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階段是學生培養(yǎng)自身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最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在學習籃球技術時增強自身專項素質的敏感時期,因此,在中學階段進行合適恰當?shù)幕@球教學就顯得至關重要。作為我國中學體育教學中相較其他教學項目來說,技巧性和難度都比較高的項目之一,籃球運動對于中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難度。加之我國當前所進行的中學體育教學,很大程度上沒有考慮到中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理狀態(tài),所以當前的很多中學籃球教學內容依舊無法滿足青少年在中學階段對于籃球運動的需求。而作為籃球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籃球專項技巧之一,行進間低手上籃技術是學生在中學籃球教學過程中應當要把握的技術,與其他的籃球技術相比,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技術的動作結構更為復雜,要想在短期內熟練掌握的難度也比較大。如何能更好的讓學生在籃球比賽中,運用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已經成為當前絕大多數(shù)中學體育教師重點分析的問題。
籃球是我國的三大球之一,籃球運動深受我國廣大群眾喜愛。在我國,籃球運動是一項比較普及的運動項目,學校、公園、機關大院甚至村委都建有籃球場,參與籃球運動的人員甚多?;@球運動已成為很多人的興趣愛好,籃球成為其終身體育項目,而中學階段是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關鍵時期,在此背景下,中學階段開展的籃球教學就顯得至關重要。而作為籃球運動中運用其為廣泛的籃球技巧之一,行進間低手上籃技術是一種普遍的、擁有極高觀賞性的得分手段。與其他的得分手段相比,行進間低手上籃的技巧,對于運動員的運動技巧和戰(zhàn)術意識,掌握熟練度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很多青少年是在中學階段首次接觸籃球技巧,所以在學習時難度較大,要想讓中學生在籃球比賽中更加熟練地掌握行進間低手上籃技術,教師首先就需要以學生的課上學習內容為著手點,從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入手,幫助學生提高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的掌握熟練度,以此來幫助學生在接下來的籃球運動中更加嫻熟地使用該項技巧。
1 現(xiàn)階段中學行進間籃球低手上籃的教學現(xiàn)狀
在中學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學的核心要素依舊是體育教師,體育器材、傳播媒介、學生和學習目標。最為高效和理想的教學狀態(tài),就是讓教學的所有要素都能夠進入到良性循環(huán)過程當中,尤其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借助體育器材和傳播媒介達成學習目標,是當前中學開展體育教學的最好狀態(tài)。而在中學階段開展籃球教學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就是針對每一個要素進行完善,在培養(yǎng)學生籃球技巧,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體育思維、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以此來達到當前素質教育開展的各項要求。
當前,絕大多數(shù)中學生在中學已經能夠完成大多數(shù)比較常見的籃球技術,但是不同難度的籃球技術在學生的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不一樣,比如單手接球、勾手上籃、跳步急停、行進間胯下運球及背后變向運球等,一些擁有較高難度的籃球技術在中學階段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還是比較少。而一些擁有更高難度的組合,比如一些組合變向運球、跳投、空中補籃等技術,在中學階段鮮有學生能夠掌握。
除了學生的籃球技術掌握情況之外,當前的校園籃球教學情況也不容樂觀,通過對一些學校的數(shù)據(jù)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絕大多數(shù)中學階段的學生在掌握上籃技巧時難度比較大,尤其是本次所探討的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的教學效果也同樣不夠良好,具體的表現(xiàn)就是在學習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時,學生本身就對其有著畏難心理,加上有部分學生對于籃球的基本規(guī)則了解也不夠充分,身體協(xié)調性偏差,教師在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手段單一,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設計的調整,只是根據(jù)教學要求和教學理論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很多課堂上傳輸?shù)慕虒W知識已經超出了學生在中學階段所能掌握的內容。最為常見的教學問題就是在教學時,由于教師缺乏對于籃球基本規(guī)則的說明,很多教學活動的開展難以進行,包括在中學階段,有很多學生雖然平時也經常打籃球,但是對于走步違例和三步上籃的認識也不夠明確,包括有一部分學生經常觀看街球的表演,會學習一些球星在表演賽中利用跳步接三步上籃來擺脫防守等一些過于夸張的表演形式。很多學生無法分辨在觀看籃球比賽時某些動作的實用性和觀賞性,也沒有考慮到部分技巧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的可能性。而對于教師來說,很多中學籃球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時也是十分單一的采用同一種教學方式,首先向學生介紹教學理論,隨后向學生展示籃球操作,接著讓學生自行練習,既無法分辨學生的學習狀況,也無法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下一階段教學內容,包括在后續(xù)開展籃球考核時,過于單調的考核手段也無法分辨學生是否熟練的掌握了籃球技巧。
