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芬
在教學中,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之外,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因素也可以推動學生學習的效果。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而言,影響其效果的“積極因素”主要是師生關系、學習興趣、組織競賽三個方面。若教師可以圍繞這三個方面進行設計,將“積極因素”有效地凸顯出來,那么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就可以得到提升。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口語教學是其重要的構成部分,關系著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fā)展。從學習英語的目的來看,讓學生會說英語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學生在說英語的過程中也會對英語的理解程度逐漸加深。相應地,在教學實際中,為了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教師要圍繞英語口語教學進行研究,想方設法構建有效的英語口語教學。在教學調研中,筆者發(fā)現(xiàn),影響口語教學質量的“積極因素”除了教師教學方法的調整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一些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在口語教學的效果上同樣可以取得較為積極的效果。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對口語教學中積極因素的分析找出優(yōu)化口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方法。
一、高中英語口語中存在的“積極因素”
英語口語教學是著力讓學生說英語的教學,教師要讓學生敢于說英語、樂于說英語,同時,為了找出英語口語中存在的“積極因素”,教師可以從影響學生說英語的因素出發(fā)進行分析。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學生說英語的一大因素是興趣,基于此,教師要圍繞興趣做出拓展研究,找出調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其中,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推動學生更加配合教師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說英語動力。而英文電影的融入也可以改變原有教學中口語教學枯燥乏味的情況,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興趣,一些課外英語讀物的推薦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說英語,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發(fā)展。英語口語大賽的開展則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建比拼的舞臺,用求勝心來激勵學生練習說英語。
二、利用“積極因素”推動口語教學開展的方法
(一)有效導入設計,激發(fā)學生興趣
合理的教學導入設計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參與更加主動,對口語教學的開展同樣如此。教師可以借助教學導入的有效構建來激發(fā)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中獲得積極性的提升。為了實現(xiàn)教學導入設計的有效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就教學導入的方法進行研究,并聯(lián)系教學實際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構建。這樣,在課堂上,當學生具有了濃厚的口語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開展口語教學,推動學生的口語能力發(fā)展。
例如,在進行“Healthy eating”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本課的內容來構建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再借助教學導入的來激發(fā)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在本課的教學實際中,教師可以使用教學展示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導入。如,為學生展示一些近年青少年肥胖率較高的數(shù)據(jù),讓學生嘗試分析青少年肥胖可能存在的原因與危害。這樣的生活化內容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導入健康飲食這一概念。在完成相關概念的導入后,教師可以從說口語入手來引導學生學習感受相關的英語詞匯,并讓學生嘗試使用這些詞匯來進行對話,敘述自己的觀點。
在組織導入活動時,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導入方式。上述案例利用青少年肥胖數(shù)據(jù)導入新知教學,一些存在肥胖問題的學生會自然而然地關注這一數(shù)據(jù),能直接參與話題討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便于學生真正實現(xiàn)持續(xù)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通過其他方式實現(xiàn)課堂導入,比如播放電教媒體,還原社會文化場景,或者是引導學生參與角色表演活動,使學生能在表演過程中產(chǎn)生認知聯(lián)想,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具體而言,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導入形式,改善學生的認知狀態(tài)。
(二)注重師生交流,營造良好關系
良好師生關系的營造是促進課堂和諧進行、學生有效學習的關鍵。為了開展有效的口語教學,讓學生敢于說英語、樂于說英語,教師在教學實際中需要圍繞師生關系進行研究,嘗試找出促進師生交流合理進行的方法。師生的交流存在于提問和對話中,很多教師過于注重課上,在課下與學生不再交流,這是學生與教師關系疏遠的重要原因。在當前,為了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需要迎合時代發(fā)展,善于使用線上通信工具在課下與學生進行交流,并通過對學生感興趣話題的探討融入學生群體中。除此之外,詼諧有趣的語言也是調動學生的好方法,雖然受限于教師個人性格的影響,這一點并不容易做到,但教師要敢于嘗試,并勇于改變教學方式,使用更加有趣的方式和語言來開展口語教學。
例如,在教學實際中,為了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在課下多參與一些學生喜歡的話題,并在話題討論中有選擇性地引導話題的走向。比如,在學生討論電影時,教師可以從電影拓展到演員,再拓展到各國電影的特點,最終將問題導向學生喜歡觀看什么樣的英文電影,這些英文電影又給他們帶來了多大的觸動。在課上,為了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可以從趣味教學的開展進行研究,圍繞教學內容做出趣味化的教學展示。如,在進行“Music”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音樂的播放來引導學生感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及對教師的認同感,與學生一同欣賞音樂,放松學生的身心,使學生能自主分享所學知識。除此之外,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時,教師還應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包容學生與關愛學生,從人文關懷角度去優(yōu)化師生關系,使學生能產(chǎn)生良好的“向師性”,自覺接受教師指導,并能愛屋及烏,主動學英語。
(三)展示英文電影,培養(yǎng)英語口語
英文電影的引入與展示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其除了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之外,標準的英語讀音和情境英語可以讓學生體會英語中的語感,改善學生生搬硬套英語單詞短語的情況。為了確保英文電影的引入可以發(fā)揮有效的效果,教師在教學前要結合實際進行分析,盡可能選擇一些有趣且評分較高的英文電影供學生觀看。在高中階段的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還不足以完全看懂英文電影,教師可以采用先英文后中文字幕的兩遍展示方式引導學生練習。先播放英文字幕版電影的原因在于避免學生因熟悉劇情使后續(xù)電影觀看缺乏興趣。
