障礙、催眠藥物7個方面,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2)評估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得分越高焦慮/抑郁越嚴重。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分為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重。(3)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滿分100分,>85分為非常滿意,60~85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兩組睡眠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PSQI各項目評分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PSQI各項目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PSQI各項目評分及總分比較分)
組別n睡眠時間護理前護理后睡眠障礙護理前護理后催眠藥物護理前護理后總分護理前護理后研究組862.4±0.71.2±0.32.6±0.31.3±0.42.5±0.41.2±0.316.8±1.98.7±1.6對照組862.5±0.31.7±0.72.5±0.61.8±0.12.5±0.31.7±0.516.3±2.112.2±3.2t0.8454.0130.9625.2440.7446.0180.0668.934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兩組不良心理狀態(tài)及疼痛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SDS、SAS評分及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SDS、SAS評分及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SDS、SAS評分及VAS評分比較分)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81.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手術切除雖然能夠有效治療宮頸癌,但是手術創(chuàng)傷容易使患者內分泌功能及激素水平紊亂,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從而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引起嚴重的睡眠障礙,延長疾病恢復時間,加重患者治療負擔[7]。因此,針對圍術期的宮頸癌患者,探索一種高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來幫助其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及睡眠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8]。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PSQI各項目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SDS、SAS評分及VAS評分也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心理與疼痛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及不良心理狀態(tài),減輕疼痛。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該護理方法要求護理人員在全面掌握患者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通過語言溝通的方式,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的關愛和重視,從而以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積極配合臨床治療[9-10];通過專題講座、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等方式為患者科普宮頸癌相關知識,能夠進一步加深患者對宮頸癌的認知,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從而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11-12];邀請預后良好的患者進行經驗分享,有助于患者重新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13]。除此之外,對于圍術期的宮頸癌患者而言,疼痛護理也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患者疼痛情況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有利于針對性地為患者減輕疼痛,消除疼痛對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達到加快康復的目的[14]。本研究中,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81.40%,說明心理護理與疼痛護理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與疼痛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減少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減輕疼痛,患者滿意度高,值得在宮頸癌圍術期護理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