2 下一階段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途徑
2.1 建立籃球間低手上籃的動作概念
要想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解釋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的動作步驟,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掌握該技巧的動作概念。結合當前籃球實際比賽的要求來看,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的動作步驟(以右手上籃為例)分別是右腳先向前跨出一大步,與此同時進行合球,再左腳跨出第二步,同時用力的向上蹬起并且向前上方進行起跳,此時右腕自然的上提,當身體騰空到最高點時,右手手指自然張開,掌心向上,并以球的下部為著力點,充分向前伸展右臂,在籃球到達最高點時,通過右手的上調和右手手指的波動,將籃球向前旋轉,使其直接進入籃筐或打板反彈記錄籃筐。針對一些中學生對于行進間低手上籃動作概念理解,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著重講解與該動作有關規(guī)則,并針對規(guī)則進行更為詳盡的說明,尤其要重點強調學生在持球時中軸腳的確定,以及在帶球運動時中軸腳抬起后再次將球離手這兩點判定走步違例的核心要求,隨后再結合在中學生運用行進間上籃技巧時的一些常見錯誤,向學生展示一些比較常見的錯誤動作,并且以此為示范,向學生解釋正確的行進間低手上籃動作,以提問的方式推進教學流程。在學生能夠明確分辨錯誤動作和正確動作之后,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再次針對動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講解。在該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行進間低手上籃的動作概念,讓學生知道行進間低手上籃的動作規(guī)范和動作要求。
2.2 三步驟練習法
在學生能夠明確掌握行進間的手上籃的動作要求和動作概念之后,教師需要將行進間低手上籃,動作分解成不同步驟,以此來減輕學生在掌握動作時的難度。首先,教師可以以行進間上籃的技術要求將其分為三個不同的步驟。第一步驟,讓學生著重練習行進間的合球,向學生強調,要想完成行進間低手上籃就需要在合球的同時,一只腳向前跨步,確保兩個動作可以同時進行,為了幫助學生降低動作的難度,提高學生開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教師要向學生建議,如果右手為強側手,那么在跨腳時跨右腳,如果左手為強側手,在跨腳時跨左腳。如果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地行進間持球和向前跨步兩個動作同時進行后,教師在開展第二部分的教學。第二步驟的教學,是需要學生將自身保持在一個雙腳前后跨立,并且手中持球的狀態(tài)。在這個狀態(tài)下,學生的中軸腳是不確定的,根據(jù)賽場上的比賽規(guī)則,在球場上活躍的隊員,如果雙腳同時站立在地面上,當某一只腳抬起的一瞬間,另一只腳將自動被判定為中軸腳。隨后讓學生進行自由練習,判斷自己哪一個腳會成為自己的中軸。最后,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中軸腳之后,在抬起中軸腳的同時向上起跳,并且完成上籃。在上籃過程中,一定要保證上籃手臂的向前延伸,用手腕的前驅和手指的力量將球向前旋轉,投入球筐當中。在此步驟的練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向其反復強調,如果中軸腳落地,手中還持有球就會被判定為違例,所以在中軸腳落地之前,手中的球一定要離手。通過三個不同步驟的教學,讓學生完成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的初步學習,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熟練的步驟進行反復練習,可以適當?shù)慕德俣龋源藖硖岣呒记傻恼莆帐炀毝取?/p>
2.3 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
在學生通過前期的學習已經能夠充分掌握行進間低手上籃的分步驟慢動作之后,教師就可以借助一些不同的形式來幫助學生進一步強化對與技巧的掌握熟練度,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利用近距離反彈傳球的方式,讓學生在跑動的時候直接接球,隨后完成行進間低手上籃。通過這一套訓練模式,學生既可以持續(xù)練習基本動作,還能夠適當提高自己完成行進間低手上籃動作的速度。通過反復多次的練習調整,自己開展行進間上籃技巧時的節(jié)奏,借助良好的節(jié)奏,讓自己的動作變得更為連貫。伴隨著練習次數(shù)的不斷增加,學生掌握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的熟練度,也會不斷提升,因此,教師在練習過程中也需要適當?shù)脑黾泳毩曤y度??梢詫⒅熬毩曀褂玫姆磸梻髑蚋臑樾厍八絺髑?,通過這樣的微小調整來幫助學生提高技巧掌握的熟練性。在練習不斷深入的同時,教師也需要逐步提高對于傳球距離和傳球素質的要求,并提高學生對于行進間低手上籃的命中率要求。在這樣逐步提高要求的同時,學生可以更加嫻熟的掌握上籃技巧,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高的成就感,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也將擁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需要教師額外注意的一點是,在開展行進間低手上籃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情況,適當?shù)倪M行訓練內容的安排,不要安排的訓練強度過大,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