例如,在進行“Healthy eating”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師可以選擇電影《美食從天降》進行播放展示。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英文字幕,嘗試了解電影的劇情,在完成一遍觀看后,在時機合適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無字幕版的電影,讓學生嘗試在觀看電影的同時模仿劇中人物的對話。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能力可以得到逐步的發(fā)展。除此之外,“趣英語”這一軟件收錄了大量的英語影視劇資源,教師可利用這一軟件組織學生觀看英語影片,由學生為電影配音、做解說,使學生能自主分析英語知識,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心理。
(四)做出讀物推薦,發(fā)展學生能力
英語讀物的推薦是教師推動學生英語知識儲備提升的一個有效方式,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實際中需要就英語讀物的選擇和后續(xù)閱讀引導作出研究。在英語讀物的選擇上,供教師選擇的文本包括且不限于雜志、小說、報紙等。在閱讀引導上,教師需要結合具體事例開展展示,幫助學生做出分析,讓學生明確英語讀物閱讀的方法和閱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期刊《經(jīng)濟學人》,并為學生說明高考英語有很多文章節(jié)選自《經(jīng)濟學人》,讓學生在初期可以有較強的動力閱讀《經(jīng)濟學人》。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源,并預先將閱讀資源共享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進行閱讀,推動學生的口語能力發(fā)展。在學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雜質閱讀后,教師可以提高要求,為學生推薦一些英文名著,讓學生嘗試通過對這些名著的閱讀來進一步充實自己的詞匯積累。其中,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Gone with the Wind(飄)”和“The Education of Love/Heart(愛的教育)”兩本英文名著。通過這兩本名著的閱讀,學生可以進一步獲得英語知識儲備的豐富化,為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在組織課外閱讀活動時,為了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使學生能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教師應允許學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使學生在興趣驅動下主動讀書,由此改善學生的英語認知狀態(tài)和學習行為,使學生順利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五)舉辦口語大賽,調動學生興趣
口語比賽的創(chuàng)建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口語訓練興趣,這是人類的競爭天性決定的。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口語競賽的動力,教師除了要鼓舞學生外,還可以從獎勵上入手,用獎品來吸引學生參與。為確??谡Z比賽的有效進行,教師要利用課下時間做出資料的搜集和檢索,明確有效比賽架構的形式和方法。其中,教師要重點搜集比賽的組織方式和學生口語比賽的內容設計,確保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可以獲得較為豐富的游戲體驗。
例如,在“Robots”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機器人這一主題開展一次口語大賽,大賽的內容可以是任何相關機器人的話題。在實際的比賽項目設計上,教師可以構建辯論賽、演講賽、講故事大賽三種比賽。在比賽中,學生可以使用預先制作的“臺詞本”,比賽的重點在于比拼學生的口語發(fā)音和英文句子中滲透的情感。為了激勵學生參與,教師可以將小筆筒、小飾品作為比賽的獎勵。又比如,在進行“Life in the future”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圍繞本課的內容來創(chuàng)建一次演講活動,讓學生就未來生活暢談自己的猜想。為了確保學生可以在參賽中得到較好的發(fā)揮,教師要給學生提出練習和準備的建議。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預先寫好中文發(fā)言稿,而后再將中文發(fā)言稿翻譯成英文來進行溫習。在多遍練習掌握了基本的語句后,再從口音和發(fā)音等方面做出糾正,使發(fā)言更加自然。在這次演講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實際發(fā)音和語言內容價值作為評判標準進行分析,評出學生的得分。評選出學生得分后,教師可頒發(fā)相應的獎勵,由此激勵學生,使學生能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同時也能激發(fā)出學生的競爭心理,使學生在競爭氛圍下自覺練習英語口語發(fā)音技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動力,實現(xiàn)學習進步。
(六)滲透有效評價,量化口語發(fā)展
英語口語是一項技能,也可以被量化展示,但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口語技能并不像英語解題能力那樣直觀,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口語能力發(fā)展情況缺乏明確的認知。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口語能力發(fā)展的重視程度不足,使教學評價很少滲透學生的口語發(fā)展,學生自身也忽視了培養(yǎng)口語技能。在當前,隨著學生全面發(fā)展理念的樹立,教師同樣需要將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重視起來,并圍繞實際檢測的設計將學生的口語能力發(fā)展情況進行量化評價。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做出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訓練,進一步發(fā)展自身的口語能力。
例如,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完成后,為了量化學生的口語發(fā)展,教師在教學實際中要圍繞學生設立一些說英語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其中進行英語對話。在實際活動的構建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句型和語法供學生選擇使用,讓學生用其組織句子開展對話。教師評判學生口語能力發(fā)展的指標依據(jù)可以是學生使用句子的嫻熟程度、學生在說句子時是否自然流利且具有一定的語氣。在評定完成后,教師需要就每一個學生的口語能力發(fā)展都作出量化,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給出調整建議。如有的學生可能句子使用的非常流利,但語句缺乏情感,此時教師可以從英語運用出發(fā),類比漢語口語,讓學生明確英語對話中帶有語氣的重要性,加深學生的認知。作為建議,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句子的口語展示,讓學生加以學習。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要想保證學生能長期產(chǎn)生強勁的學習動機,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那么教師在進行口語評價時要做到賞識為先、客觀為本,不能一味地指出學生的口語問題,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進步去賞識、表揚學生,使學生能認識到個人進步與學習成長,促使學生長期堅持練習英語口語發(fā)音技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積極因素,為了推動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發(fā)展,教師要學會利用積極因素構建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趣味導入的創(chuàng)建、良好關系的營造、英文電影的引入、課外讀物的推薦、口語大賽的舉辦、有效評價的滲透六個方面來構建教學策略,想方設法實現(xiàn)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與推動。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