2.4 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適當?shù)恼{整教學內容
由于學生本身的籃球掌握水平和學生的身體素質,包括運動環(huán)境的變化,都有可能導致學生在掌握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時會存在差異,尤其是在不同運動場地,學生對于技巧的運用程度也會存在差別,而這也就從側面要求了教師在開展行進間低手上籃教學時,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適當?shù)尼槍虒W內容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以此來幫助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更加嫻熟的掌握運動技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掌握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類別,如果學生沒有較高的籃球基礎,在掌握新技術時,掌握能力也比較一般的話,教師就可以將這類學生分為A層學生;而針對一些擁有適當?shù)幕@球經驗,掌握一些基本籃球知識和籃球規(guī)則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分為B層學生;針對一些有著較多籃球運動經驗,能夠比較嫻熟的使用一些基本籃球技巧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分為C層學生。基于學生的分類,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可以為其安排不同的教學任務,針對A層學生來說,教師的核心教學要求是讓學生能夠掌握該項技術,并不要求其在實踐過程中能夠熟練的進行使用,只需要能夠理解該項技術的運動要點,在日后訓練過程當中能夠擁有正確的訓練途徑,就達到了教學目標。而針對B層學生來說,教師就需要其在掌握該項技術的同時,能夠有比較不錯的上籃命中率。和其他兩組學生相比,C層學生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都會相對而言更高一些,教師可以要求C層同學在能夠掌握該項技術的前提下,擁有比較不錯的命中率,并且夠在實踐實戰(zhàn)過程中,將該項技術完美的使用出來。雖然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存在差異,但是核心的教學要求一就是掌握該項技術和培養(yǎng)運動思維。面對水平個異的教學對象,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在能夠掌握該項動作的基礎上,適當?shù)膶W生的教學目標進行調整,以不斷細化的教學目標來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籃球技巧。
2.5 結合籃球比賽的實際要求,調整考核內容
在之前,絕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開展籃球技巧考核時,還是以學生的技巧完成度為核心,只要學生能夠完美的完成技巧,保證一個比較不錯的上籃率就可以判定該項技巧的學習成功,但是這種考核方式沒有結合籃球比賽的實際情況,雖然學生看似掌握了這項技巧,但是在籃球比賽過程中,依舊無法熟練地將該項技巧運用出來。因此,在下一階段籃球技巧考核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針對該動作本身的動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之外,還需要適當?shù)奶岣呙新士己说谋戎兀瑥膫让嫱苿訉W生重視技巧的使用性。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考核時將班內的不同學生進行分組,還是依據(jù)學生本身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基礎,將能力比較相近的學生分為一組開展實戰(zhàn)對抗。實戰(zhàn)對抗并不要求學生能夠和其他同學相比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而是要贏過與你實戰(zhàn)對抗的同組學生。而實戰(zhàn)對抗也并不要求學生最終的對抗勝負情況,而是要重點分析,通過本次的教學內容,學生在開展實戰(zhàn)對抗時,是否能夠將本次學到的內容運用在實戰(zhàn)過程。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這個學生在之前經常出現(xiàn)走步違例情況,但是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這名學生能夠熟練的分辨走步和三步上籃的區(qū)別,在實戰(zhàn)對抗中雖然沒有能夠贏過同組對抗的同學,但是已經有效的減少了自己走步違例的次數(shù),這也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教學活動,在給這個同學本堂課教學進行評價時,教師也可以將這一點作為評價的依據(jù),適當?shù)奶岣哌@名學生的學習分數(shù)和考核分數(shù)。
3 結束語
作為極為重要的籃球技巧之一,行進間低手上籃技巧是學生在中學階段需要熟練掌握的籃球技巧,但是,結合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師在教學內容規(guī)劃時,沒有依據(jù)實戰(zhàn)教學的需要,只是單純的照搬教學模式,既沒有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也沒有依次為依據(jù)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而這都是在接下來中學體育籃球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完善和優(yōu)化的地方。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外國語學校)